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安全性和预后分析

2022-09-26 08:52白耀威刘家成杨崇图王迎亮黄松江李铜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门静脉脑病重度

白耀威,刘家成,熊 斌,杨崇图,王迎亮,周 晨,黄松江,李铜强,陈 杨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脏淤血肿大,脾内血小板池显著扩大,导致循环系统血小板减少,肝硬化引起肝脏生成促血小板生成素减少,也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1-2];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将难以止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均在指南中指出,对于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引起凝血异常患者,在低风险治疗性穿刺、胸腔穿刺和常规行内镜静脉曲张结扎前,不应常规纠正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3-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降低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手段[5],但临床上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接受TIPS术穿刺的安全性尚存担忧,对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是否先行升血小板治疗再行手术存疑。此外,血小板作为机体凝血系统重要成分,影响着患者远期预后,尤其是支架血栓形成导致的支架功能障碍[6],血小板减少症对TIPS术预后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6年间行TIPS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TIPS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患者229例,根据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分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组(PLT<40×109/L,n=44)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LT 40~100×109/L,n=185)。纳入标准:①临床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②接受TIPS术治疗;③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前有脾切除或脾栓塞病史;②有血液系统疾病;③Yerdel评分≥3分;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TIPS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同一组医师实施。采用RUPS-100穿刺装置(美国Cook公司)穿刺右颈内静脉,经腔静脉插管至肝静脉,透视下穿刺门静脉,建立肝静脉-门静脉直接通道,然后通过球囊(6~8 mm)扩张和支架植入建立起肝静脉-门静脉分流道。所有患者均先植入E-Luminexx裸支架(美国Bard公司),再植入Fluenc/Viabahn覆膜支架(美国Bard公司/Gore公司),以保持支架长期通畅[7]。分流道建立前后分别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Child-Pugh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基础疾病史、TIPS指征、内镜治疗史、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是否存在脾胃肾分流、门静脉血栓、是否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术前术后PPG,以及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ea)、尿素氮(BUN)、钠离子(Na+)、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LT、血红蛋白(Hb)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和R 4.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将支架功能障碍作为预后主要终点,死亡、显性肝性脑病、再出血或再发腹水作为次要终点,通过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时间评估。双侧α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两组间年龄、脾静脉内径、脾长径、脾胃肾分流、PT、INR、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血小板减少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0.007);脾静脉内径、脾长径显著大于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0.01、P=0.002),PT、INR显著高于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0.031、P=0.042),PLT显著低于轻度血小板减少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TIPS术,技术成功率为100%。TIPS术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平均PPG分别由(26.9±5.0)mmHg、(27.2±5.9)mmHg显著降低至(12.2±3.5)mmHg、(11.8±4.2)mmHg,两组间PPG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0±12.5)%比(56.7±11.6)%,P=0.271]。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术前平均PLT分别为(30.5±7.7)×109/L、(65.1±16.9)×109/L,中位PLT分别为33×109/L、63×109/L。重度血小板减少组有5例术前PLT不高于20×109/L的血小板极低患者,分别为10、11、14、18、20×109/L。PLT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术前PLT散点图

两组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TBil在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持续升高;ALB、BUN、Crea在术后3 d先降低,术后1个月升高到术前水平;ALT、AST在术后3 d升高,术后1个月降低到术前水平,见图2。

图2 肝肾功能折线图

中位随访20个月,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预后主要和次要终点无明显差异。19例(8.3%)患者发生支架功能障碍,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3例(6.8%),轻度组16例(8.6%);仅重度血小板减少组1例植入新的支架,余18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7.6%、93.1%,2年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4.1%、88.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0,95%CI=0.25~2.52,Log-rank P=0.723)。

随访期间,38例(16.6%)死亡,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6例(13.6%),轻度血小板减少组32例(17.3%);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1%、88.2%,2年生存率分别为83.8%、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4,95%CI=0.37~1.90,Log-rank P=0.685)。28例(12.2%)发生再出血或再发腹水,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7例(15.9%,有1例术后1个月再发腹水,术后3个月再出血),轻度血小板减少组21例(11.4%,18例再出血,3例再发腹水,有1例术后22个月再出血,术后32个月再发腹水);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无再出血、无再发腹水比例分别为80.9%、90.0%,2年比例分别为80.9%、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49,95%CI=0.57~3.89,Log-rank P=0.357)。51例(22.3%)发生显性肝性脑病,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9例(20.5%),轻度血小板减少组42例(22.7%);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无显性肝性脑病发生比例分别为77.9%、76.7%,2年比例分别为77.9%、7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9,95%CI=0.45~1.79,Log-rank P=0.753)。见图3。

图3 两组患者预后主要和次要终点Kaplan-Meier生存曲线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目前相关报道多是研究TIPS术是否可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部分报道称TIPS术可使患者血小板升高[8-9],但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甚至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行TIPS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鲜有报道。临床上,患者PLT是否>40×109/L在升血小板药物用量上有较大差异[10-11]。本研究中以此为界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两组,均成功实施了TIPS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无术中腹腔出血、胆汁性腹膜炎、死亡等发生。本研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有5例术前PLT不高于20×109/L,为避免自发性出血的风险[12],TIPS术前予以输注血小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腹腔出血、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血小板数量不足时,血小板质量也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重要因素[13],高质量血小板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血小板数量不足。不排除患者血小板极度降低是由免疫、肝病、肿瘤等因素引起的一过性降低[14],术后血小板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回升。经验丰富的术者可通过减少肝静脉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长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此外,两组患者PT未显著延长,凝血功能并非重度异常。这些均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因此认为,PT延长时间不超过5 s患者接受TIPS术相对是安全的;推荐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对凝血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PT延长不超过5 s)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20×109/L)行TIPS术,手术安全性较高。

通过分析肝肾功能折线图发现,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同,ALB术后3 d降低、ALT和AST术后3 d升高,反映了手术对肝脏的损伤,这些指标均在术后1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BUN和Crea在术后3 d轻微下降,与Busk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反映了患者术后肾功能并无下降。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接受TIPS术安全性较高。

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术前PLT高低并不影响患者预后,重度血小板降低并不会使预后变差。一项纳入495例患者的研究报道1年支架通畅率为93%[16],本研究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年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7.6%和93.1%。有研究指出应用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降低TIPS术后支架功能障碍发生率[7]。本研究中患者PLT不足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支架内血栓形成,使得支架保持长期通畅。两组患者生存率及无再出血/再发腹水均较高,证实TIPS术后患者有良好获益。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组TIPS术后1年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2.1%、23.3%。肝性脑病发生虽然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但两组患者均未因肝性脑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肝性脑病可通过合理饮食、服用乳果糖等预防[17],也可通过治疗迅速缓解。

本研究尚存局限性,一是未采集到患者凝血因子数据,未行血栓弹力图检查,无法评估血小板质量,无法更加准确地评估凝血状态;二是尽管研究开始前筛除了Yerdel评分≥3患者,但还可能有凝血系统亢进患者被纳入;三是未考虑到TIPS术后行部分脾栓塞术也会对支架功能障碍造成影响的因素[18]。

猜你喜欢
门静脉脑病重度
肝细胞癌治疗方式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门静脉高压症是什么?
宫斗剧重度中毒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