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9-21 03:08苏胜齐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育种学农科遗传学

冯 科,苏胜齐,李 云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重庆 400715)

2018年,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的“四新”建设。2019年,新农科建设奏响了“三部曲”,分别是“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三部曲”的实施,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新农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急需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而一流专业建设又离不开一流课程的建设。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水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水产动物遗传学和水产动物育种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两门专业必修课程。有些高校将两门课程分别开设,但由于联系紧密,有些高校则将其合并为一门课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该课程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其中遗传学主要阐释有关细胞、分子、个体和群体的遗传规律;育种学主要学习如何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改造水产动物遗传结构,进而培育出优质新品种。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对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十分重要。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进行种质创新的物质基础。2021年,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农村部首次启动了全国性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计划三年内摸清家底,为水产品种培育奠定基础。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种质资源短缺、品种质量衰退等问题日益成为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优良水产品种的培育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创新性建设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育种知识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必然对已有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该研究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为例,剖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改革,以期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卓越水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作为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量往往不足,因此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在有限学时条件下,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少思考,学习兴趣不高。该课程的遗传学部分理论性较强,而育种学部分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往往未能有机结合,导致教学内容割裂,未能有效地把遗传学理论知识同育种学应用联系起来。现代遗传育种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经典遗传学和传统育种学方面,而在群体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育种学等方面讲解不足,导致教学知识滞后老化。

其次,该课程偏重于理论讲授教学,在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现象严重,导致学生普遍对水产动物育种实践缺少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要,而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水产育种人才。

另外,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只根据出勤情况、少量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作为考核方式,且存在考核指标不明确和考核比例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2 教学改革设想与措施

针对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育卓越农林人才,树农林教育新标,需要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因此,结合新农科建设指南,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学农、爱农、为农的情怀教育和服务现代水产种业的责任意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等,进而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程是不同的,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专业课教师只负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教育流于形式,虽占用较多学时,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未能将思政教育走心入脑,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中思政理念的融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修订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忽略了课程思政内容,因此有必要根据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目标,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第二,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比如在绪论章节,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同时具有丰富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动物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结合案例教学,介绍老一辈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开展品种选育的过程和故事,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在讲解基因工程育种章节时,通过介绍转基因鱼的创制、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评估,同时就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转基因谣言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辩证思维以及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第三,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三农”情怀。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苗种繁育基地,让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如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明白农业大有可为,培养一批能够深入基层、热爱水产业的现代产业经营者和美丽乡村守护者。

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听课,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新农科建设发展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关键驱动力。在进行水产动物遗传学育种学课程教学时,通过一些常见遗传学知识的讲解,比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人类常见遗传病与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关系”等,让学生了解遗传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水产种业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举例说明水产新品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比如三倍体“湘云鲫”“中科5号”异育银鲫、全雄黄颡鱼、全雄罗非鱼等一大批新品种的研制及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水产育种大有可为,增强专业认同感。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电子数字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机会。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发展较快,教材内容已经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限的课堂学时内,师生互动交流较少且比较困难。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以网络为媒介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实现师生之间及时无障碍沟通,可形成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多层次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之前,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公布需要讲解的内容及思考问题,提醒学生预习,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在课下推送有关课程相关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专业相关知识及视频材料,随时随地解答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疑问,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目前,有许多网络平台可以辅助教学,比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以及方便易用的微信平台,为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了便利。中国大学MOOC网上有许多免费的课程资源,比如复旦大学的遗传学、厦门大学的现代遗传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的鱼类育种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下自主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科教融合模式的应用。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引导示范作用,教师队伍的转型升级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质量,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为中心,形成3人以上的课程组,进行团队教学,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反思。同时,通过开展海外留学、在职培训、学术会议、企业挂职等形式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科研和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主要任务,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工作耽误了科研时间,因此在教学上投入精力不足。其实二者是矛盾统一的,科研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学体系的更新和深化提供了源泉;教学为科研的推进提供了动力,有助于知识的再发现。近年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发展迅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单性控制育种等技术的发展应用加速了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最新的研究进展内化于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另外,为增强产学研有机融合,可以聘请校外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人员作为课外教师参与课堂授课。课外教师通过介绍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或水产育种产业发展现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按照新农科建设的要求,需要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补齐农林教育实践短板、培养一批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实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实践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按照以往的课程设置,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配套有实验课程,只是有些学校将其设置为理论课的一部分,有些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强,为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帮助其充分理解理论课知识,有必要将实验课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由于课时长度、繁殖季节、实验材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内容一直采用一些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缺乏综合探索性实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在实验项目设置时,有些仍然采用唾液染色体标本观察、果蝇精巢减数分裂标本观察、果蝇染色体核型分析等,专业特色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水产专业领域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验条件尽量选择跟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比如鱼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鱼类染色体核型分析、鱼类遗传多样性分析、鱼类红细胞(核)大小与倍性关系、鱼类多倍体诱导与观察、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的方法及倍型鉴定等。

由于有些实验课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无法在一次授课的3~4学时内完成,所以可以针对某些实验项目,设置为实践类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摆脱连续授课学时的限制。有些实验实践项目涉及的研究对象容易受养殖场地、季节、温度等的影响,很难应用于本科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替代。斑马鱼具有体型小、成熟快、受精卵易得、胚胎透明、品系多等优点,为开展遗传育种实验实践提供了便利。例如,可以利用斑马鱼了解鱼类受精、胚胎发育及孵化过程,利用不同品系斑马鱼进行杂交育种、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另外,在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时,以往的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提前完成,有必要适当安排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加深其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合适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质量提升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考核比较重视,希望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应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考核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导,导致学生养成了考前突击复习,考后忘记的考试模式。以通过考试,而不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注重考查理论知识和记忆能力,而对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考查较少,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虽然大多数院校的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考核设置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但是在考核指标的细化及执行、考试内容的设置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基于此,在进行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考核改革中,建议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加大平时考核力度,设置其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考核应多样化,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期中考试、课程PPT汇报等。考勤考核可以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出勤率,可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3次考勤,避免次数过多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并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事先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次数及效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由于该课程知识点较多,并且涉及一些计算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相关章节学习时,比如连锁遗传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等,有必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根据作答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加强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课程包含有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课时较多,课程跨度时间较长,为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的消化、归纳与总结,在遗传学课程结束后,可设置一次期中考试。目前,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发展迅速,因此可以让学生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PPT汇报展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目前学科发展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PPT制作、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

当然,在现有教学模式下,期末考试考核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使期末考试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估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需在试题设置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增加主观题的比例,注重考核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试题难易应适中,能够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题型要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填空、判断、计算、简答、论述等。总之,通过改革教学考核模式,旨在实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灵活掌握,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新农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3 结语

水产种业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在培养种业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应继续深化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卓越水产人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猜你喜欢
育种学农科遗传学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反哺教学初探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实验中的应用
《茶树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