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及对策

2022-09-20 15:09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徐小雨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政治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 方 皓 徐小雨

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价值

1.1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

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手段。新时期,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方便、大量的资源,同时具有易于检索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界限,架起了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网络环境包含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沟通效率高,不仅为高校辅导员实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先进条件,也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实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互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力。

1.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教育评价。同时,由于缺乏对教育的及时反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不能适应学生的现状。随着高校网络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利用网络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育人实质是师生双向沟通、快速反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直接与老师交流,在线互动,并根据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可以及时有效地训练和控制学生的思维动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对教育的反馈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帮助所有的学生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2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

2.1 外部网络育人困境

2.1.1 网络舆情复杂多变

网络舆情复杂影响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育人效果。在新时代环境下,网络环境占有重要地位。网络舆论具有单向性、传播速度快、易产生负面共振等特点。这是高校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障碍。面对一些片面的、误导性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大学生很容易盲目跟进,难以明辨是非。

2.1.2 网络平台良莠不齐

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消除了原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信息的障碍。每个网络平台的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使用途径。当前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利用网页、微信和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不同网络平台使用途径和模式单一,普遍存在问题。网络育人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同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较小,效果较差。学生选择用于网络交流和自我表达的媒体平台因人而异,高校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是实时、快速、开放的。当前使用的网络育人平台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选择网络平台时,网络育人平台不能准确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2.2 内部网络育人困境

2.2.1 辅导员网络育人内容单薄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的开展现状发现,部分高校辅导员认为网络的娱乐性大于教育性,对网络育人内容的理解不清晰。他们认为网络育人内容只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而不再考虑网络育人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导致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内容单薄。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简单,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网络育人内容创新理论与实践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具体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缺陷首先表现在对网络文化中教育要素挖掘不足。网络思想政治内容与传统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合性差,导致网络思想政治内容缺乏创新。

2.2.2 高校网络育人机制不健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中,学校不同部门之间没有明显的责任线。如果保持传统的分工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网络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时间不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还不成熟,很多网络育人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此外,网络思想政治形成还没有建立起过程控制和完善育人质量评价体系,不能有效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发生相关网络舆情事件,由于没有良好的过程控制和网络育人学生评价机制,很容易发生不良情况。高校网络育人机制不健全,将不利于学校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持续化进行。

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解决对策

3.1 打造互联协同网络育人平台

网络育人媒体是指微信、微博、QQ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建立在现有成熟的新媒体平台之上的网络社区和网络空间,还指高校建立和运营的网络教育媒体平台。在选择网络教学平台时,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使用习惯,充分发挥不同平台的优势。例如,利用高校认证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固定媒体发布网络信息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正面能量的舆论结构,引导学生端正网络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此同时,结合网络化现状,高校辅导员应积极拓展教育平台的广度和深度,多个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搭建微信、微博、钉钉等官方网络育人平台的互联机制,以高校建立和运营的网络教育媒体平台为主体,实现信息互通,网络育人平台协同发挥作用。最终形成网络化、互动化、点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育人平台,共同发挥作用,互联协同网络育人。

3.2 网络育人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目前受网络环境发展的影响,网络舆情事件和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迅速。通过各种多媒体平台的热搜、点击和关注,互联网能够反映人们对这些信息的真实看法。网络环境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更新网络育人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热点分析问题,进行辩证思维,停止消极事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错误引导。灌输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为学生所接受,不丰富网络育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停滞不前。高校辅导员应根据新时代网络发展的特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僵化的理论说教,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络育人教育内容。通过微宣传和微视频,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化的质量和水平。网络热点与时政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正确认识解决公共危机的必要性。作为高校大学生,他们可以在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中,把实践的正能量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3 构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体系

新时代完善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体系需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高校网络育人的结构和运作的各个方面都要遵循新时代网络发展的规律。高校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内容创新、人才队伍、学生评价等四方面构建网络育人工作体系,针对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对象,制定模块化建设的目标方案,全面规划,积极探寻四个方面的机制。在平台建设方面,要建建设校内平台,充分利用官方平台的运营流量和影响力,切实加强网络育人工作实效性,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平台,设互联协同网络育人平台。在内容创新方面,要保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关注时事政治,体现网络育人的时代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高校队伍建设,提供高校辅导员信息技术培训机会,提升辅导员网络育人与“三全育人”的综合素质。在学生评价方面,量化育人指标,通过学生评价反促网络育人的持续性完善和发展,关注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的实质性效果。积极探索建立兼容开放的高校育人机制,构建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网络,建立健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工作体系框架图

4 总结与展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必须积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和新技术,在直面网络舆情复杂多变,网络平台良莠不齐,高校网络育人机制不健全,辅导员网络育人内容单薄的内外部网络育人困境下,提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解决对策,打造互联协同网络育人平台,更新网络育人教育内容,构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体系,以期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向和实践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思考。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