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22-10-10 12:38唐明星崔腾腾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滨海县镇区人能

刘 健,唐明星,崔腾腾

(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滨海 224500)

0 引言

江苏省滨海县是一个拥有9.33万hm2耕地、130万人口、17.89万农业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大县。大力培育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职业农民,是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乡村人才振兴”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1,2]。为更加全面了解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的状况,准确把握广大农民对于科技培育的需求,滨海县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调查问卷工作,旨在深层次了解培训现状和学员需求并提出培训建议。

1 调查方法

1.1 样地选择

调查地区为江苏省滨海县,在其辖区内选择渠南正红镇、蔡桥镇2个镇区;废黄河沿线区农业园区、陈涛镇2个镇区;渠北界牌镇、八滩镇、滨淮镇、滨海港经济区4个镇区,共涉及8个镇区,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每个镇区调查20份。

1.2 计算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此次问卷单项选择题与多项选择题均有,文中比例为选择该选项的学员占总学员人数的比例。

1.3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较多,为86%,女性占比14%,年龄在18~65岁之间,其中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人较多,占比71.3%。调查对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时间在1~43年之间。产业规模类别中,种养大户和小农户最多,分别占比39.3%和25.3%;其次是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分别占比17.3%和10.7%;中小微企业最少,占比5.3%。

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分别占比32%和38.7%;其次为大专和中专学历,占比14.7%和7.3%;小学和职高技校学历的较少,分别占比2%和1.3%。调查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和普通农民,分别占比47.3%和45.3%;村民代表占比5.3%。调查对象多为一直从事农业的“老农”,占比62%;进城务工返乡人员占比14.7%;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占比相同,均为6.7%。

2 调查数据统计

2.1 学员参训意愿

2.1.1 培训项目及信息获取。在调查对象所参与的培训项目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项目占比较高,分别为75.3%和52.7%;此外还有部分参加过家庭农场主等培训(详见表1)。调查对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培训班信息,84%来自镇区农业农村局通知,53.3%来自村委会通知,43.3%来自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通知。

表1 培训项目统计

2.1.2 学员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79.3%的学员对培训非常满意,9.3%的学员表示比较满意,1.3%的学员认为培训比较一般。影响培训满意度的因素众多,其中课程内容是否新颖最受学员们关注,占比72%;其次是老师上课是否生动,占比51.3%;来往上课地点是否方便、上课时间与自己的生产生活是否矛盾等因素也都影响着培训学员的满意度(详见表2)。

表2 影响培训满意度的因素

2.1.3 学员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79.3%的调查对象希望在培训中能学习到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内容,75.3%的调查对象希望学到农业农村政策,49.3%的调查对象希望能外出参观学习。此外,还有部分人想在培训中学习销售和法律法规等内容(详见表3)。

表3 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

2.2 培训班教学设计

2.2.1 培训时间。如果培训需要在外住宿,42%的人能接受的连续培训时间为7天左右,29.3%的人能接受4~5天,19.3%的人能接受2~3天,8.7%的人能接受10天左右。如果培训不需要在外住宿,72%的人能接受连续培训时间为2~3天,16.7%的人能接受培训时间为7天左右,8.7%的人能接受4~5天,仅有2%的人能接受10天左右。

2.2.2 培训地点。关于培训地点,希望在所在地乡镇和省内其他地方培训的人较多,均有68位;如果交通方便,有59位调查对象愿意到更远的地方参加培训;希望在所在地区市和所在地县城培训的人相对较少,分别为27位和28位。

2.2.3 培训形式。现场参观学习和现场示范操作是调查对象最喜欢的培训学习方式,分别占比92%和84.7%;其次为专家跟踪指导,占比58.7%;部分调查对象选择了在教室里听讲等学习方式(详见表4)。

