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女性的养老问题研究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

2022-09-21 03:08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历程轨迹养老

陈 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50%。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其群体发展及养老问题是我国保障及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匮乏,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都高于城市,存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特征。而农村女性老人相较于农村男性老人规模更大,且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她们成为老年群体中保障状况最为脆弱、生存境况最为困难的群体, 值得特别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关注点之一。因此,该研究将农村女性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历程的视角阐释了农村女性老人养老问题的生成发展及化解路径。

生命历程是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其中,生命事件就包括教育、结婚生子、工作等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事情。按照生命历程的分析框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与个体一生的发展经历强烈相关,贯穿于一生的生命事件中,并不断累积而形塑。因此,该研究以生命历程研究范式,对不同地区的6名农村老年妇女进行了深度访谈,在关注她们的出生、教育、婚姻、工作等重要的生命事件以后,着重了解了她们当前的养老状态以及存在的养老困境,最后针对养老困境得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基于受访者生命历程事件的评价及分析

2022年1—5月笔者走访了河南省镇平县和四川省成都市、射洪市、西昌市以及巴中市等地区,这些地区既涵盖了少数民族及非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和平原地区,又包括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超大城市周边乡村等。笔者在这些地区进行关于农村老年妇女养老的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了6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60岁及以上的农村女性老人,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深度访谈,每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均在1小时左右。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见表1。

根据访谈资料制定了该研究的生命历程的评分标准,将个体的生命历程分为童年阶段、成年阶段、老年阶段3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8个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事件,如表2所示。其中,每个阶段都有“社会事件影响”这一生命非预期事件,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不同人生阶段的影响。每个生命事件赋值范围是1~5分,分值越高情况越好,每个阶段的总分为40分,3个阶段累计总分120分。

童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历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于个体成年后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童年大体会经历出生、上学、在原生家庭环境下成长等生命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个体无法在生命的前期左右这些事件的发展。该研究对童年历程的评分标准见表3。

成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一般情况下,成年历程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漫长的一个阶段,发展心理学中将成年期划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足以表明成年历程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跨度之宽、影响之大。同时,成年历程也是个体童年历程的延续,老年历程的开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成年历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直接决定着个体生命轨迹的走势。大部分人在成年历程中会经历结婚、生子、工作等生命事件,这些事件可以通过个人主观能动性朝不同的方向发展,由此缔结了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社会网络系统。该研究的成年历程评分标准见表4。

表1 访谈案例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 cases

表2 “生命历程”的具体生命事件Table 2 The specific life events of “life course”

表3 童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Table 3 Life event scoring criteria for childhood process

老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老年历程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后一个阶段,个体童年及成年历程累积的优势或劣势会在老年历程中呈现相关效应,并影响老年历程轨迹,这就是该研究的重点。老年时期的经济能力、健康状况、子女是否孝顺等因素都决定了个体的养老状态,该研究对老年历程评分标准见表5。

根据该研究的生命历程事件评分标准,按照6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对具体的生命事件逐一进行评估打分。累计分数为评分加和,累计分数越低,生命历程劣势越严重,累计分数越高,生命历程优势越强。表6是6位受访者生命历程的各个生命事件评分以及累计得分。

表4 成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Table 4 Life event scoring criteria for adulthood process

2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女性老人“生命-养老”轨迹描述

每一个重要的生命事件都会对个体的生命历程轨迹起作用,有的生命事件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而有的生命事件却起到负面影响,生命历程随着不同的生命事件的发生不断地变化着,社会背景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影响到生命事件的效果,最后形塑出每个人独有的生命历程轨迹。根据受访者生命历程评估表的数据(表3),分别绘制了6位受访者的生命历程轨迹图。将6位受访者的生命历程轨迹划分为波动型生命轨迹和平稳型生命轨迹两大类,并通过具体生命事件的评分、各个人生阶段的累计得分以及总累计得分再分别对6人的生命轨迹、养老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波动型生命轨迹是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经历了较多波折,但不同的个体由于自身能力差异、身处环境不同等因素,在各自的老年历程中又有着不同的养老状态。

