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分析

2022-09-21 03:08钱雪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青岩生计古镇

钱雪艳,梁 龙,姜 峥

(贵州财经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脱贫攻坚战完成的后续任务之一是要保证农民不返贫,拥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对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产业化是贵州“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众多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民是参与者和部分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将生计资本有效合理地规划利用,反过来又能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增强他们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

生计是以资产、技能和活动为基础的谋生方式,维持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为满足基本要求,保障财产、资源及收入活动的拥有和可用性。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将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生计资本分为5个部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以及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Karki通过对发展乡村旅游地的阶层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不同参与类型的农户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所拥有的资本差异。Biddulph通过对东南亚农村一旅游企业及其部分员工所居住的村庄进行分析,认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农村家庭寻求更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提供了机会。在国内,陈佳等系统分析旅游开发模式对农户生计变化和社区的影响。唐叶枝分析城郊乡村旅游地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对可持续生计影响的逻辑关系,以及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对乡村旅游和农户生计资本的研究以案例为主,在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模型的构建以及后续的评估系统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贵阳市青岩古镇为例,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军事防御演化形成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被称为贵阳的“南大门”。古镇内从明、清到近现代各种古朴典雅建筑错落有致,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深渊厚重、古朴典雅的古镇风貌。2005年,青岩古镇就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青岩古镇成为贵阳网红打卡点,旅游人数和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人次从2011年8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87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11.8亿元,创造了9年增10倍的奇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许多村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经营活动中,通过经营文创店、餐饮、民宿等,解决了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也存在着有代表性历史文化资源相对稀缺、容纳能力低等问题。

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受访农户基本情况见表1。

该研究通过分析青岩古镇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关系,为促进农户生计资本发展、增强农民生计能力、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收集和整理、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

数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青岩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农户参与情况、农户生计情况等进行了解后整理得到相关数据。在调研过程中,问卷总共发放113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88.5%。二是通过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其他公开统计数据信息等途径获得数据。

表1 青岩古镇样本基本信息Table 1 Sample basic information of Qingyan Ancient Town

2 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自然资本的影响效果较为明显,青岩古镇主要发展农文旅融合的观光旅游,之前古镇周边不便利的交通对农户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都带来很大的不便,经过乡村旅游的开发,传统的石板路得到不断修葺和维护,成为旅游的资源,成为游客感受古镇风貌的“产品”。调研发现,近5年来景区内82%的农户所拥有的耕地在减少,51%的农户的林地面积也有所减少(表2)。上述农用地主要是被征用转变为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以此解决游客住、食、娱、购等方面的需求。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户的自然资本转化为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有利于农户生计资本互相有效地转化,增加相应资本的积累,以便农户做出更加合理优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表2 2016—2020年古镇农户自然资本变化情况Table 2 Change of natural capital of peasant from 2016 to 2020

从表3可以看出,76%的农户家庭的最高学历记录在上升。究其原因,除近年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开阔了视野,看到教育中蕴藏财富,以至于农户有能力而且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来。从家庭劳动力数量上看,数量减少的户数(21%)大于增加的户数(11%),这或许与子女上学、长辈年迈有关,但劳动力数量保持不变家庭占比在68%左右,这说明当地农户虽然耕地、林地普遍减少,但由于乡村旅游带来了较多的务工机会和更高的薪酬回报,大部分家庭劳动力居家就业。一般而言,雇工数量多少与旅游繁华程度成正比,繁华景区服务业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会吸引劳动力流入从事各类服务业经营或务工。对于雇主来说,增加了其可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和选择概率,而对于受雇佣的人来说,通过提高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获取更多受雇机会,增加收入,在某种意义上,雇佣双方人力资本都在增加。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地雇佣情况相对较少,雇佣过员工的最多3人,最少1人,有59%的农户2016—2020年没有雇佣他人,即使有增加的也只占18%左右,这可能与景区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规模较小有关,小规模经营模式下,业主或家庭成员就能满足用工需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青岩古镇规模性开发近十年,但2016—2020年只有22%左右的农户接受过有关的经营培训,主要侧重职业培训,包括旅游商品营销、旅游服务意识、食品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知识等。除此之外,有的农户还接受过果蔬种植培训,但仍有57%左右的农户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从家庭全年看病支出来看,支出增加的比例为22%,可以看出,随着农户收入的增加,农户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医疗服务,身体健康有了更多保障,从而能保障乡村旅游参与者更好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表3 2016—2020年古镇农户人力资本的变化情况Table 3 Change of human capital of peasant from 2016 to 2020

