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2022-10-10 01:55祁志轶
人人健康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祁志轶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节外科 甘肃白银 730900)

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膝关节损伤类型,因为膝关节内并没有神经、淋巴与血管组织,缺乏自然修复能力,导致膝关节软骨受到损伤之后很难自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行动[1]。临床上对于疾病最常应用的是局部封闭、关节腔内注射玻璃质酸钠、理疗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恢复患者的软骨功能[2]。现阶段,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外科治疗的常用方式,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应用,具有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3]。为此,本文中选取我院收治的7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针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2022 年4 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 例。

研究组男性15 例,女性20 例,年龄25 岁~66岁,平均(43.81±5.64)岁。病程1 年~4 年,平均(2.23±0.22)年。

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年龄23 岁~65岁,平均(44.14±5.91)岁。病程1.5 年~4.2 年,平均(2.31±0.19)年。

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者;(2)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3)对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伴有基础类疾病者;(2)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对手术不耐受者;(4)伴有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在关节镜下仔细观察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在关节镜的观察下来清除软骨损伤部位,并进行常规冲洗,将碎屑清理干净,随后取出关节镜。术后指导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研究组:实施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并采取平卧位,给予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在患侧膝关节前内侧进行入路。在关节镜的观察下,应用弯刮匙清理患者关节软骨的损伤部位,并彻底清除坏死的软骨组织,将软骨缺损的区域修正为与正常组织边缘垂直的池状结构。同时,将缺损区域基底部钙化的软骨组织清除干净,利用微骨折尖椎在患者软骨骨板上进行打孔,孔间距为2 毫米,孔深度为3 毫米。如果骨孔内渗出脂肪或血液,表示达到满足深度,反之需要进一步加深骨孔。随后清洗关节腔,并放置引流管,注入20 毫升的氨甲环酸液之后关闭引流管,最后取出关节镜,应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术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适时拔除引流管。

手术结束后协助两组患者抬高患肢,并进行间断性冷敷,适当应用止痛药,待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之后,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训练与下肢收缩练习等,每天2 次。患者出院之后,应叮嘱患者用双手环抱膝部进行膝关节被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手术效果。(2)对比膝关节屈曲度恢复时间。(3)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采用膝关节评分系统(HSS)来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动能,共100分,得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共10 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4)对比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20.0 为数据整理工具,t 检验计量性数据,计数材料X2计算,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手术效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手术效果(n/%;例)

2.2 对比膝关节屈曲度恢复时间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恢复至30°、60°、90°、12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膝关节屈曲度恢复时间(;小时)

表2 对比膝关节屈曲度恢复时间(;小时)

组别 30° 60° 90° 120°研究组(n=35) 4.52±0.85 7.13±1.76 13.59±2.73 25.74±5.33对照组(n=35) 7.22±2.05 12.68±2.45 19.42±4.19 36.15±7.62 T 7.1977 10.8844 6.8969 6.622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

术前两组患者的HSS 评分与VAS 评分对比显示,P>0.05,术后研究组HSS 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见表3。

表3 对比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分)

表3 对比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分)

HSS 评分 VAS 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n=35) 43.25±6.57 79.77±2.57 8.13±1.25 1.65±0.59对照组(n=35) 43.19±6.35 65.24±4.33 8.14±1.33 3.22±1.15 T 0.0388 17.0718 0.0324 7.1862 P 0.9691 0.0000 0.9742 0.0000组别

2.4 对比生活质量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生活质量(;分)

表4 对比生活质量(;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研究组(n=35) 76.49±8.14 76.45±7.81 82.37±7.45 76.52±7.33对照组(n=35) 70.08±7.17 70.01±7.43 62.24±7.27 68.25±8.28 T 3.4959 3.5344 11.4407 4.4243 P 0.0008 0.0007 0.0000 0.0000

3 讨论

膝关节软骨损伤属于慢性、渐进、长期的一种骨性关节炎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长,会出现不可逆的病理学改变。保守治疗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患者恢复软骨功能[4]。而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修复受损的软骨,继而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畸形与关节功能[5]。

关节清理术是临床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常用方式,通过取出软骨碎片,可以清理炎症因子,继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6]。微骨折技术主要是利用骨髓刺激产生纤维软骨,最终达到修复的目的。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微骨折技术的治疗效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软骨缺损面积与体质量、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等[7]。有研究发现,关节镜下微骨折修复术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过长、体质量指数过高会对术后短期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但微骨折术下纤维修复组织的机械质量相对比较差,所以,患者的长期疗效不是一成不变的[8]。

微骨折术属于一种微创技术,在关节镜的直视下来修复生物学组织,将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游离体、骨赘去除干净。通过冲洗可以将组织碎屑进行彻底清除,以免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裸露的骨面上打孔,可促使骨髓成分溢出,有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同时,微骨折术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血块会附着在缺损表面。在修复机制下对缺损部位进行调控,可让骨髓内间叶干细胞生成与分化纤维软骨、纤维组织等相关的替代组织,继而促使软骨缺损部位的修复[9]。受到医疗环境、术后长时间制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可以早期离院。但是离院之后如果没有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极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整体手术效果[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恢复时间较短,术后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更高,VAS 评分更低,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提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分析原因:(1)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组织的病变程度与性质,可以消除关节软骨炎症因子。(2)将关节腔内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能够改善关节内的环境,对损伤程度进行控制,最终达到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3)在关节软骨缺损的暴露区域进行打孔,可以让软骨再生。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当中,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