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某高速公路项目的精细化养护管理

2022-10-12 03:58陶雄辉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预防性巡查路面

陶雄辉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言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受各层间界面连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加上长期承受较大交通载荷,因此早期损坏问题尤为突出,是很多高速公路路面开裂、唧浆的主要原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桥面出现结构损坏,极大地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而某高速公路从正式通车至今,仅进行了常规的日常小修保养,尚未开展任何路面大修,且路面始终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值得关注,这也是该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成果[1-3]。对该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流程、经验、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形成机制、养护性能特征、运维策略等,从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效性。

1 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内涵

作为一种创新管理理念,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精细”,包括目标细化、责任细分、工作细致以及决策精心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养护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到:措施有效、责任明晰、宏观正确、微观精准[4]。

精细且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度流程始终是推动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基础所在,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监督管控来确保所有工序、所有工作、所有环节的精准到位,始终保持高效的运行状态,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宗旨,为高速公路综合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化做出努力。

2 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

某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在维修工作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1)从日常维修保养到专项维修,再到预防性养护。精细、及时地开展小修保养工作,杜绝路面病害,为路面功能服务寿命的有效延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通过“三次病害确认”的方式,有效加强了技术确定、维修方案设计的针对性。作为一种维修决策、病害诊断层面上的创新,“三次病害确认发”所具有的重要工程意义值得给予应有的肯定[5]。

(3)合理把握养护时机、预防性养护技术,确保路面服务功能始终处于最优状态,并且充分发挥出路面结构潜力,发挥出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益、投资效益。

2.1 小修保养的精细化技术

该高速公路的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秉持“心在路上,路在心中”的工作理念。小修保养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维修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制定并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日常巡查制度,合理创新技术、材料,在日常小修保养的各个环节渗透精细化养护管理理念。小修保养精细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驾乘人员创设更为优质的行车环境,同时对为路面结构病害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这对于某高速公路使用寿命的合理延长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1.1 日常巡查制度

日常巡查始终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采用“接力式步行巡查方法”作为日常巡查的主要模式。巡查人员每日需要步行巡查2 km,重点巡查路肩、边坡等死角位置,及时通过局域网上报巡查结果。次日,以巡查记录为基础,巡查人员查看处治情况,并在前一日巡查的基础上继续步行巡查2 km。这种接力巡查的方式,不仅为日常巡查全面性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而且对于维修保养到位率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养护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

2.1.2 裂缝的处治

封缝堵水作为现阶段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损坏的重要原因,也同样是小修保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防止水损坏,可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该高速公路深入研究裂缝处治过程中的灌缝季节、灌缝材料、是否开槽、开槽形状等相关问题,提高了灌缝施工的质量[6]。

(1)灌缝材料直接决定了施工效果。某高速公路综合运用克莱夫密封胶和热沥青作为主要填缝料,实践案例证明,这种材料灌缝效果较为理想。

(2)灌缝季节的选择也尤为关键,一般以裂缝最为显著的春季、秋季进行灌缝施工,可更好地确保材料直达裂缝最深处,填缝材料的选择也更为容易,确保黏结效果,以提升灌缝质量。

(3)判断是否开槽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既往经验,避免开槽能够降低养护成本,并且可以适当规避裂缝扩大等问题;但是开槽则能够提高灌缝效果,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开槽形状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处治效果,按照弹性力学的观点,应力集中系数在矩形边角处为尖锐点的情况下趋于无穷大,因此边角位置会首先破损并使得应力进一步集中,最终导致路面和填缝材料分离,甚至导致裂缝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速扩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开槽过程中出现尖锐点,尽可能使用椭圆形、圆形作为开槽形状,这些形状的开槽一般具有较小的应力集中系数,在1.0~3.0区间。同时,选择大的圆心角以确保开槽深度符合要求,具体应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加以选择[7]。

2.1.3 坑槽的处治

(1)路面坑槽的处治方案按照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冷补料修补、热补料修补两类。

(2)冷修补工艺施工工序相对简单,但常作为临时治理措施,主要适宜于雨后抢修、高温季节路面病害集中修复;热修补工艺施工工序相对严谨,修补效果、修补质量稳定,修补后正常运营能达2年以上[8]。

