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2022-09-28 13:09陈凯利张雄飞周兴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2期
关键词:水族景观规划思政

陈凯利,张雄飞,周兴华

(西南大学 水产学院,重庆 40246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和新要求。如何挖掘思想政治内容并提升教学效果,成为高校教师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当前,国内高校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论文大多集中于基础课、必修课、核心课,针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尚待加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西南大学于2011年开设的新兴专业。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顺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将城市和乡村水域景观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列为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年坚持开设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实现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一直致力于建设符合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其中思想政治内容、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该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笔者近年来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课程思想政治内容的提炼和应用。本文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引入思想政治内容的优势、课程思政内容构架、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打造具有显著育人效果的示范性精品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构建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其他专业课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提供参考。

一、“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引入思想政治内容的优势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和风景园林类专业人才培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公关环境问题、生态保护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城市、乡村水域环境规划利用与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响应并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此外,未来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学生能从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中,坚守职业道德,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放弃基本的原则、理念和使命。我国水产业、水族业是农业产业中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水产业、水族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超越时代步伐。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积极响应产业未来发展需求,要求“景观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课程专业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课程思政内容。

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根基,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景观设计工作可遵循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思政内容。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还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的内容比重较大,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取得显著成效,城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案例十分丰富,教学案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构架

(一)在课程学习目的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笔者近年在承担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是否清楚了解该门课程开设目的和意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什么要学习“景观规划设计”类课程,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学生第一时间明确理解学习该门课程的意义,更是贯穿该门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解读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原因,就必须谈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各领域的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渔业领域、水族行业的发展同样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此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推动乡村渔业绿色转型发展是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一环。要实现乡村渔业的转型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乡村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加强乡村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景观化改造,打造现代乡村休闲渔业,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正式实现乡村渔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坚持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理解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实践,学以致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为国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和抱负。

(二)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历来遵从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造园理念,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中评说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作为景观的主要元素,山水、植物、动物、建筑的设计和布置都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与自然相融合,才能设计出生态、可持续、美丽的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学科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仍值得设计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应用。课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在课程案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中,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现代生态休闲渔场改造、乡村渔业综合体打造、城市滨水环境生态化建设等实地案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案例中包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案例教学中,引入“河长制”相关内容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实行河长制推动我国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造,实现河湖功能可持续利用,维护河湖功能健康生命的重要成就。现代生态休闲渔场设计的案例教学中,引入我国休闲渔业产业发展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对增加渔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正是休闲渔业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未来行业发展动力,通过课程思政理论教学将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超前认识我国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将来为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养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教师要最大限度讲好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应把政治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职业要求和价值追求,通过政治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牢记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关注时事政治,加强对时事政治的学习,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时事政治内容,不断拓宽课程思政内容来源,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

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将专业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并不断提炼,在研究和提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真正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专业课课程思政必须以课程为载体,密切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充分挖掘和运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比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前沿知识、学科发展历史与前沿知识的讲解中,融入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知识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在为国家发展的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再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讲述产业、行业发展内容时可融入国内外产业、行业发展的比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鼓励学生爱国力行。笔者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工作的帮助和启示,将之与现代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需求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习积极性,同时高效率完成了专业知识的传授。

(三)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改进教学效果

专业选修课程大多学时少、内容多,有限的教学时间常常让授课教师忽略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尤其是忽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反馈与评价,不利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改进。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评价,首先要从学生是否学到内容进行评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学习展示汇报、学生查找并分析案例、课程考试等环节,整合“思政”与“专业”内容,改变以往单纯考查课程内容的做法,极大地改进了教学效果。此外,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更重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教学成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笔者通过加强与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事务工作教师的联动,通过学生日常管理、综合测评等培养过程,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评价,进而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不断改进。

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和有效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尤为关键。西南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笔者及教学团队成员将坚持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深度研究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不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构建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思想政治育人体系,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水族景观规划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水族敬酒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景观规划设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