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2-10-12 07:37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乡愁双减作业

肖 蕾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探究。纵观各项语文教学改革措施,集中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颇多,针对作业设计的少之又少。“双减”政策的出台,为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合理适量的作业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运用效果,进而巩固、提升学习成效。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渴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降低作业“量”的前提下,提高作业的“质”,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空间,值得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

语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文学积累,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需要掌握的科目众多,又面临着各科繁重的作业,使得他们的课余时间只能沉浸在作业的苦海中,无暇顾及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因此,对于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需遵循学生主体性、单元整体性、实践性、多样化等原则,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统筹单元整体

传统作业布置往往在教授单篇课文后,让学生完成词语识记、课文背诵、同步练习册,进而再进行下一篇课文的教学。这样的作业设计早已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和“双减”政策的要求。部编版教材对于单元教学的设计是有梯度的,采用“三位一体”的体系,单元内的每一篇课文都指向统一的单元教学目标,将零散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整体,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于作业的设计也应贯穿单元教学之中,遵循单元统筹观,找寻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设计单元作业。下面将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作业一:我以我声绘美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朗书声能带我们走进作者笔下的意境之中。选择你最喜欢一段话,划分节奏,标注重音,有感情地朗读。示例: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作业二:明确特征悟情感

通过阅读,明确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业三:品读语言析手法

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性的句子,分析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

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白描……

作业四:灵思再现创新篇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处景象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学习本单元景物描写的手法,试着将这篇美景以文字的形式再现,不少于500 字。

表3:

这份作业单将第一单元三篇写景的课文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语言赏析的方法。同时与写作的主题相契合: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刚上初一的学生语文素养较为欠缺,教师要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工作,以这份作业单为导向,有方法、有示例,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让学生不仅积累知识,更懂得如何运用,为日后的自主探索打下基础。

二、根据学情分层

学生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作为教师,要给予尊重,因材施教。过难的作业会让部分学生花费太多时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过于简单的作业又会使得学生无法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检验,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设计分层作业时,需要结合本班的学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九年级上册《乡愁》一课为例。

1.划分诗歌朗读节奏,注意语气、语调、停连,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诗人为什么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试以批注的形式进行赏析。

3.模仿《乡愁》的格式,自创小诗。可继续以《乡愁》为题,或另创诗题。

这首诗以短小的篇幅、众多的意象,诠释了人生中不同阶段的乡愁内涵。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可选择前两项作业,掌握诗歌意象对情感的表达作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第三项作业,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再创造。在这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诗的基本要求,了解意象与情感的内在联系,通过自己的“消化”“复盘”,进行创作。一方面能够巩固所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文学素养。

三、合理设置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特别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当前的背景下,教学更应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纵观近几年的期末试卷不难发现,如今的试题考查方式不再是以往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更多融入了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不同文体的相关问题。合理的情境设置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以《海底两万里》名著教学为例。

1.小浦和同伴们准备重走一次尼莫船长的海底之旅,亲身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幻诡谲。请你为他们绘制出此次海底冒险的路线图。

2.哪一次冒险是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说说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3.如果你是这次海底之旅的主导者,你会选择谁做你的同伴呢?说说理由,并为他制作一张个人简介,包括照片、姓名、性格特征、传奇经历(代表事件)等。

由于篇幅较长,对于许多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抑或是无法体会作品的有趣之处。情境的设置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加持下,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学习期待,走进海底的奇幻世界中。

四、丰富评价形式

完善的作业评价机制能够确保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情合理地安排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和作业设计。同时,教师及时、恰当的正向反馈能给予学生改进的方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真挚的、正向的评价能拉近师生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作文课为例,布置如下要求:

1.写完作文后,请你用黑笔在下方写出你对自己这篇作文的评价,具体指出优点和不足。

2.小组交换,请你以批注的形式,用黑笔写下你对同学的作文评价,具体指出优点和不足。

3.根据自己和同学给予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升格。

4.教师根据评语内容,评选出“评改小能手”。并批改学生的作文,指出修改建议。

5.学生二次修改完善作文,教师以分数的形式进行批改,对“优秀作文”和“评改小能手”进行表彰,并将作品展示在公告栏上。

教师将评价的权力交与学生手中,在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评价中,取他人之长,补他人之短,发现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又锻炼了学生文本赏析的能力。两轮修改作文的过程,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的评价,给了学生更多的鼓励,树立学生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减负,教师更要把握语文作业“质”与“量”的平衡。控制“量”的前提下,提高“质”的水平,确保作业高效发挥其功效,使学生夯实所学知识,并学会思考和运用,提升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道路仍需不断探索,教师应牢牢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时做出调整,不断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猜你喜欢
乡愁双减作业
乡愁
乡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九月的乡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回头一望是乡愁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