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排版更新对其功能的影响及教学启示*

2022-10-01 01:00张四方朱玥凌鲁中全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版面教科书笔记

张四方 朱玥凌 鲁中全

(1.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安徽芜湖,241000)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2019 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在编写特点、呈现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已有研究对新教材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结构做了深入研究,但对版面变化后的排版更新关注较少。与2004 版教材相比,2019 版教材版面设计有了非常显著的更改,如页边距的加宽、实验图空白区域的增大、新增板块等等,其变化背后所隐含的学习导向功能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为此,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1 册(必修)》(2019 版)(以下简称19 版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2004 版)(以下简称04版教材)为例,以教材评价维度中“编写技巧与工艺水平”的标准对排版更新进行评价分析,具体分析排版更新对教材功能的拓展与优化,探讨了教材版面设计变化对教材作用的思考与启示,以深入理解教科书的价值与功能。

一、教材编写和排版的评价标准

教材的评价方式有多种,本文选择高凌飚的评价维度对教材的排版进行分析,他基于教材的功能和性质,指出应该从知识与科学、思想文化内涵、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编写技巧与工艺水平、可行性、特色与导向性六个维度评价教材[1],其中编写技巧与工艺水平是优秀教材编制水平衡量标准,也是本文排版评价的主要依据。高凌飚认为衡量教材质量的编制水平维度需要考虑以下五点:教材文字的编写水平,插图与文字的配合程度,教材的编写形式的丰富程度和相互配合水平,教材的版式设计水平,教材的印刷工艺质量[2],评价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教材评价体系

排版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将文字和图片划分为各个板块并有序放置于版面中,使组成的版面主次分明、协调美观、易读性高。版面元素的设计要求是教材编写技巧与工艺水平评价的具体体现,以实现转变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具体版面元素设计要求见表1。

表1 版面元素设计要求及目的

二、以编制标准对比新旧版教材的排版

根据两版化学教科书版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将教科书对比分为正文系统、图片系统、实验系统、栏目系统四个模块。文字编写水平以正文系统的排版分析,主要针对正文的排版布置,比如行距、行长比例等;插图与文字的配合度以图片系统对比分析,主要涉及图片丰富度及图文配合度;教材编写形式的丰富程度和相互配合水平主要体现在栏目模块,由栏目系统的更新来分析;教材的版式设计水平是总体对教材的版面布置、内容安排的研究,以实验系统为例对比说明;教材印刷工艺质量作为教材外在标准决定着教材质量,主要包括图文的清晰度。对比板块与编制标准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教材系统在编制标准中的对比

1.教材文字编写水平

19 版教材语言精练,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节奏舒适。版面采取主辅栏的布局结构,即在切口边留出部分空白,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文字的行长控制在有利于视觉阅读的范围,也为学生提供笔记空间。

与04 版教材相比,19 版教材版面设计更简明轻快,减少了眼花缭乱的感觉,也减轻学生对大量内容的压迫感,版面区域划分更合理,更能突出重点。04 版教材中文字内容编排紧凑,名词中英文对照和资料卡片都镶嵌在正文之中,19 版教材中文字左对齐在总版面约三分之二处,每行行长不超过11cm,通过调整行距、行长比例,实现合理的版面疏密配比和阅读节奏,提高阅读效率,有效降低视觉疲劳、减缓心理压力,并且留有大量的空白位置可供学生做笔记。可见在教材的文字编写方面19 版教材排布更合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空间。

2.插图与文字配合度

经统计,04 版教材化学1 具有彩图90 幅,实物图63 幅,19 版教材中彩图84 幅,实物图52 幅(无编号插图未参与统计)[3]。通过对比可看出新版教材图片清晰度、色彩鲜艳度和丰富度明显上升,19 版教材版面设计鲜艳明亮,插图选材更清晰大胆,体现科技和创新,具有更强的可视性,图片的数量、类型和位置等也进行了改良(见表3)。

表3 图片系统对比

19 版教材图片在数量和版面上都略少于04 版教材,图片选择上19 版教材中的知识归纳类、科技前沿类图表数量明显超过04 版教材,可见19 版教材更重视知识体系建构及知识与科技的关联,且减少了装饰功能的图片,版面更精简。19 版教材图片位置也做出优化,部分图片安排在空白辅栏中,符合Slough 在科学教科书图形分析中提出“邻近原则”,Mayer 也主张文本与图形临近匹配分布,即当文本和插图并排出现在页面上,而不是文本和插图相互孤立时,学生能够更好地从科学教科书中转移所学知识[4],将图片安排在辅栏不仅有利于控制整体的排版,更有利于学生配合理解。19 版教材将图片放置在文字解释旁边,和相应课文的位置配合得当,充分利用了形象化的优势。

