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3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

2022-10-08 09:21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6期
关键词:沙拉动机阅读教学

孙 晶 杨 梅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 安徽合肥 230601)

一、引言

人教版小学英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阅读教学模块,是用一个故事对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进行总结。故事主题往往与本单元的主题完全契合,形式上以对话为主,内容上以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为主。因此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会有些乏味而刻板,想要呈现的幽默效果也有限。如何充分利用Story time这一板块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对故事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M.Keller(1983)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指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个:注意力(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度(satisfaction)。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人教版故事教学方案时,应进行适当的动机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建立教学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和保持自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郭德俊,1999)。

二、ARCS动机模式在人教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一)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是指教学应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注意策略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选择并集中感知教学信息,从而产生注意稳定的学习心理倾向(郑丽媛,2005)。在故事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以下方式引起并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1.知觉激活,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会采用多种新颖奇特的方式来激活知觉(王怡婷,201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单元主题是最喜爱的食物。本单元的Story time是Zoom和Zip一起去农场采摘新鲜食材做蔬菜沙拉的故事。为了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笔者做了一盘蔬菜沙拉带到教室里,通过直观实物的展示刺激学生的视觉、味觉和知觉,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巧设问题,维持学生对教学的注意力

教师除了运用丰富、多样、生动的教学形式,还会通过巧妙的提问和科学的提问,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保持学生对教学的关注(俞愉,2017)。针对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故事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Where are Zoom and Zip?What would they like to eat?How do they make a salad?”参考性问题“Why does Zoom say ‘Dinner at the farm is great’?”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对细节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产生超越浅层知识的高阶思维。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各个小组发言人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S1:The vegetables at the farm are fresh, delicious and healthy.

S2:Zoom and Zip are good friends, and they help each other.

S3:It is great to eat something made by yourself.

...

(二)切身性策略

切身性策略是指教学与学生需求和目标之间产生联系,其目的是在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和目标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有“英语学习是其内在需求”的意识,以积极的意志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郑丽媛,2005)。在故事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以下方面来设计切身性策略。

1.建立与学生兴趣相关联的教学目标

目的取向的关联性是指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关联性(郭德俊,1999)。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也是教师需要考虑到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和传递,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与学生的实际目标的达成相一致。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将故事核心内容的掌握与学生生活实际的需求相联系,如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激发和保持。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Story time板块是关于Zoom和Zip在农场亲手制作沙拉的故事。经过调查,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喜欢吃沙拉。学习如何制作沙拉不仅是故事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教会学生自己制作美味的食物。在阅读完故事之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对话内容,回答How to make a salad?在小组讨论之后,各个小组给出答案,然后进行总结:①pick vegetables;②clean the vegetables;③cut the vegetables;④stir the vegetables。

2.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类比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非常有限,而且英语作为一种第二语言,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挑战。为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度,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教师需要利用先行组织者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其他相关经验之间的关系(郑丽媛,2005)。教师要能把握全局,对整个教材的话题和知识框架要十分熟悉,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搭建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

在分析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Story time时,笔者提出“How to make a salad?”的问题时,首先给了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Make a salad的内容,让学生回忆旧知。之前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认识餐具和使用餐具的方式来说明如何制作沙拉。通过对比和联系,本故事中展示的过程更为详细,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来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语言的学习也变得更自然轻松。

(三)自信策略

除了对教学感兴趣和切身性,还必须使学生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成功。否则,即使吸引了注意力并产生了个人兴趣,他们也可能会放弃学习任务(郭德俊,1999)。为了帮助学生成功树立自信,形成学习的持久动力,笔者从以下几个因素入手。

1.明确学习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为了帮学生建立成功的期望,就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王怡婷,2019)。教师要能正确把握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范围,对他们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过高的要求会让学生毫无头绪,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信心;但是要求过低也不能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更无法促进学生强烈内在动机的产生和保持。因此,在故事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故事内容设置,除了设置一些展示性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问题。这些问题既源于故事内容本身,但是也高于故事表面的信息,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获得答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验证,最终找到合理的解释。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内在的持久动机。

2.提供成功的机会,不断加强自信

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而产生自信,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功率(王怡婷,2019)。足够有效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故事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模仿朗读故事或者表演故事。为了让学生能够成功输出整个故事的语言,教师要设置多个教学环节来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完整地听故事、读故事回答细节问题、观看视频、跟读模仿。设置分级的教学任务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能力获得成功,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满意策略

如果行为的结果与学生的期望一致,并且结果是积极的,学生的动机就会被激发。因此,满意度的主要结果就是持续的动机(郭德俊,1999)。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强化的手段去塑造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故事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比如复述故事、续写故事、做英语手抄报等;对学生的故事表演给予详细全面的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和演绎语言;在学生朗读和表演故事的时候设置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能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也让他们在互评中互相学习和吸取经验。

基于ARCS动机模式,笔者利用注意策略,激起和维持学生对故事的兴趣;通过切身性策略,建立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学习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去理解故事;利用自信策略,明确学习故事的具体要求和任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输出故事语言的机会;最后通过满意策略强化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故事学习产生持续的内在动力。目前将ARCS动机模式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带着理论多加思考和实践。

猜你喜欢
沙拉动机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蔬菜沙拉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沙拉裙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