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不佳。“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不佳”是指个体经历较坎坷,生命历程的每个阶段的历程分数均不高,导致养老状态不佳的一类人,潘某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潘某的生命历程累计总得分为53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计得分分别是15、17、21分。1953年,潘某出生于四川省西昌市会东县的多子女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6人,潘某排行老大,家境贫寒,没上过学。17岁就结婚生子,学校教育的缺失对其整个生命历程影响很大,使其终身只能以务农为生,缺乏其他有技术含量的谋生手段。潘某的人生起点较低,一生都在低水平徘徊,各项养老储备不足,属于子女依赖型养老。潘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1所示。

表5 老年历程的生命事件评分标准Table 5 Vital event scoring criteria for the aging process

表6 受访者生命历程评估Table 6 Life course assessment form of respondents 分

图1 潘某“生命历程”轨迹图Fig.1 Pan’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一般。“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一般”是指个体经历比较坎坷,生命历程的每个阶段的历程分数均一般,导致养老状态也一般的一类人,许某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许某的生命历程累积总得分为74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计得分分别是23、22、29分。1962年,许某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中姐妹2人,许某排行老大,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22岁结婚,婚后先后生了2个女儿,但由于“偏爱男孩”的世俗观念,许某在40岁高龄追生了1个儿子,导致家庭经济更加紧张。50岁的时候许某经历了丧偶的巨大挫折,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精准扶贫政策的施行,许某赶上了政策福利,成为了“贫困户”,政府在经济上给予了很大帮扶。但由于许某还有未成年的儿子要抚养,再加上身体不太好,综合下来养老状态一般。许某的一生坎坷,生活质量偏低,经济储备偏低,也属于子女依赖型养老。许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2所示。

图2 许某“生命历程”轨迹图Fig.2 Xu’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良好。“生命轨迹波动,养老状态良好”是指个体经历比较坎坷,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有拼搏意识和韧性毅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陈某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陈某的生命历程累计总得分为79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计得分分别是14、29、36分。陈某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在人生低潮期时也从未放弃自己。1959年,陈某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的一个多子女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5人,陈某排行老大,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读过书,幼年丧父,中年离异,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去县城独自打拼,最后在县城开店立足,还重组了家庭,女儿也成家立业稳定了下来。陈某的人生由低到高,一直在奋斗和努力,属于自主式养老。陈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3所示。

图3 陈某“生命历程”轨迹图Fig.3 Chen’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平稳型生命轨迹是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经历较简单,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但不同的个体由于自身能力差异、身处环境不同等因素,各自的老年历程中又有着不同的养老状态。

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不佳。“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不佳”是指个体生命历程中没有经历大风大浪,挫折较少,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和各项养老资源累计劣势较大,养老状态不佳。童某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童某的生命历程累计总得分为68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积得分分别是22、26、20分。童某出生于四川省郫县(成都市郫都区)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5个,排行老幺。家境贫寒导致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22岁结婚以后生下1个女儿。由于没有文化和技术,只有靠务农为生。国家新农村建设以来,童某家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童某一生都生活水平偏低,晚年各项养老储备均不足,属于被迫自主养老型。童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4所示。

图4 童某“生命历程”轨迹图Fig.4 Tong’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一般。“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一般”是指个体生命轨迹平稳,没有遭遇过重大挫折,但由于养老自主性偏低,养老状态一般,洛某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洛某的生命历程累计总得分为70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计得分分别是18、26、26分。1958年洛某出生于四川省巴中一个多子女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4人,洛某排行老大。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以务农为生。洛某生活水平起点偏低,一生平稳发展,养老储备不足,但儿女优秀孝顺,属于子女依赖型养老。洛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5所示。

图5 洛某“生命历程”轨迹Fig.5 Luo’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良好。“生命轨迹平稳,养老状态良好”是指个体生命轨迹平稳,既没遭受什么重大挫折,晚年受益于政策利好,养老状态良好,张某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张某的生命历程累计总得分为75分,其中童年历程、成年历程、老年历程的累计得分分别是12、29、30分。1953年张某出生于四川省射洪一个多子女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5人,张某排行老二。家庭非常困难,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23岁结婚到了成都市郫都区(郫县),当地经济条件较好,又赶上新农村建设好政策,拆迁后有了大笔拆迁费用,养老经济上有了保障,儿子比较孝顺,因此,张某目前是“钱够花、身体好、儿女孝顺”的良好养老状态。张某的人生轨迹由低到高,晚年趋于平稳,各项养老储备水平均衡,属于自主养老型。张某的生命历程轨迹如图6所示。

