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冲击波碎石时间对无石率的影响

2022-10-12 07:56徐志成郝春林杨力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32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肾积水排石输尿管

徐志成,郝春林,杨力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陕西 西安 710032)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取决于地理、气候、种族、饮食和遗传因素,患病率为1%~20%[1]。在全世界范围内,尿路结石发病率与患病率在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并且逐年增长。据报道,在过去20年中,某些地区尿路结石的增长率超过了37%[2]。

输尿管结石大多数由肾结石位移至输尿管造成,其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情况制定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冲击波碎石术(shock wave lithotripsy,SWL)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SL)治疗。体积偏小的结石可采取保守治疗,在镇痛、多饮水的前提下辅以药物驱除疗法,等待结石自行排出。患有体积偏大的结石以及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多采取SWL或URSL治疗。SWL适用于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结石,以及直径<10 mm 的下段结石,URSL适用于所有部位结石[3-4]。相比于URSL,SWL无需住院和麻醉,并且能降低医疗支出,但无石率(stone-free rate,SFR)较低。输尿管结石何时行SWL目前尚无标准,过早碎石可能造成过度治疗,而过晚可能延长结石排出时间,甚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研究通过对比输尿管结石不同时间段行SWL后的SFR,确定SWL的最佳时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筛选2016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SWL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最初共纳入626例患者,排除无症状患者19例、过度肥胖患者7例、输尿管多发结石患者3例、初诊时合并严重感染行支架管置入或肾穿刺造瘘术者4例、X线阴性结石患者3例后,共590(男357,女233)例患者纳入分析。59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1.2)岁。所有患者在行SWL之前接受了CT检查,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测量结石最大横径与体表距离。根据患者出现症状至SWL时间分为早期组(0~7 d)233例、中期组(8~30 d)205例、晚期组(>30 d)152例。

1.2 方法

使用多尼尔康德拓碎石机在门诊行SWL。对于肾绞痛的控制,采取口服双氯芬酸钠片(25 mg/片),效果不佳者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支)。所有SWL均由1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以逐步功率和90~100次/min的冲击波速率进行。SWL后常规口服排石药物,主要包括硝苯地平片(10 mg/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粒)。通过X线检查确定结石是否排出。

主要终点是SFR,根据SWL时间分层。次要终点是1次SWL后的SFR,根据SWL时间分层评估与无结石状态相关的因素。无结石状态定义为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X线平片中没有目标结石。每7 d对患者进行1次X线随访,直至达到无结石状态,3次SWL后结石仍未排出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转为住院者行URSL。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分析均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不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T≥1采用2检验,T<1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首先进行Kolmogorov-Smirnov检验以判断是否符合正态分布,两组之间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的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用Dunnett多重比较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然后用Dunnett多重比较检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与SWL后无结石状态独立相关的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83例(81.9%)患者主要症状为疼痛,107例(18.1%)患者主要症状为血尿。既往有输尿管结石病史的患者193例(32.7%),397例(67.3%)患者为首次发病。312例(52.9%)为左侧输尿管结石,278例(47.1%)为右侧输尿管结石,结石平均直径为(8.19±3.26)mm,平均密度为(834±302)HU。473例(80.2%)合并患侧肾积水,而117例(19.8%)无肾积水。305例(51.7%)患者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平均直径为(8.53±3.48)mm,平均密度为(835±308)HU。127例(21.5%)患者为输尿管中段结石,平均直径为(7.46±3.11)mm,平均密度为(826±298)HU。158例 (26.8%)患者为输尿管下段结石,平均直径为(6.73±2.51)mm,平均密度为(834±302)HU。

所有患者的平均SWL次数为(1.34±0.91)次。早期组与中期组SWL次数无明显差异。晚期组输尿管上段、下段结石SWL次数明显多于早期组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总体SWL次数明显多于早期组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根据结石位置分层对比SWL次数与碎石时间的关系

所有SWL后总体SFR为91.5%,首次SWL后总体SFR为74.2%。早期组与中期组,所有SWL后SFR和首次SWL后SFR均无明显差异。晚期组输尿管中段结石所有SWL后SFR明显低于早期组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输尿管下段结石首次SWL后SFR明显低于早期组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所有SWL后总体SFR和首次SWL后总体SFR均明显低于早期组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根据结石位置分层对比SFR与SWL时间的关系 (%)

