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2022-10-10 12:38贾玲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山西省指标绿色

贾玲俊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晋中 030619)

1 绿色经济的内涵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为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加速发展重工业等对环境不友好产业造成社会环境污染严重,酸雨、雾霾、泥石流等现象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基于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破坏,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图》,在此书中,皮尔斯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理念。他认为,绿色经济即可持续发展经济,至此,绿色经济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国各省中,云南省走在绿色经济发展前列。1999年,云南省出台《云南绿色经济强身建设纲要》讨论稿,在纲要中提出,云南省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走出有云南特色、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2020年,我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城市仅占59.9%,山西省三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居于后20位,太原市排名为倒数第三位,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与一线城市仍有一定的距离,亟需绿色经济发展举措的落地。

关于绿色经济的概念,本文引用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司何炳光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即绿色经济就是经济的绿色化、绿色的产业化,是指要把环保活动转化成经济活动。

2 绿色经济发展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名为《寂静的春天》科普读物,揭露了有机氯类杀虫剂DDT作为农用杀虫剂对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可逆损害,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雏形逐渐显现。1987年,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议召开,此会议以“持续发展”为纲领,首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并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定义进行阐述,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字里行间展示了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在学术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分为“弱可持续发展”和“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可以被人造资源代替。显然,这种理论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强可持续发展”则认为,自然资源不可能被人造资源代替,人类应限制对自然资源的一味索取。显然“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环境发展有利,但是,仍有许多国家、地区为发展经济而不惜牺牲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具体形式和实现路径之一,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渐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脱钩,既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又要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碳排放。日本是亚洲国家中较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出台低碳经济相关法律。在我国,近些年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也逐渐完善,2008年,以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为首的一些低碳经济研究机构逐渐涌现,各大机构围绕低碳经济,探索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碳排放的具体举措。为改善我国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概念产生以来,我国各行各业为实现两个目标而努力。

2.3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的另一具体形式和实现路径。循环经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受到宇宙飞船资源循环启发而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目前在中国,循环经济得到高速发展,2013年,经民政部批准由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更名成立的跨地区、跨行业、全国性的社团组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理解认为循环经济即传统的垃圾经济,即在经济模式不变的情况下,从末端治理的环境管理角度循环利用废弃物。另一种理解是指通过生命周期绿色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资源生产率。

3 山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根据徐晓光等人2021年的研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发展、经济效率、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惠民公平,因此,借鉴前人研究经验,通过利用熵值法并结合影响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构建出山西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3.1 数据选取

在构建山西绿色经济综合指标时,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将社会发展、经济效率、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惠民公平五大因素作为准则层指标,结合山西本地数据可获得性,在每个准则层中选取三个二级指标,通过使用熵值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出山西绿色经济综合指数。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选取2008—2019年数据作为样本,共收集180个数据,具体指标选取如表1。

3.2 构建方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是根据观测值所包含的内部信息大小来确定权重的一种方法。数据的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则越小,那么熵值也越小;数据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越大。其赋权方法如下:

3.2.1 构建数据矩阵

3.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二级指标单位不同,在构造指标时会受到量纲影响,故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选择归一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如下:

3.2.3 定义熵

在有m个指标,n个被评价对象的数据中,第i个指标的熵为:

3.2.4 定义熵权

定义好第i个指标的熵之后,可以算出第i个指标的熵权:

3.3 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3.3.1 数据处理

使用社会发展、经济效率、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惠民公平五大因素作为准则层指标,并在每一个准则层中选取三个二级指标,十五个指标中的单位各不相同,为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故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选择归一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其次,在十五个指标中,虽然大部分为正向指标,但也存在逆向指标,故需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

3.3.2 赋权

根据SPSSAU,对十五个指标,共计180个数据进行熵值法处理,最终得出十五个指标二级指标各自的权重(如表2)。其中技术市场占比、恩格尔系数、能源效率、第三产业占比权重较高,森林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医师数、互联网普及率权重较低。根据已知二级指标权重,可加总求出一级指标权。

表2 熵值法计算权重结果汇总

3.3.3 得出指数

根据熵值法赋权结果,可以得出山西省2008—2019年绿色经济指数如表3。根据得出的山西省绿色经济指数数据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从2008年至2019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仅在2016年有所下降,数据表明,山西省近十几年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与一线城市差距较大,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表3 山西省2008~2019年绿色经济发展指数

4 结语

首先,对绿色经济的内涵、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结合五个一级指标、共计十五个二级指标构建出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发现,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从2008—2019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山西省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山西省指标绿色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