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激励机制研究

2022-09-30 04:57吕雨彤仇湘湘
上海节能 2022年8期
关键词:装配式开发商诚信

0 引言

2020年12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2021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碳达峰工作部署。在2021年3月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关于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住宅的大力推广工作,积极建立低碳城市,加大政策对装配式建筑的扶持,有效减少碳排放。同年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我国政府提出为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国将逐步推进重点领域、行业的碳达峰相关实施方案及配套的保障措施,努力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相关体系。由此可知,中国将高度重视碳排放,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上持续推进,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量。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强劲,其碳排放量的有效减少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一总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是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都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刘菁

认为建筑业与房地产业是中国的国民经济重要的两大支柱产业,两者通过建筑这一载体密切相连,与其它行业的关联度也是高达17%。随着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的其它产业链也随之增多,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谢鑫鹏

等人研究可以看出,建筑业看似没有大量碳排放,实际在材料开采、运输、工程建造等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尽管装配式建筑已经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但由于建筑业的链带产业链较多,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是不可小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碳排放量也在逐年递增(见图1)。张秀敏就当前建筑业的重点问题逐渐转移到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问题上。本文就是根据在装配式建筑中减排出现的常见问题,运用演化博弈对政府激励机制研究找到对市场最有效的政策,并对问题做出的相应策略。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建筑业碳排放现状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行业中,尤其要关注建筑业在此方面的影响,因为它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全世界的36%,碳排放占到全世界的3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学者从现在的社会活动中调研发现,“建筑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多方面的影响是目前所有行业中首屈一指的”。相关研究发现,从2000年开始,近20年来与建筑业碳排放相关的文献在逐渐增加,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学者们对于碳排放研究,集中在“碳排放核算方法”“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及行业整体碳排放发展进展

,综合考虑发现建筑业的碳排放文献数量与现在的其它行业热点相比文献总量还较少,尤其是关于国内外之间的对比分析,很少有专业学者对其进行可视化的研究分析。因此,开展此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CiteSpace对建筑业碳排放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现有的知网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了2000-2020年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的处理操作。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研究学者近年来所关注的建筑业碳排放领域的热点中心词。陈文颖等在《中国环境科学》中发现,“碳排放”这个备受现在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在1998年当时第一次被提及,陈文颖在文章中研究了碳排放的历史问题与以后关于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方案等。从2003年“低碳经济”的提出,“碳排放”开始得到了关注,同时这推动了“碳排放”研究的发展。从2007年起,我国政府展开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探讨工作,大量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9年只有21篇相关文献,经过短短的四年时间,文献数量激增,达到292篇,增加了近10倍的量。从数量激增的文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碳排放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是巨大的,所以目前如果针对减少碳排放进行节能减排相关的研究尤为重要。随着碳排放的增多,全球气候不断变化,造成了诸多恶劣的影响。如何从经济、技术、管理、政策以及排放设计、方案等各个角度去解决碳排放问题,这无疑将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1.2 装配式建筑减排及激励机制现状

当a=1时房地产开发商为非诚信型,效用函数

(

)为:

1)在1949年至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监管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形“手”来进行的,具有“统一分配,取用凭证,严格使用”的特点。这种强制性的政策指令只适用于市场供不应求,无视市场的自主规制和放弃了价格变动限制机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建筑物的能源消费一般较低,但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较差。

2)在1978年至2000年的改革初期,减排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法规要求,辅以行政措施。在此期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相应的能源机关在各地设立,并起到监督的作用。在此期间,节能减排逐渐受到关注。

二、推进制度改革。我们不能否定但至少可以淡视时代局限性的现实借口,从而以超现实的目标为指引,持续不断地推进制度的完善。制度的改革不可能达到极致,但可以不断地向好。当现实局限不能成为制度僵化不变的借口时,制度变革与改善就可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的社会自我成熟、完善达至高峰而迅速趋向没落的警言依然有效,任何一个沾沾自喜、认为现实就是最大的合理、不思变革的社会终将面临困境。

3)自2000年进入建筑节能改革的深化时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完善建筑节能法律制度。例如,2008年《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要求新建筑的节能减排达到50%。同时,为了改变人们的能源使用行为,开发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物质激励、财政补贴、转让融资等,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多个建筑节能示范试验区。随着《纽约时报》对这些政策的要求,新兴的专业能源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为客户提供特定的缓解服务。能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能源管理业务模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模式,其激励政策根据地区调查有这几种方式(如表1)。

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建筑法》从1998年开始实施,对于所包含的对象范围较小,对于各主体的权责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最近一次修订的时间为2011年,在此基础上也没有增加关于节能减排建筑的相关条文,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现阶段,虽然我国推行了一些补贴政策,如《“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等,提出了对节能减排建筑的补贴奖励

