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项目施工阶段测量技术要点

2022-10-12 03:57安江洪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中线高程导线

安江洪

(贵州省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交通建设大幅度提升,对公路建设施工技术要求更为严苛。科技的不断完善,测量仪器变得更加先进、更加智能,公路施工测量技术逐步向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而精确的测量仪器必须借助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运算[1-2]。因此该文重点针对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测量技术要点实施全面探究,对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能有效提升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是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提升工程建设数据的精度,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序进行,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施工人员结合测量数据能够确定项目建设的具体位置及施工环境,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任何项目建设均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可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能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更是如此,实际施工时,应合理优化和调整施工方案,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而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需要测量数据的支持,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技术人员完善施工方案和管理体系提供精准数据信息,全面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4]。

(2)为有效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可靠性,施工方应建立科学完备的高速公路施工测量控制体系,对项目人员实施明确分工,将各项测量任务落实到位。建立分级监控体系,强化测量任务监控,保证测量技术全面落实。如图1所示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流程。

图1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流程

2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合理原则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应通过科学手段规范测量程序,控制测量数据,严格按照测量标准,对测量放样实施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保证测量的精确性、可靠性、高效性,从而为施工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从根本上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2.2 经济性原则

施工企业应加大高速公路测量技术方面的管理力度,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全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尽可能采用简便、高效、精确度高的测量技术,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合理实施测量放样,应最大限度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坚决避免盲目降低成本,造成测量放样失真。部分施工方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节制降低测量成本,造成工程测量方式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最终需耗费大量的费用对工程实施修整,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并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强化施工测量能确保施工数据的准确性,对项目建设状况实施准确评估,决定能否进行后续施工,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2.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测量过程标准化能有效提升测量结果的精度,提高测量效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数据支持,逐步完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标准化、规范化。

3 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要点

3.1 公路工程中的水准放样测量

水准放样测量主要是根据设计图纸中注明的建筑结构设计高程,通过导线点高程控制网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结构的设计高程测设在施工现场建筑物之上,并以此规范建筑结构竖向定位[6]。因此水准放样测量重点是对建筑结构竖向高程实施控制。

3.2 公路中线放样测量

公路中线是保证道路线形和具体走向的基准,是确定道路边线、桥梁桩位的重要标志,是有效保证其他附属设施具体位置的控制线,其施工放样精度取决于道路沿线高程控制网的原始导线点。

中线放样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根据测量技术相关标准,对施工区域内导线点实施检测,确保导线点准确无误;2)导线点检测完成后,对其实施点位加密,建立高程控制网。中线放样主要是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道路中桩位置,通过全站仪等设备实施坐标定位,将设计信息准确测设到实物上。

3.3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隧道工程测量放样必须保证其精度,其具体项目包含:1)监测工程控制体系,对存在质量缺陷的部位,及时修复处理,并实施跟踪监测;2)实时监测隧道口中线点及水准点,结合设计文件具体要求,在各洞口位置布设水准点,且不少于3个,保证施工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根据规范及设计规定的精确度标准要求,对隧道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实施监测,防止因测量误差导致工程返工[7]。

3.3.1 隧道外控制测量

隧道外控制测量结合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控制系统,进而保证隧道内控制测量的精确性和高效性。目前,普遍采用的隧道外控制测量方式有如下几种:

(1)三角锁法:1)该法适用于水平方向测量精度的情况,重点在于角度测量网、边测网、边交网的合理化布设;2)三角锁设置应注意其布设方向,应与隧道口方向相同,将三角点作为隧道口投入点,最大限度减少三角形设置数量,确保其总数小于12个,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三角锁布设示意图

(2)中线法:1)在隧道口找出中线位置,并设置定位桩,根据中心线实施隧道测量放样;2)实际桩位设置参照图3,B、C、D表示隧道顶部中线定位桩,点A和点E表示中线。

图3 中线法示意图

(3)精密导线法:通常采用的布设形式有4种,即单导线、主辅助导线环、导线网和附加导线。

(4)隧道外平面控制测量:该测量方式主要利用四等附合导线,实现与设计提供的已知点连接。

(5)隧道外高程控制测量:该控制点选择隧道口周围布设的高程控制点,按照四等水准标准实施放样测量。

3.3.2 洞内控制测量

(1)隧道内控制测量:1)洞内施工时,应每间隔20 m设置中线控制桩,向前推进到特定位置后在合适部位设置控制点并向外延伸,建立内部测量控制网;2)利用全站仪对线路转角实施监测,并通过测距仪对导线距离实施测量,测量次数不得少于2次[8]。

(2)隧道内水准测量:1)采用水准测量法对洞内高程实施测量。洞内按间隔200~500 m范围布置测量控制点,根据控制点设置腰线;2)对隧道内水平线实施往复测量,有效确保测量精度。

3.3.3 开挖中隧道断面的测量

(1)开挖方向坐标、高程计算:1)通过隧道口坐标、高程测量,获取具体定位坐标,然后经坐标反算得出相关信息,再实施内部中线测设;2)如图4所示为隧道工程平面测量控制网,主要包括A、B、C、D、E、F、G等7个测点。A、G代表隧道口位置,S1、S2表示进入隧道的中线桩。为获取中线至A点的开挖方向及基槽开挖后中线桩实际测量信息,通过坐标反算,得出隧道口处G点坐标数据。

图4 直线隧道开挖方向

(2)按照图5曲线隧道中心线转点C位置坐标和半径,获得前后入口中心线的方向及距离,据此对隧道内部中线进行测设。

图5 曲线隧道开挖方向

(3)隧道开挖到曲线位置时,应采用平面圆曲线法,对曲线位置的桩位实施测量。

3.3.4 掘进方向指示

(1)由于施工环境及场地限制,开挖过程中应通过激光仪引导,确定中线和腰线位置。

(2)开挖前,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在横断面位置详细标识开挖断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普遍采用的测量方式有:三角形高程法、放大样法、断面支距法等[9]。

1)断面支距法工作原理为按照隧道内部中线、洞顶外线高程,自上而下,间隔0.5 m在中线位置依次布设横向支距点,形成基本形状,便于隧道施工、监测。具体操作程序如图6所示。

图6 断面支距法作业程序示意图

2)放大样法:主要是按照相同比例在地面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测设出拱顶中心及两端坐标,然后将大样测设至开挖部位,通过点位加密方式获得断面形状。

3.3.5 隧道贯通误差调整方法

隧道连通误差调整法主要指隧道实际施工前对其中线、高程等相关指标数据误差实施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数据实施中线及高程测量放样[10]。

4 结论

该文全方位阐述了公路项目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详细归纳了施工测量的技术要点,尤其对隧道内部控制测量、开挖断面测量、开挖方向指引、连通误差修正等环节实施重点探究,对隧道工程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全面提升测量人员技术水平,从根本上保证测量精确和效率,确保公路建设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中线高程导线
红树林宜林地滩面高程及潮水退干时间时长的测量方法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铝棒导线在汽车线束领域的应用
8848.86m珠峰新高程
汽车导线性能和应用分析
课本内外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课本内外
全球首条大截面超高压碳纤维导线试验成功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