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食用植物油中苯并[α]芘的污染水平分析

2022-09-23 12:03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中苯萃取柱安康市

马 倩

(安康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苯并[α]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由于原料污染、环境污染、设备和包装材料污染,以及高温高热加工等原因而存在于食品中。苯并[α]芘在2011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定为I 类致癌物。苯并[α]芘通过食品经口服摄入后,由肠道吸收后进入体内,遍布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并在脂肪组织和乳腺中不断聚集,其短期内无明显症状,在长期作用下,可能引起肝、胃、肠道和肺等部位发生癌变[1-2]。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 对粮食、食用油及熏烤肉等食品中苯并[α]芘含量有严格的控制,因此检测食品中苯并[α]芘含量和控制苯并[α]芘污染同样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岛津LC-20AT 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涡旋混合仪;超声振荡器;氮吹仪;固相萃取装置;苯并芘专用固相萃取柱(武汉威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柱容量500 mg,6 mL。

1.2 材料与试剂

2018—2022年产自安康市的食用植物油样本共计157 批次,来源于企业委托送检。

乙腈中苯并[α]芘标准品:20 μg·mL-1(北京海岸鸿蒙);正己烷(色谱纯)、乙酸乙酯(色谱纯)、丙酮(色谱纯)、异丙醇(色谱纯)以及乙腈(色谱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试样用正己烷提取,经苯并芘专用固相萃取柱吸附,净化,洗脱,洗脱液氮吹至干,用异丙醇溶解,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与标准物质比较,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外标法定量。

1.3.1 样品处理

(1)提取。称取0.400 ~0.500 g 匀样,用5 mL正己烷溶解,旋涡混合1 min,待用。

(2)萃取及净化。以自然下滴速度将萃取柱活化后加入提取液,然后用5 mL 正己烷-乙酸乙酯(3+1)洗涤,抽干萃取柱。

(3)洗脱及氮吹。用丙酮洗脱萃取柱,萃取液在50 ℃下氮吹至干。准确加入1 mL 异丙醇涡旋1 min溶解,过0.45 μm 微孔滤膜后进液相色谱仪测定。

1.3.2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250 mm×4.6 mm,5 μm 粒径;流动相:乙腈+水为88+12;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 nm,发射波长406 nm;柱温:40 ℃;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

1.3.3 标准曲线绘制

配 制0.5 ng·mL-1、1.0 ng·mL-1、5.0 ng·mL-1、10.0 ng·mL-1和20.0 ng·mL-1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相应的色谱峰,绘制标准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α]芘的检出情况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自安康的食用植物油中苯并[α]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共有136批次样品苯并[α]芘检出阳性,检出含量结果见图1。

由表1 及图1 可知,近5年,安康市食用植物油苯并[α]芘阳性检出率86.6%,检出值在0.2 ~25.0 μg·kg-1,平 均 值 为2.2 μg·kg-1,其 中 只有1 批次样品(25.0 μg·kg-1)超过油脂及其制品苯并[α]芘限量值10 μg·kg-1,除2020年合格率为97.3%以外,其余年份都达到了100%,5年合格率达到99.5%。但是,如果使用更严格的绿色食品标准来评判,则有6个 样 品(6.0 μg·kg-1、7.0 μg·kg-1、7.6 μg·kg-1、8.0 μg·kg-1、8.0 μg·kg-1和25.0 μg·kg-1)超过污染物限量值5 μg·kg-1[3],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合格率约为96.2%。总体来看,安康市食用植物油苯并[α]芘合格率呈现较稳的态势,但检出率非常高。

表1 近5年食用植物油中苯并[α]芘检测结果表

图1 苯并[α]芘阳性样品的检出含量图

2.2 不合格样品分析

笔者对2.1 中不合格样品深入调查了解后发现,该样品来源于一户食品小作坊,采用压榨法获得压榨毛油。根据生产工艺,发现两个关键点可能会导致苯并[α]芘的产生。①炒籽时没有进行温控,导致温度过高,部分菜籽有炒焦现象。②该工艺在压榨毛油时,榨料之间、榨料与榨膛之间剧烈摩擦并产生大量热量,在高温高压下油料产生了苯并[α]芘。经过分析,该生产者通过采取调整榨机压缩比、出饼圈厚度的方式,控制好炒籽温度,重新生产的食用植物油经检验苯并[α]芘含量合格。

3 植物油生产中控制苯并[α]芘污染的措施

苯并[α]芘超标,非主观人为因素导致,主要是原料产地环境受到污染、晾晒场地和热加工过程工艺技术问题等因素引起。油料植物生长在受汽车尾气、工业废水等污染的土壤和空气中,吸收了苯并[α]芘的植物容易引起油料苯并芘含量的增加。在储存和晾晒过程中处理不当,也会引发污染。例如,在沥青路面上进行晾晒,沥青中的苯并芘就会转移到油料中[4]。因此,减少生产过程中苯并[α]芘的污染,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1)对原料污染的控制。食用油生产企业选址应远离化工、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同时还应严格把控油料植物的生长环境,加强原料采购时的验收检验,避免因环境污染而将苯并[α]芘带入原料。

(2)选择合适的晾晒场所。原料应避免在公路上,特别是沥青路面上进行晾晒。

(3)原料储存应加强管理。应该对原料储存场所的环境温度进行有效监测,避免因为储存环境温度过高,导致原料变质,从而产生苯并[α]芘。

(4)严格控制原料炒制温度。有研究表明,控制好油料炒制的温度和时间,会明显影响成品油中苯并[α]芘的含量[5]。因此,在油料炒制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油料的制炒温度和炒制时间,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油料焦糊,从而产生苯并[α]芘。炒制完成后,还应该尽快对炒制原料进行降温,同时去除焦糊的原料或者原料皮壳。

(5)根据企业规模、类型和油料种类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食用植物油提取方法一般有热榨法、冷榨法和浸出法等。在热榨法中,随着压榨的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油料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及其他有机物可能会转化为苯并[α]芘;在浸提法中,循环使用的浸出溶剂可能已存在较高含量的苯并[α]芘,如果提取油中残留的溶剂过多,就会导致苯并[α]芘含量较高,而且浸出的混合油在蒸发脱溶剂时需要进行加热,此过程中混合油在较高的温度下可能会产生苯并[α]芘[6]。

(6)选择适当的精炼工艺,最大限度地避免反复加热。在食用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中,随着不同工艺工序的进行,苯并[α]芘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碱炼和高温脱臭工序中,因需要对油脂进行加热,会提高苯并[α]芘含量,而在活性炭吸附、脱色、冬化等工序中,又可以除去油脂中大部分的苯并[α]芘。

4 结论

食用植物油属于大众食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把关,控制好各个关键点,防止苯并[α]芘污染。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日常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素养。对于检验机构来说,食品数据的准确性就是打造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线,只有提升自身检测能力,出具科学、公正的检测报告,才能为市场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监管、服务于人们的健康,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中苯萃取柱安康市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
以脉冲萃取柱利用三异辛胺从高浓度铀溶液中回收铀
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草珊瑚中苯并[α]芘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净化对乳品中8种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影响
固相萃取/在线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苯系物
酸溶壳聚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苯酚释放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