总的来看,乡村旅游对农户金融资本的变化是有利的,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发展乡村旅游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有利的收入。从表4可以看出,18%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减少,保持不变的仅有5%,77%的农户因为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早已放弃了农业生产,所以基本上没有出售农产品收入。但是在非农收入中,大部分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经营,60%的家庭的收入由旅游经营所得。除此之外,打工收入也是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达53%。金融资本是农户实施生计策略计划的重要促进因素,但如果资金不足,往往会限制农户的投资与发展。事实上,当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愿望较为迫切,大部分都会选择自己开办商铺,因此,农户选择资金借贷在当地较为普遍。数据显示,46%的农户都进行过各类借贷,但值得注意的是,9%的家庭是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其余37%的农户主要是从亲朋好友处进行借款的。这与中国农民习惯于依靠亲友之间相互拆借有关,也说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村金融贷款影响不是很明显。而且2016—2020年,农户借贷的数量也明显下降,而且大部分也完成了还款,说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当地农民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积累”。

表4 2016—2020年古镇农户金融资本变化情况 Table 4 Change of financial capital of peasant from 2016 to 2020

随着古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古镇景区周边及内部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景区内部石板路、水泥路四通八达,并且景区内部还修建了可供游客休憩的广场。古镇的4个出口都紧邻公路,且不远处就有公交车站,不仅使游客方便出行,而且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农户前往市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例如从古镇到花溪城区仅需0.5 h左右。随着旅游业发展,当地农户从事旅游服务获取的收入水涨船高,农户所拥有的其他物质资本,如住房条件不断改善、面积增大,家用电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从表5可知,65%农户认为到最近的市区的距离减少。市区通常是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集中地,因此,从古镇到市区距离缩短也就意味着农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在农户的生活方面,72%的农户家庭耐用消费品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随着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各类经营主体旅游收入快速增长,56%的农户房屋建筑面积增大,68%的农户认为住房质量得到提升。在生产资料拥有量方面,景区内农户拥有的大型农用生产工具和家畜数量都大幅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展现当地独特民族风貌,86%的农户近年来已经没有饲养家畜,这从侧面说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乡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

表5 2016—2020年古镇农户物质资本变化情况Table 5 Change of materials capital of peasant from 2016 to 2020

“千金置产,万金置邻”,邻里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乡风文明”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亲朋邻里间的信任交往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调查数据显示,76%的农户认为自己与邻里亲朋的信任程度也是在增加的(表6)。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多,近年来红白喜事等人情往来往往也更加货币化,因此,这项开支增加的农户也占到了56%。

表6 2016—2020年古镇农户社会资本变化情况Table 6 Change of social capital of peasant from 2016 to 2020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支持都在快速增加,但对体量巨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言,这些支持显得“僧多粥少”。例如,为帮助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青岩镇根据《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中的要求,对古镇内12家乡村旅游精品、优品级客栈补助资金共20万元,受到政府支持的大都是较为有实力的大户,82%被调查的农户没有获得类似的资助。另外,从全国视角来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模式和类型繁多,但就局部地区而言,趋同现象普遍存在,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通过协会组织实行行业自律,解决内部纠纷等就十分重要。但调查显示,87%左右的农户没有接触或参与相关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同质化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中,实力不足的农户更容易陷入困境。另外,调查显示,67%的农户电话费开支明显提高,电话和网络的使用也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互动,人们更加容易获得市场行情的信息和与他人情感的交流,电话费和网费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分析的研究逐渐增多,贺爱琳等通过构建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乡村旅游影响下6种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转型及其生计策略的选择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魏晨等也是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以构建传统村落居民生计资本感知指标体系,分析了当地开展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成熟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青岩古镇农户五大生计资本都有所提升,且五大资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当地农户在加快土地流转、增强信贷能力、增加技能培训、扩大社会网络关系等方面不断提升,增强了自身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的储量。农户通过分析外界发展情况和拥有的生计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不断地调整以做出更好的生计策略选择,即由传统的纯农业型生计策略向兼业型生计策略或者是旅游专营型生计策略转化,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生计策略的选择,以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户生计改善仍有一些阻碍因素,比如农民缺少正规的技能培训;景区内商铺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农户金融资本累积难度加大等,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1)在古镇现有乡村旅游模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郊土地和当地人文资源,促进自然资本的增值。

(2)向农户提供经营管理、营销策略、手工艺品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以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农户人力资本的提升。

(3)当地政府可以扩大融资投资渠道,积极招商引资,引导金融机构与旅游公司、农户的合作,创建“金融+旅游”的合作模式,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帮助与支持,增加农户的金融资本。

(4)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和延续古镇建筑特色,对传统建筑进行修葺与保护,与古镇旅游相结合,提高建筑利用程度,并且加大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增加农户所能利用的物质资本。

(5)加强当地农户与农户、旅游企业、合作社等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旅游信息的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加强农户与外部的联系,拓宽农户的社会资源,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

猜你喜欢
青岩生计古镇
BY THE SEA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lidar optical system for large field of view scanning
Dynamic measurement of beam divergence angle of different fields of view of scanning lidar∗
古镇之旅
青岩古镇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