3.教材编写形式的丰富程度和配合水平

教材编写内容丰富,正文、图片、实验、栏目四大系统分工明确,相互解释支撑,结构层次分明。栏目系统是除正文外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环节,因此19 版教材栏目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更新,不仅在版式上进行了优化,而且内容更加多样化和层次化,可以体现教材编写形式的丰富程度和各板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水平。

在栏目表现形式上,19 版教材栏目在页面上有了明显的划分。04 版教材只用一条虚线划分栏目与正文,19 版教材中会用一个虚线框将栏目划分,栏目更清晰突出,版面设计清爽,不易被师生忽视。小栏目“中英文对照卡片”“提示”“注意”“数据”单独呈现在辅栏中作为拓展资料。各栏目的版面占比(该栏目总面积/有效版面总面积)见表4。

表4 各栏目版面占比

根据统计,04 版教材栏目共有113 个,19 版教材栏目共有107 个[6]。两版栏目数量相差不多,但是新版栏目系统所占篇幅更大,一是因为19 版教材的栏目“思考与讨论”“探究”等都添加了许多需要学生填写的空白表格,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空间。二是因为19 版教材栏目更多样化,增加了更多种类的栏目,且栏目内都包含相关图片。在各个课外链接的栏目,如“科学史话”“化学与职业”“资料卡片”等都添加了更多相关图片,在思考栏目中,添加了表格式的举例练习。19 版教材栏目系统元素增多,增强了课本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4.教材的版式设计水平

教材版式设计又叫版面设计、排版设计。新旧两版教材都是890mm*1240mm 的16 开大小,04 版教材色调以蓝色为主,19 版教材以紫色色调为主。19 版教材版式与04 版相比设计更加创新简约,符合新时代的审美标准,色调高级,每个板块划分明确,也符合高中生接近成人的心理特点,教材的版面设计也是一种“隐形”的美育,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

04 版教材的正文系统和栏目系统比19 版教材所占篇幅小,图表、实验两个系统篇幅略大。19 版教材在课堂主页面之后开设了“实验活动”模块,突出了重要实验,并增加了许多思考探究的过程,且19版教材在栏目系统版面远大于04 版教材,总体的空白部分更多。

关于内容的选择,19 版教材更注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实验为例,19 版教材减少了无现象的实验,如离子反应中的中和实验;增加探究实验,比如铝及其化合物与酸碱的反应;在课堂主页面之后开设了“实验活动”模块,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一般都占据大篇幅用于过程步骤的详细描述,是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活动,突出了这些实验的重要性并增加了许多思考探究的过程。实验需要学生观察与记录相结合,所以19 版教材对实验图也做了相应的调整,04 版教材的实验图设计在一个方框之内,方框约占页面的三分之一,2019 版教科书实验图被放大拉长,取消了方框的桎梏,图片旁边的空白处也相应增多,便于学生记录注意事项及重点。

5.教材的印刷工艺质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中国的教材印刷商之一,无论是图片还是细小的文字都十分清晰,书本墨香飘逸,图片生动绚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版面使用多色叠加的文字或细线条,避免套印不准,对于颜色渐变也注意选择色相和网点成数,以免印色不匀或渐变跳跃、中断。总的来说,19版教材的版面设计科学、美观、经济,审美性也服从于科学性和经济实用性,以避免过度装饰的喧宾夺主、效果适得其反。

三、教材排版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

教科书作为班级授课的统一文本资料,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形成科学素养的载体,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然而现实中却存在师生重视程度下降、功能弱化的不良倾向。教科书排版的变化,是把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从而赋予教材更多的价值、功能和意义[7]。在化学新教材的实际使用中,教师也深感版面变化所带来的教学适应问题。

根据毕华林教授对新版教科书功能的描述,教科书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脚手架功能和拓展功能,脚手架功能包括教科书的信息资源存储功能,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自我反思,拓展功能包括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8]。针对教科书排版变化,根据学生使用教材的行为变化,考虑教材的互动功能和笔记功能,互动功能是教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人书互动方面的作用,笔记功能是学生通过教科书笔记完成自我生成与深度思考。教材的四大功能如图2所示,下面将以这四个角度分析教科书排版变化对教材功能的影响。