表4 最喜欢的培训学习方式

2.2.4 培训班需要改进的方面。77.3%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中需改进的方面是培训时间安排与生产经营冲突,46.7%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地点远。此外,还有觉得培训新内容不多或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少等方面需要改进。

2.3 政策扶持需求

2.3.1 学员享受过及希望政府加强的扶持政策。许多调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享受过各种扶持政策,76%的调查对象曾受过种养技术、经营管理、产业发展等培训;57.3%的调查对象享受过农业保险补贴或优惠;38.7%的调查对象享受过农机补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调查对象享受贷款贴息等其他政策扶持。调查对象希望政府能加强扶持政策,大部分人希望能加强高层次的种养技术、经营管理、产业发展等培训,占比62.7%;另外分别有56%和45.3%的人希望获得农业保险补贴或优惠和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服务;33.3%和30.7%的人希望获得土地流转扶持与优惠和贷款贴息扶持。

2.3.2 学员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调查对象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遇到土地流转难和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的人较多,分别占比58.7%和56%;其次是难以获得市场信息和获取适用新品种新技术难,分别占比45.3%和40%;缺乏劳动力和农业保险不健全也是调查对象遇到的主要问题,分别占比33.3%和29.3%。遇到困难时,80%的人会找镇区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另外,分别有42.7%和40%的人会找县农干校等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和认识的培训老师;还有人会找村委会与村干部等寻求帮助。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在人员组织上,要力求精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受访者普遍认可培训前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的重要性,摸清不同年龄层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面向中青年农民学员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3,4],在今后的职业培训中需要予以考虑,将中青年农民吸引留下,这也是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同时要不断推进农民短期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学历教育衔接贯通,依托职业院校、农广校探索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班,满足青年农民期望获得学历的诉求。

3.2 在培训内容上,要力求丰富

在培训内容上学员们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希望能学习到生产技术与管理内容,学习课堂内容并在自身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学以致用。要以学员“一专多能”为终极培养目标,注重按需施教,推行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教学,扎实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知识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多面手”“全能手”。

3.3 在培训形式上,要力求新颖

培训形式上,绝大部分人希望能现场参观学习和现场示范操作,身临其境更直观、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把培训班尽可能搬到田间地头,以“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形式为主,辅以在学员自身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性基地、生产企业等开展教学的工作方式值得参考[5]。同时要突破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小技巧等短视频、抖音视频的开发,以及农技专家、乡土专家在线直播等“情景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农民学员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一新载体随时看、随时学、随时问,不断满足农民学员更多的小众化需求,甚至可以引导农民学员通过拍摄自身实践操作短视频等形式来分享、讨论、学习各种实用技能,让农民学员也能成为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成员,从而千方百计提升农民的参学意愿和培训效果。

3.4 在政策扶持上,要力求实效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在生产过程中享受过多种扶持政策,包括种养技术、经营管理产业发展等培训;享受过农业保险补贴或优惠、农机补贴以及农业项目实施。这与滨海县2016年以县政府文件形式专门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实施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两份文件密切相关,对培训后通过认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予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中高等学历教育;优先申报、承担各类农业项目;优先推荐办理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优先享受各种惠农政策补贴、补助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 结语

经过调研,可以看出滨海县高素质农民学员参加培训的效果整体情况较好,对于培训效果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培训的认识和需求在不断增长,需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学员的参训积极性和培训的成效。应充分考虑参训学员年龄、性别差异,提供点单式、针对性、个性化培训,适当调整培训规模、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实用,符合农民真实需要,让农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培训时间上要合理,避开重要的农业活动时间点,而且培训时间不宜过长,不耽误生产经营的才会有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培训形式要符合农民生产特点,除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有现场参观学习和示范操作,可以利用智慧滨海、云上智农、农技宝、抖音、腾讯QQ等信息化平台的便利条件,积极开展在线培训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更受农民的欢迎。

猜你喜欢
滨海县镇区人能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读迷作品
捉龙虾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漫画哲理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借钱理由
滨海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