。对于消费者购买具有减排住宅标识的住宅给予贷款优惠等政策,但我国并未建立起完善全面长效的节能建筑激励机制

。并且从现有的激励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更加注重建筑完成后的补贴,但在前期设计计划以及后期运营中,很少有政策补助,这可能会导致部分节能建筑企业最终放弃部分投入。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激励政策的手段较为单一,大多以经济补贴为主。除此以外,人们节能意识薄弱、低碳节能技术创新不足等阻碍也会导致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的举步维艰。我们只有清楚各环节减排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推动装配式建筑减排的有序进行。

2 模型建立

2.1 KMRW声誉模型理论

KMRW声誉模型是一种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基于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无论博弈次数重复多少,只要是有限的次数,那么在静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是唯一的这一假设条件下,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就是每一个参与人在每一次博弈中所选择的静态的均衡战略,即有限次的重复不可能造成参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这一模型证明了,在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相关层面上,对参与人与其他参与人之间有着重要的均衡影响结果。只要保证博弈的重复次数够多,那么在有限的重复博弈中会产生合作行为

声誉模型是能较好表现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措施和树立良好形象,以有助于实现政府和公众皆有利的政策目标等实际对策局势的一类不完全信息动态对策模型。在分析政府是否真正有效实行激励政策的动机这一现实经济问题时,如果公众关于政府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而政府又试图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努力获得较高的声誉(声誉以概率形式表现),那么无论政府是出于长远考虑还是近期打算,也会存在选择不进行激励机制的可能性。

针对实验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单点并联接地设计方案,与单点串联联接地方案对比,对于输入信号噪声的抑制对比结果如图8、图9所示。

2.2 装配式建筑激励机制的主体分析

装配式建筑激励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和预制构件生产商。装配式建筑推广过程中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投资建设政府实行补贴政策的装配式建筑可以保障开发商的预期经济收益,促使更多的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同时,政府的引导有助于其切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预制构件生产商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更高效的技术协同创新。对消费者而言,通过政府的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进而增加构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预制构件生产商而言,政府对其的激励政策有助于其降低构件的销售价格,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投入到装配式建筑建设中来,规模经济由此形成。同时,政府的相应政策措施有助于其切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增强技术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

政府合理激励政策的制定能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商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技术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消费者购买的良好局势。因此要从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预制构件生产商等角度提出激励策略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激励机制。

2.3 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群体的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分析

在单阶段博弈中,由式(1)可知效用函数为复合函数,q存在最大值,对其求一阶偏导:

按照管理和业务职能分开的原则,同时结合人影业务五段式业务流程,调整了市级人影部门内部机构,市级人影部门分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公室和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彻底结束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模式,完全实现管办分离,提升了工作效率。市局人影中心分为:综合保障股、业务管理股、预报与评估股、指挥调度股、飞机增雨股、飞行观测股、科研管理股、空域请示股、紧急联络股等。

构造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激励过程单阶段效用函数

(

)为:

当a=0时房地产开发商为诚信型,效用函数

(

)为:

6.作者可根据自己意愿,自由选择《南方能源建设》、《广东电力》、《浙江电力》、《内蒙古电力技术》4种期刊之一,但不能重复投稿。

由式(2)可知,只有在q=0这一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此时可获最大效用0,房地产开发商不采取投机措施,被政府信任,遵守契约规定,维持企业声誉。

假设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博弈重复T阶段,a=0的先验概率是1-

。令

表示t阶段下房地产开发商选择零侵占率的概率(假装诚信型的概率);

x

表示政府所认为的房地产开发商选择零侵占率的概率;在均衡条件下

x

=

。若t阶段没有观察到违规获益的情况,依据贝叶斯法则,政府在t+1阶段认定房地产开发商是诚信型的后验概率为:

中国建筑市场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政府长期的激励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会明确了解到政府会对其进行长期而又反复的检测管理,理性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最大化的效益,会努力维护好二者的合作关系。

1)单阶段博弈分析

由表3分析数据可得,对于预测正确的样本如9、24、93,其置信度较高,而对于预测错误的样本比如96,其置信度在0.507,表示对其预测类别的判断的可信度不高,应谨慎处理。

博弈双方选取开发商群体和政府,政府首先作出对装配式建筑开发进行经济激励还是精神激励的决策,并确定激励强度。其中精神激励指没有任何经济补贴,只是宣称号召鼓励装配式建筑;经济激励指对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商给予具体的贷款优惠、财政补贴等物质激励。开发商群体在政府激励政策的影响下决定选择开发建设传统现浇建筑或是装配式建筑。

