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干预在糖尿病无针注射胰岛素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2022-10-11 05:41刘艳荣黄雪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部位胰岛素血糖

刘艳荣,黄雪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研究显示[1],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及主要方法之一。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传统胰岛素注射笔成为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胰岛素注射工具,但不规范的注射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2],因此,近年来新型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因使用便捷、注射无痛、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等优势而逐渐被重视[3]。无针注射技术是指不借助针头,利用瞬间高压迫使药物以超细、高速和直线喷出,能瞬间穿过患者的表皮细胞,均匀分布在皮下[4-6]。但胰岛素无针注射器是一种新型仪器,没有传统注射装置轻巧,价格相对较高,还需继续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对患者进行指导,通过临床实践,使更多患者受益。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就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赋能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为更好地开展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8—12月内分泌科诊断为糖尿病并使用无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糖尿病急性及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感染性疾病和严重肝肾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5.0±16.9)岁;平均病程(6.8±3.5)年;平均空腹血糖(FBG)(8.6±3.1)mmol/L;平均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11.2±3.2)mmol/L。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1±15.3)岁;平均病程(6.9±3.7)年;平均空腹血糖(FBG)(9.2±3.2)mmol/L;平均餐后 2小时血糖(2hPG)(12.0±3.2)mmol/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FBG水平和2hPG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包括入院24小时后宣教糖尿病饮食、运动、服药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足部护理,包括定时观察脚趾等感知觉不敏感的部位,注意观察有无小伤口,避免使用暖水袋;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加强皮肤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注意避免抓破皮肤,对于经常出汗部位,包括一些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以适当使用爽身粉,保持干燥,有助于预防细菌的滋生。住院期间由护士使用无针注射器(北京快舒尔无针注射器)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时间、频率,发放自制血糖记录单记录血糖。与患者预约糖尿病护理门诊进行复诊,复诊时反馈血糖情况,对控制不佳者给予药物治疗或入院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五阶段赋能干预。第一阶段确立问题:通过详细的护理评估,确认患者的问题,如居家糖尿病患者在注射部位选择、轮换、注射方法、皮肤保护等方面相关知识掌握是否规范、准确,是否有注射部位皮肤保护意识、注射部位无序轮换的危害意识,如选择腹部注射的患者,采用的是左侧、右侧腹部各一针,下次在同一侧注射时是否忘记之前注射的具体位置,有无避开瘀点、瘀斑、硬结,有无做到每次注射在不同的部位间规范轮换。第二阶段表达情感:鼓励患者宣泄情绪,表达不能正确执行无针注射的困难,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与患者讨论目前血糖控制情况、改善重点及膳食模式和运动模式。第三阶段设立目标:患者无针注射胰岛素期间主要的目标是血糖控制平稳,无并发症。第四阶段制订计划:根据与患者的讨论结果,制订详细的方案,包括无针注射器吸药瓶的更换时间、注射部位轮转时间、血糖记录、饮食方案、运动量。第五阶段评价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无低血糖,规范执行注射方案。动态评估患者的问题并按照赋能方法进行干预。

1.3 评价指标

(1)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并发症,如瘀点、瘀斑、硬结。(3)患者满意度。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流程、问题解决的有效性3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填写,满意率的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于刚出院及出院后3个月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收集后经双人核对无误输入Excel表格,整理后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定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资料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法,均采用双侧检验,各检验可信度定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4例患者,其中1例患者因出现其他并发症(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透析)而退出研究,最后统计6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男性31例(49.2%),女性32例(50.8%)。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为入院24小时内测量。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由表2可知,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刚出院时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赋能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血糖管理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指出,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胰岛素注射容易导致皮下脂肪增生,从而产生硬结[7],硬结发生率为28.7%~64.4%。在脂肪增生、硬结部位注射胰岛素不利于吸收,导致患者血糖波动,进一步加重病情[8-10]。不规范的注射方法和轮换方法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从而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11]。赋能干预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更注重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患者的内动力,让患者充分了解无针注射的优点,共同解决患者不能坚持注射的困难,同时通过动态评估,不断强化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管理效果。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莉敏等[4,12]的研究结果一致。胰岛素无针注射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用量,无针注射时增加弥散面积,提高胰岛素有效吸收率,降糖效果更快更好,而正确的注射方法和部位轮换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虽然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对注射部位的冲击力较小,但若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注射或注射方法不当,仍会有可能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硬结等皮肤不良反应,因此,规范注射至关重要[13]。赋能干预,顾名思义就是赋能于患者,让患者认识疾病,参与疾病的管理,促进其发挥内在潜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达到改变内在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14-16]。同时,赋能强调教育者和患者为相互合作关系,以患者为中心,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教育方法,实质是激发患者内在的行为动力,以期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自我管理水平。赋能干预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强调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积极参与血糖管理,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理想状态。

3.2 赋能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反映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实际感受得到满足患者的满意度就高。患者的满意度影响患者的再次就医决策。因此,患者满意度不仅能直接反映一个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较高的患者满意度还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3-14]。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是医院绩效评审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刚出院时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赋能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赋能干预持续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延续护理。在“大健康”背景下,延续护理成为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针对糖尿病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慢病管理要求护士能整合多方资源,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赋能干预以患者为主体,护理人员仅根据患者需求提供相关知识支持,让患者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学习,护士提供血糖控制、饮食、运动等知识支持,患者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了自我管理效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由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部位胰岛素血糖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