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耕地质量现状评价

2022-10-10 12:38王海卫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丹东市有机肥耕地

王海卫,刘 彦

(1.沈阳瑞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34;2.沈阳市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0 引言

为摸清耕地质量家底,结合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在丹东市不同利用类型耕地采集土壤样品413个,对有机质、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等养分指标进行检测,开展土壤肥力现状评价,为加强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1 环节与步骤

1.1 材料准备

按照区域分布、作物分布、地力分布等,在丹东市不同利用类型耕地上采集土壤样品413个。其中,旱地205个、水田78个、菜地10个、园地27个、林地93个。具体技术要求和步骤按NY/T 1121.1操作。

1.2 检测标准

具体内容详见表1。

表1 耕地主要性状指标检测方法

1.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依据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详见表2、表3)。

表2 土壤有机质及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分级表

表3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级表

2 重点技术

2.1 玉米秸秆碎混还田

在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的条件下,利用驱动耙或重耙在秋季或春季对秸秆进行混埋还田,将秸秆直接混埋在土壤之中,并进行镇压整平,达到适播状态。对于土壤板结的地块,可深松后再进行耙混作业,以保证混埋作业质量。要求耙地深度20~25 cm,秸秆掺混均匀,无拖堆,地表平整,能够保证播种质量。

2.2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

玉米机械收获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覆盖地表。按照尿素5~10 kg/667m2施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同时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有效活菌数≥0.50 亿/g)2 kg/667m2,均匀地撒施于地表。间隔1~2年深松一次。深松作业最好在秋季进行,深松深度30~35 cm,以打破犁底层为准,并及时镇压,防止架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在作物出苗后,采用垄沟春季深松。覆盖免耕播种较常规播种时间推迟5~10天,当5~10 cm耕层地温8℃以上即可开始播种,一般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深度3~5 cm,保证出苗率在85%以上,保苗4 000~5 000株/667m2。

2.3 水稻秸秆还田

2.3.1 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水稻秋季机械收获时,用具备秸秆粉碎和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全部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于田间,并施用适量氮肥,在耕层土壤冻结前适时上水泡田,用旋耕机一次或多次带浆湿耙作业,将秸秆和根茬翻旋混埋于泥浆中。水稻秸秆秋季翻埋还田。水稻控茬(高度≤20cm,茎秆粉碎长度≤10cm),机收茎秆切碎均匀抛撒,秋季深翻整地将秸秆翻埋于土壤中,春季可采用埋茬起浆水整地或泡田水耙地。

2.3.2 水稻秸秆春季混埋还田。水稻控茬(高度≤20 cm,茎秆粉碎长度≤10 cm),机收茎秆切碎均匀抛撒,春季深旋整地秸秆混埋还田,插秧前灌水泡田埋茬起浆整地。

2.4 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还田

将秸秆还田与有机肥还田集成实施,采用有机肥抛洒机,在已粉碎的玉米、水稻秸秆上施用堆沤有机肥,旱地采用深翻、深混,水田采用深翻、深旋、打浆等机械作业方法,将秸秆、堆沤有机肥混于土层。堆沤有机肥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农业废弃物堆沤肥料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419)。

2.5 玉米大豆轮作培肥

在前茬种植玉米地块,合理密植大豆,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培肥作用,实现种地养地结合,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耕地可持续利用。选择上茬种植玉米地块(未施用过含阿特拉津除草剂,无秸秆覆盖为宜),当耕层解冻20cm以上时,进行灭茬、深松起垄,深松深度25 cm,垄距60~65 cm,垄体规范,深度均匀。大豆品种应选择经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新品种,选择活性强、效果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种。4月中旬~5月上旬适宜种植,清种5 kg/667m2等距点播,密度1.1万~1.3万株/667m2。大豆配方肥15~20 kg,种肥隔离10~15 cm。推荐边整地、边播种、边镇压,达到保墒保苗效果;及时开展中耕松土和化学除草,避免杂草与大豆争夺水分、养分;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

3 结果与分析

分析数据表明,丹东市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7 g/kg,属于稍缺水平;其中,菜田有机质含量最高,旱田最低。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34 g/kg,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菜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水田最低。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43.56 mg/kg,属于丰富水平;其中,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林地最低。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3.78 mg/kg,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园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旱田最低。从中微量元素看,丹东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耕地均为丰富水平,说明丹东市土壤能提供很好的中微量元素供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分析评价结果看,丹东市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偏低,主要是受水热条件、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影响,加之重用轻养、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少,长期浅旋耕作,导致土壤理化性状较差,肥力水平低,影响了耕地产出能力。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水平相对较高,中微量元素评价结果较为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作物需要,为丹东市经济作物发展和稳产高产创造了良好的肥力基础。

3.2 建议

针对耕地的“薄、瘦、硬”问题,以机械为载体,培育肥沃耕作层,着重实施秸秆粉碎翻压或碎混还田、秸秆炭化还田、秸秆覆盖免耕还田、粮豆轮作培肥和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留茬粉碎还田,以及深松深耕、堆沤肥增施等技术。丹东市应结合本区域优势作物、耕地地力状况、农机装备水平及农业生产特点,以秸秆还田为主,将以上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轻简、高效、操作性强的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评价,通过定点调查、田间试验、样品采集、分析化验、数据分析等工作,对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等质量变化开展的动态监测,可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规律,为指导农业生产、科学管理耕地资源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丹东市有机肥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4种农家有机肥对当归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覆盖防草布的蓝莓树施用有机肥技术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支持分析
丹东地区耕地土壤化学质量探究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