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软下硬地层小净距双线矩形隧道减震措施研究

2022-10-13 09:49崔光耀郭艳军
关键词:拱顶安全系数垫层

崔光耀,熊 泳,郭艳军

(1.北方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2.中国电建集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入发展。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将直接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1]。因此,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途径来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一是结构加固或围岩加固[2],二是施作减震层、减震缝[3]。两种途径各有利弊[4],要保障强震区隧道的结构安全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减震措施。

国内外学者都对隧道减震层进行了诸多的研究,研究的主要方面有:通过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对减震层的减震机制进行了研究[5];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减震层对衬砌裂缝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减震层能有效抑制衬砌开裂[6];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减震层厚度对减震效果的影响[7];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减震层对结构位移、应力、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震层能有效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协调隧道的整体变形,降低衬砌的内力[8];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减震层材料对减震效果的影响[9-10];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断层条件下减震层的减震效果[11-12];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软硬围岩交界面的倾角对减震层减震效果的影响[13-14]。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减震层的减震原理、减震层的材料和厚度以及不良地质条件下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等方面,但是在双线矩形隧道减震层的施设方式方面研究却很少。

因此,本文依托某小净距双线矩形隧道工程,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减震层的施设方式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1.1 地质概况

隧址区的地层主要分为两层,上层是素填土和粉质粘土,为Ⅴ级围岩;下层是中风化的花岗岩,岩性较好,为Ⅱ级围岩。

1.2 隧道结构

该隧道为小净距双线矩形隧道,单个矩形隧道宽度为12.6m,高度为7.65m,两隧道净距为6m。隧道衬砌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0.5m。

2 计算概况

2.1 计算模型

根据该工程资料建立计算模型,该隧道埋深5.5m,计算模型的横向长度取90m,竖向长度取43.05m。五级围岩与二级围岩均为水平地层,层理面距地面9.3m。将减震层设置在围岩与衬砌之间,厚度选用0.1m。

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建模,土体使用弹塑性模型,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隧道衬砌采用弹性模型。模型计算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静力计算,此时四周与下边界全约束,上边界放松;第二部分为动力计算,此时模型四周采用自由场边界,下边界采用静态边界,动力阻尼为0.1571。动力计算时地震波从模型下边界输入。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模型

2.2 地震波参数

地震波选用8度汶川地震波,加载时间为14.98s,并对地震波进行滤波与基线矫正,得到的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以x方向为例)如图2所示。

图2 加速度时程曲线

2.3 计算参数

围岩参数根据该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确定,混凝土参数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5],减震层参数根据实验数据测得。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参数

2.4 计算工况

为研究复合地层中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分别在软土层、衬砌底部、衬砌全环设置减震层。减震层为海绵橡胶板,厚度为10cm,计算工况详情如表2、图3所示。

表2 计算工况

(a)工况1(b)工况2(c)工况3(d)工况4图3 工况设置图(红色为减震层)

2.5 测点设置

为反应矩形隧道的结构动力力学响应,在隧道的拱顶、仰拱、左拱肩、右拱肩、左边墙、右边墙、左拱底、右拱底位置设置监测点,具体布置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监测点布置图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1 横向位移分析

提取各工况衬砌横向位移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a)工况1

提取各工况的结构最大横向位移,计算工况2-工况4横向位移的减震效果(与工况1对比),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横向位移及减震效果

由表3可知,与工况1相比,结构横向位移在施加减震层后均有所减小,其中半包减震层可使横向位移减小29.9%;垫层减震层可使横向位移减小23.5%;全环减震层可使横向位移减小19.5%。从横向位移角度分析,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

3.2 拱顶位移分析

拱顶位移是衡量结构变形的重要因素,提取各工况下结构的拱顶位移最大值,并计算工况2-工况4拱顶位移的减震效果(与工况1对比),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拱顶位移及减震效果

由表4可知,与工况1相比,拱顶位移在施加减震层后均有所减小,其中半包减震层可使拱顶位移减小22.9%;垫层减震层可使拱顶位移减小13.7%;全环减震层可使拱顶位移减小20.6%。从拱顶位移角度分析,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

3.3 主应力分析

提取各工况最大与最小主应力进行分析,结果如图6、图7所示。其中主应力受拉为正,受压为负。

(a)工况1(b)工况2(c)工况3(d)工况4图6 最大主应力云图

(a)工况1(b)工况2(c)工况3(d)工况4图7 最小主应力云图

提取各工况下衬砌的最小、最小主应力,并计算工况2-工况4主应力的减震效果(与工况1对比),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主应力及减震效果

由表5可知,与工况1相比,设置减震层可以减小衬砌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其中半包减震层可以使最大、最小主应力降低26.1%和8%;垫层减震层可以使最大、最小主应力降低10.8%和1.3%,全环减震层可以使最大、最小主应力降低22.5%和4.7%。从最大、最小主应力方面分析,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

3.4 最大剪应力分析

提取各工况最大剪应力,结果如图8所示。

(a)工况1(b)工况2(c)工况3(d)工况4图8 最大剪应力云图

提取各工况下衬砌的最大剪应力,并计算工况2-工况4剪应力的减震效果(与工况1对比),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最大剪应力及减震效果

由表6可知,与工况1相比,设置减震层可以减小衬砌的最大剪应力,其中半包减震层可使最大剪应力降低8.1%,全环减震层可使最大剪应力降低1.4%,垫层减震层可使最大剪应力降低4.8%。从最大剪应力方面分析,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

3.5 安全系数分析

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16]计算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系数,提取各工况隧道截面最小安全系数,并计算工况2-工况4最小安全系数的减震效果(与工况1对比),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最小安全系数及减震效果

由表7可知,与工况1相比,设置减震层可以提高衬砌的安全系数,其中半包减震层可以使最小安全系数提高44.2%,垫层减震层可以使最小安全系数提高5.0%,全环减震层可以使最小安全系数提高30.4%。安全系数可以直观反映结构的安全程度,从安全系数方面分析,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

4 结论

(1)从位移方面考虑,半包、垫层、全环减震层,分别可以使横向位移减小29.9%、23.5%、19.5%;使拱顶位移减小22.9%、13.7%、20.6%。

(2)从应力方面考虑,半包、垫层、全环减震层分别可以使最大主应力降低26.1%、8.0%、8.1%;使最小主应力降低10.8%、1.3%、1.4%;使最大剪应力降低22.5%、4.7%、4.8%。

(3)从安全系数方面考虑,半包、垫层、全环减震层分别可以使安全系数提高44.2%、5.0%、30.4%。综上,施设半包减震层的减震效果最优。推荐该工程在软土层位置设置减震层进行抗震设防。

猜你喜欢
拱顶安全系数垫层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冲击载荷作用下矿柱力学响应特征分析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某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勘查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与结构构件耐久性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
砂石垫层在浅层地基处理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