直径<10 mm的结石所有SWL后SFR明显高于直径≥10 mm的结石,并且首次SWL后SFR更高,SWL次数更少,以及排石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尿管下段结石相比于上段结石所有SWL后SFR与首次SWL后SF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WL次数、排石时间无明显差异。输尿管结石合并患侧肾积水患者首次SWL后SFR高于无肾积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SWL后SFR、SWL次数及排石时间无明显差异(表3)。

表3 结石大小、结石位置、肾积水与预后的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为年龄、性别、结石侧向、有无肾积水、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密度、结石与体表的距离、SWL时间,因变量为SWL后是否为无石状态。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SWL后无石状态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0.867,95%CI: 0.842~0.886,P<0.05),结石大小(OR=0.921,95%CI: 0.845~0.976,P<0.05),输尿管下段结石(OR=0.516,95%CI: 0.278~0.946,P<0.05),>30 d SWL(OR=0.316,95%CI: 0.172~0.578,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SWL后无石状态独立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0.857,95%CI: 0.836~0.889,P<0.05),>30 d SWL(OR=0.337,95%CI: 0.181~0.591,P<0.05)。

3 讨论

关于输尿管结石是否自行排出的数据有限[6],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保守治疗仍然是合理的一线治疗方法。一项荟萃分析表明,直径<4 mm的症状性输尿管结石38%~71%可自行排出[6]。几项关于排石药物和安慰剂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发现,直径<10 mm的结石,自发排出率为40%~80%[7-9]。尽管输尿管镜和激光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SWL更加简单易行,是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首选的非保守治疗方案,只是对于SWL实施的最佳时间仍有争议。

SWL结果直接受到病例选择、外科医生技术和可修改参数的影响。在笔者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由1名医生完成SWL,外科变异程度较低。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590例接受SWL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对比,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0 d SWL与SWL后无石状态独立相关。早期组的总体SFR为95.3%,中期组为91.2%,晚期组较上述两者明显降低,为86.4%。而且晚期组的患者首次SWL后SFR更低,需要更多次数SWL,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排石时间明显延长,转住院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尤其是输尿管下段结石。总之,SWL实施时间是SWL后无石状态的一个强力预测因素。

目前的研究支持输尿管结石及早SWL或URSL的数据有限[10],多数认为首要治疗应是控制肾绞痛,除非出现肾功能损害、泌尿系感染、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时才立即予以其他有创性干预[11]。KUMAR等[12]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急诊SWL(0~2 d)的患者与保守治疗后SWL(3~60 d)的患者相比,SFR没有显著差异,但SWL次数显著降低。在笔者的研究中,早期组与中期组所有SWL后SFR、首次SWL后SFR及SWL次数无明显差异,笔者认为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1个月不会影响后续SWL的SFR。

输尿管结石延迟SWL对疗效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结石对输尿管管壁的影响。输尿管管壁面积和体积可评估结石处输尿管管壁增厚程度,也是预测输尿管结石SWL成功率的关键因素[13-14]。有研究报道,输尿管结石发病24~48 h后,结石周围输尿管管壁会出现水肿,并逐步增厚导致结石清除障碍[15]。但也有研究观察到,输尿管管壁明显增厚多在发病1个月后出现,认为1个月内对结石的排出影响较小[16]。在笔者的研究中,患者在门诊治疗期间未评估结石周围输尿管管壁厚度,无法对比分析,这也是本研究主要的不足之处。

由于纳入的患者已排除结石CT值>1 000 HU以及过度肥胖的患者,研究中显示结石密度及与体表距离对SWL疗效影响不显著。以往的文献认为肾积水后输尿管内可能无法形成SWL所必需的水-石界面,输尿管蠕动也可能受到影响,是SWL的不利因素[17]。在笔者的研究中,有肾积水和无肾积水的患者的总体SFR、SWL次数和排石时间并无明显差异,而有肾积水的患者首次SWL后SFR明显高于无肾积水的患者,可能由于无肾积水患者比例过少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ICHIYANAGI等[18]报道,年龄较大的患者SWL后排石时间往往延长,笔者的研究也发现年龄是影响SWL后无石状态的另一独立因素,建议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应慎重选择SWL。

综上所述,输尿管结石SWL时间虽然与碎石后无石状态独立相关,但7 d内碎石不能提高SFR,而超过30 d碎石,SFR可能降低。

猜你喜欢
肾积水排石输尿管
术前合并肾积水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分析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如何通过运动排出肾结石
肾结石引发的肾积水会影响肾功能吗
教你一套排石操
胎儿出现肾积水,怎么办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术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