图6 张某“生命历程”轨迹Fig.6 Zhang’s “life course” trajectory chart

3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女性老人养老困境

根据访谈资料可得,受访者普遍反映存在“钱不够花”的问题,养老在经济层面很难得到保障。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经济困难有主客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幼年家庭贫困和传统观念导致的教育缺失,教育的缺失又会引起谋生技能的缺乏,再加上管理、照顾家庭大小事务基本都由农村妇女承担,农村老年女性又受传统思想束缚较深,因此,自身意志、能力和家庭环境的主客观原因结合起来就会影响她们的收入。身体疾病引起的不能参与劳作,也会导致女性老人的养老经济困难。而经济上有保障的农村女性老年人,大多也是依靠国家的政策福利或者有能力的子女补贴,少数是靠自己的奋斗努力,赢得了自己养老上的经济保障。

在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女性老年人大多从幼年就开始下地干重活,成年后由于缺少谋生技能,只能安于农业劳作,常年的体力劳动,导致她们年老后或多或少有一些身体疾病。农村医疗水平有限,很多农村妇女也缺乏健康管理意识,健康素养偏低,容易延误病情,甚至有的农村女性不知道自己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一旦察觉到身体的异常才去看病,容易延误病情。

根据访谈资料及走访调研的数据,农村女性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基本是全覆盖,这类社会保险的特征就是“保基本、广覆盖”,老年人一旦遇到养老、医疗问题,其作用只是杯水车薪。在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女性老人由于从小的成长环境、文化程度以及经济基础的限制,基本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去购买类似于重疾险、抗癌险、意外险等商业保险。再加上很多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没有去机构养老或者社区养老的意识与期待。因此,几位受访者均谈到“怕老了、病了之后,儿女嫌弃”类似的话,正因为社会保障不足,老年人才会有这样的担忧。

4 对策建议

我国脱贫攻坚战目前已取得了全面胜利,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农村女性养老问题急需得到关注和解决。

我国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孝顺父母一直是社会推崇的美德。农村女性老年人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普遍有“养儿防老”的固化观念,认为老了跟着子女生活是老年人的归宿,存在“依赖型”养老心理;但是,另一方面,在农村孝道文化式微和家庭模式转型的境遇下,女性老年人在家庭中的边缘地位及价值依附状态,又使她们担心“养儿防老”会遭到子女嫌弃。为了解除这一矛盾状态,就要从弘扬孝道文化入手,增强孝道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推广。政府方面,可以敬老与养老为主题,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开展多元形式的教育活动,推进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学校方面,可以在语文课、历史课等文化课中多加入孝道文化的案例,让孝道文化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们的思想中。同时,在传承孝道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精神赡养的发展,应多关注老人的人文关怀。

受生命历程累积劣势的影响,农村女性老年人由于自身能力限制,难以通过购买服务弥补现有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缺口。政府虽然在农村推行了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的保障性政策,但作为最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其保障力度难以真正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困境。必须通过加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力度来干预农村女性老人的养老,提高养老保障金的保障水平及额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级扩大农村养老保险保障程度。适当提高保障标准,防止标准过低,加大对农村女性医疗方面的报销力度,使其不因经济的困境、身体的问题而对自身的养老问题终日担忧。

农村相较于城市养老资源较匮乏,而农村女性老人属于农村的弱势群体,生命累积劣势比较明显,急需对其建立外部社会支持系统,实施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化解农村女性老人在资源配置中生存底线的困局。健全农村女性留守老人救助保护机制,积极推广互助式养老服务,将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集中起来照应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也就是低龄老年人可以适当帮助高龄老年人,政府可给予这部分“有贡献”的低龄老年人一定的经济或物质补偿,并且要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增强农村贫困女性老人的医疗救济,可以增设女性专属敬老医疗床位。总之,要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等方式补齐农村养老短板,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女性老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在老年人失能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完备的农村社会救助让老人可以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历程轨迹养老
轨迹
轨迹
养生不是养老
轨迹
养老更无忧了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