(3)冷修补工艺如图1所示,冷料填补一般仅作为临时性应急修补技术使用,失效时间通常在1~2个月,需要在修补后及时采用热补料重新修补。

图1 热料冷补施工流程

(4)热修补工艺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1)依据施工现场病害情况,在路面上标线确定维修区域;2)沿维修区域的标线,采用切割机开槽,液压镐开挖,清除破损路面结构层;3)坑槽基面上的浮渣要彻底清除,并利用吹风机将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以增强结合面的粘接度;4)回填冷补料,摊铺均匀,充分压实,如坑槽深度超过6 cm,则必须采用分层压实方案;5)经质量检测各质量控制指标达标,即可通车。

2.2 专项维修工程的精细化技术

该高速公路在专项维修工程项目中,设立了四步动态工作法,以全面推动专项维修工程的精细化发展:

(1)详细开展路况和病害的现场取样、勘察工作。

(2)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设计专项维修工程的初步方案。

(3)三次病害确认后,对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形成最终的维修技术方案。

(4)跟踪维修效果,为后续维修积累经验。

该文中所提及的“三次病害确认”法,主要是指:“第一次病害调查确认、二次确认、最终确认”的过程,以此为基础调整设计,充分彰显了专项维修工程方案设计的动态化特征[9]。“三次病害确认法”具体内容包括:

(1)在维修方案设计之前,通过科研单位、检测单位、设计单位等多个单位的合作,综合运用路面检测、路况巡查等综合技术措施,深入分析和确认基本款路况和病害情况,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2)在开展维修施工之前,需要现场确认路段病害情况,以验证初步方案的有效性。病害调查小组在路段封闭后,开展一次完整、严密的徒步调查,明确病害位置、类型等,并且和原设计方案加以对比,如果发现问题则应拍照记录,作为处理变更的依据,也可以通过钻芯取样的方式进行二次路面病害确认工作。

(3)正式施工中,对铣刨过程中所展露出的病害程度、类型加以观察、记录,验证前两次确认方案的有效性,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方案。适当调整铣刨深度,以确保维修效果。

“三次病害确认法”不仅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同时也将室内设计转化为现场动态设计,提高了专项维修工程的处治效果,增加了处治方案的针对性,体现出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基本理念,也极大地提升了维修严谨性、科学性,值得学习。

2.3 预防性养护的精细化技术

确保路面服务功能处于理想状态、避免路面表面功能损坏过早地发展为结构损坏,是预防性养护的基础内容。在道路技术状况衰减的初期,合理选择时机、方法、技术等,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换取最优的道路路面性能的衰减效果。

(1)预防性养护工作得到高度的重视。无论是定期专项维修项目还是日常的封缝堵水项目,都始终以精细化养护管理理念为指引:1)按照弯沉盆形状、分布、变异情况合理确定工况;2)引入无损检测技术,得出综合评价指标以评价路面破损程度;3)运用路面管理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路面病害数据库,找寻病害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判断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节点;4)确定预防性养护措施确定之前,应综合考虑路面结构体系特征以及病害的发生原因来制定方案,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以提升最终的养护效果[10]。

(2)精细化预防养护贯穿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运维中的各个阶段:1)裂缝封堵以及微表处理、超薄抗滑表面等技术对网裂、轻微车辙等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延长路面使用寿命;2)随着超载车辆的增多以及交通流量的不断上升,路面病害呈现出日渐严重的发展态势,因此该高速公路采用了维修罩面工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高了该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对于确保高速公路安全性、优化行车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该高速公路维修技术的科学性、养护决策的合理性、时机把握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论

该高速公路凭借精细化养护管理,整体工况良好,服务功能优秀,正式通车10年以来,始终保持理想的运营状态。总结其精细化养护管理经验,该文得出如下结论:

(1)和谐可持续的精细管理理念:通过车辆、道路、人等要素的和谐管理,综合运用科学、经济的维修技术,从而全方位提升养护效益,始终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核心内涵。要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宗旨,充分调动起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以路为本”的工作责任心。

(2)在开展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明确而有效的巡查制度。必须明确巡查的具体内容、频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以确保养护工作的适时性;可以有效规避病害因小聚大风险。合理采取措施以预防路面功能受损,对于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通行、发挥理想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3)小修保养的精细化是合理规避早期病害、阻碍病害发展的关键。应及时封堵各种表面裂缝,迅速抢修坑槽等,避免早期结构性损坏,为路面服务功能的维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三次病害确认法”提升了路面病害的处治效果。逐层递进的判断为维修方案的动态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养护管理的规范性。

(5)预防性养护系统的决策,体现了该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保证了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成本的合理控制,而且也降低了大的结构性开挖频率,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原有的路面结构体系平衡,以此为基础而有效地挖掘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潜能。

猜你喜欢
预防性巡查路面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路面上的新科技
大决心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