图2 教材四大功能

1.脚手架功能

教材的脚手架功能为教学提供信息资源。通过前文的栏目测量占比可知19 版教材栏目的比例更大,正文内容比例减少,可见新版教材更重视学生的思考讨论与实践探究,减少了知识的直接传授,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方法,栏目的多元化和结构化增强了栏目的层次性,对学生知识迁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教材增加了“方法导引”等栏目,促进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和高阶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04 版教材在例题部分并未提供具体的解题步骤,19 版教材栏目系统中例题部分有详细解题过程,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到应用的纽带,并为解题的正确思路与规范的书写提供了范本,学生可在例题旁边记录解题思路和教师布置的典型例题,完成知识到应用的过渡。19 版教材栏目的整体结构设计环环相扣,呈现阶梯式的探究学习,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加了部分栏目,突出学习重点,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2.拓展功能

拓展功能主要由教科书的各种拓展栏目及图片等材料展现出来,趣味性的拓展材料造成学生的视觉冲击,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19 版教材中位于辅栏的“注意”“数据”栏目更加醒目,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并从数据了解物质的信息,养成学生的严谨实验及安全意识。新教材增添的“化学与职业”栏目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打下基础,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实实在在地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化学的应用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深入学习。19 版教材与时俱进地更新了许多图片,比如在第三章的第二节金属材料中,包含钛合金制造的“蛟龙”载人潜水器,镍钴合金制造的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叶片及稀土元素镝制造的硬盘驱动器,这些新物质的创造都与化学技术息息相关,体现了化学与科技的紧密联系,引发学生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与科学的价值观。

3.互动功能

互动功能是作为新型课堂的教材新功能,如今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强调多维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及教材笔记的引导,比如划线、记录知识点或者练习,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实现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互动。“思考与讨论”“研究与实践”等栏目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组员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实践精神,实现了以教材为中介的生生互动。19 版教材栏目中空白表格的呈现及讨论问题链的新增,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以此为基点进行思考与总结,部分图片与中英文名词对照卡片置于留白处,方便对照,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实现了以教材为中介的人书互动。

4.笔记功能

研究显示,中学生课堂笔记的总体状况呈下降趋势[7],可见在学生记笔记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新版本教材对排版做出了调整,最大的更新就是留白的集中,留白处可以作为学生的笔记区,便于学生对课堂笔记的二次整理。04 版教材排布紧凑,空白零散,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笔记记录的热情,19 版教材的大量留白处为学生发挥提供了平台,也一定程度刺激了学生记录的积极性,提高笔记效率,将自己的想法与正文内容进行互动,笔记的内容从知识点的记录转向深度思考下的自我生成。这也间接帮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且教材可作为学生自主设计的个性化学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19 版教材排版的更新为学生的课堂笔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实现了教科书笔记的高效率,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表5 教材功能的排版更新

四、教材排版变化的教学启示

1.形成正确的教材观

教师应重视教科书的价值,并提高学生对教科书的重视程度。新型教学模式及技术手段的不断引入,使得教材的使用率不断下降,但是教材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反映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材版面设计的变化启发教师挖掘其意义与价值,比如留白的增多是为了刺激学生记录教材笔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提供空间,栏目形式的转变与模块的增多是为了增强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互动与交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现从“教本教材”到“学本教材”的转变,提升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2.正确使用教科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课前,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信息存储功能让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将自己认为的重点概念和不懂的地方在教材中标注。课中,教师通过栏目系统的引导,认真完成思考与讨论、实践与探究等栏目,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区域,根据“邻近原则”,提高课堂笔记的效率。课后,学生以教材为学案进行笔记的二次加工和巩固复习。教材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内隐加工的外在表现,反映学生的上课状态及理解程度,可作为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工具。

3.强化高阶思维

目前的教学不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而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教材栏目系统的更新是为了学生高阶思维与学习方式的养成,实验系统与图片系统提供了多种情境与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教材提供的资源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价值。教材的实验、图片、拓展资料包含的领域很广,表现的形式也丰富多彩,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育与科学精神,在合作交流与科学探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版面教科书笔记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版面撷英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新版面 新视角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