2)重复t阶段博弈分析(t≥2)

2)采集套管气的技术路线。对于正在生产的抽油井,回油干线的压力称为回压。一般情况下,回压取决于原油集输系统的流动阻力。一旦建设完成原油集输系统,回压波动将是一个稳定值Ph。

博弈主体需具备的能力要明确,同时设定好房地产开发商的类型:诚信型或非诚信型。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采取的管理模式为业主付费、总包审批。企业拥有在标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下的全部或部分构件模块的相应生产能力。政府认为构件供应商存在两类,诚信型及非诚信型。若房地产开发商严格遵守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合同规定,及时提供规定要求的装配率建筑成果,同时也能进行有效的售后,那么可将其定义为诚信型,反之为非诚信型。当然,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有着共同的最终目标,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考虑到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政府可利用入场质量检测、售后判断利益侵占率的措施,进而鉴别出房地产开发商所属的类型。侵占率表示房地产开发商未使用预制构件或未达到的装配率。若诚信型的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发生侵占工程直接费的行为,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激励政策文件的执行;若非诚信型供应商为了增加自身利润,节省实际工程所需费用,运用传统的建造技术,也可以通过遵守契约这一措施来维护企业的声誉,即假装诚信以维持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进而获取政府信任。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准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子的停顿,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升降变化,具有表现力和音乐美的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辅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引领,都可以使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产生羡慕感,促使他们积极模仿,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政府若观测到房地产开发商存在违规获益的行为,政府将认定其为非诚信型房地产开发商,会停止对其所采取的正向激励,收回奖励的补贴金。因此,为了日后长久的可靠合作,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不会在最后一次激励获益,毁坏自身声誉。

2.4 研究结果

在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激励机制实际执行过程中,声誉这一要素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决策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分析博弈行为这一过程,可知前一阶段的博弈结果会对下一阶段的效用值产生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在不同阶段会依据变化审时度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属于诚信型的一类,那么它将始终得到来自政府的激励补贴、正向激励机制。反之,将会有如下的决策方案:

1)在单阶段博弈中,极尽可能地多多侵占,以此违规获益。

②没有防洪库容或者防洪库容小的水库可以先蓄水,防洪库容大的水库后蓄水。这样可以减小流域发生洪灾的风险,错开蓄水时间,将汛后来水主要供具有较大防洪库容的水库蓄水。

2)在t阶段房地产开发商将一直假装诚信,不发生获益的侵占行为,形成自身良好声誉,进而保持与政府的良好合作。

3 结论与讨论

为规避房地产开发商投机行为带来的达不到装配率以及在预制构件上偷工减料,本文基于政府方的视角,利用CiteSpace和声誉模型,期望能有效管理好房地产开发商,并提出以下两点:

他回答道:以趣味为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一点儿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边失败一边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1)考虑到当前所存在的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激励机制的管理现状,基于房地产开发商对其自身声誉的重视程度作为切入点,把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博弈主体,提出相应假设,并补充相关研究内容。在相关的前提假设下,房地产开发商管理符合模型使用条件,进而构建完成装配式建筑的房地产开发商管理博弈模型。

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是适应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以及封建的社会伦理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社会管控体制。其中,它是主要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规、族律,以及体现为非血缘关系的国法构成的一个严密的“三元结构”社会管理体系。

2)经过博弈与分析,发现处于单阶段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会采用非诚信的策略进行侵占;而处于t阶段条件下,则采用假装诚信的相应策略,不侵占获益。

[1]徐鹏鹏,申一村,傅晏,等.基于定额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碳排放计量及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20,34(3):1-6.

[2]刘菁.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3]谢鑫鹏,赵道致,刘永军.需求具有碳排放敏感性的低碳供应链收益共享寄售契约[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1):1-9.

[4]韩慧,王泽宇,赵国浩.国际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分析[J].经济问题,2017(10):102-108.

[5]任晓松,孙天美,赵国浩.中国碳排放研究热点演化知识图谱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0):235-243.

[6]Zuo,J.,Read,B.,Pullen,S.,and Shi,Q.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in commercial building developments-percep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Habitat Int,2012,36:278-286.

[7]Erskine,C.C.,and Collins,L..Eco-labelling:success or failure?[J]The Environmentalist,1997,17:125-133.

[8]文栋峰.装配式建筑生产与施工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9]尚春静,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1):7-12.

[10]杨璐璐.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农产品供应链合作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8):54-62.

猜你喜欢
装配式开发商诚信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开灯
开发商“跑路”,谁来善后烂尾楼
开灯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