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何意

2022-10-17 09:44江苏胡锦珠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平常人异义常人

江苏 胡锦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的“第六十四章”有这样的语句:“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对其中的“复众人之所过”,教材这样注释:“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那么,“众人”何意呢?

众人,古文中有两个义项。

一是“一般人、平常人”,比如韩愈《师说》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王安石《伤仲永》中“泯然众人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这种意义似乎强调的是人的“质”,侧重于人的“智商”一般、平常。

二是“大家,许多人”,比如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众人”与“独”相对应,《赤壁之战》“莫用众人之议也”里“众人”与文中后面句子“诸人持议,甚失孤望”的“诸人”义同。这种意义强调的是人的“量”,突出人员在“数”方面的多。现在常说的“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的“众人”也是“大家,许多人”的意思,强调“量”的多。

古文中的这两种意义,发展到现在,第一种意义基本消失,第二种意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常用。

按照惯例,如果古文中的词语是古今异义,一般是要注释的,即用浅显易懂的现代汉语解释;如果是古今同义,一般是不必注释的。在《〈老子〉四章》的“第六十四章”中,教材没有对“众人”另作单独注释。可不可以认为,这就是认为这里的“众人”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表示“大家、许多人”。既然不晦涩难懂,就无需换词来另作解释。

当然,也有某词语是古今异义,如果在教材前面的课文或者前某册的课文里已经学过,后面的课文即使再出现也无需再重复注释的。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里《师说》就对“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众人”注释为“一般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众人”如果是古今异义,因之前学过可以不必单独注解,但在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时不能直接保留,而应该换个说法,以免产生误解,比如“补救一般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那么,这里的“众人”是古今异义,还是古今同义呢?

笔者翻阅教辅资料时,看到一道判断古今意义的题,认为“复众人之所过”的“众人”古今义相同,是“大家、许多人”的意思。看教材的注释方式,似乎也是倾向于这种意见。这里的“众人”能当今义来解释吗?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语境。

教材对其前面的圣人“欲不欲”与“学不学”分别翻译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与“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这里的“常人”是根据翻译通顺的需要补出来的,就是“平常人、普通人、一般人”的意思,与“众人”的古义相同。这里可以思考:为什么前面两处翻译时补出的是“常人”,而后面直接出现的“众人”却当“大家”来理解呢?依据是什么呢?如果当作现在常考的高考题型补写题——补写语句来讲的话,前面能做补写提示依据的是“圣人”,后能提供补写依据的只能是“众人”,“圣人”与“众人”相比较;如果前面“众人”是古今同义,是“大家”的意思,那么前面也就不能补“常人”;如果后面“众人”是古今异义,是“常人”的意思,那么前面的译文才能补出“常人”,二者不能指的不是同一对象。换言之,前面补写出的对象是“常人”,那就是认为后面的“众人”是古今异义,也是“常人”的意思。

就这几句的意义关联来看,“难得之货”是“常人”想要的,也是“常人”所“贵”的;“不贵难得之货”是“常人”不想的,“不欲”的,但却是圣人“欲”的。“不学”是常人的行为状态,“学不学”是圣人的行为状态,如此相比较,所以圣人才能“复众人之所过”。学习是避免犯错的有效途径,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的“众人”当作“常人”来讲才能前后对应、贯通。宕开一下,“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是并列关系,讲的是圣人不同于“常人”——也就是“众人”的两种情况,而不是连动或顺承关系,最好在“难得之货”后面用分号。如果这样的话,“学不学”与“复众人之所过”的语义关系与层次关系就更明朗了,就显得更紧密了。读者在思考“众人”含义的时候,就可参照前面分号提示的相同结构的句意而更容易发现,将“众人”当作“大家、许多人”来解释是不妥的。

另外,“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几句,是讲圣人“高明”的行事特点的。如果把语境再扩大点,向前追溯,可以发现,圣人的这种行事特点是与“民”来比较着谈的。前文讲“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而“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如此分析的话,教材注释里两处补出的对象“常人”,以及“照抄”翻译的“众人”,应该就都是“几成而败之”的“民”了。

相对于“圣人”而言,“民”该是普通的,平常的,也是一般的。如果是借对比来突出“圣人”的“质优”,而“民”在翻译时却侧重“人多”的话,那么“圣人”与“民”这两者就没有可比性,也没有结合点。翻译为“大家、许多人”的“民”里,肯定有像“圣人”一样素质高的、“质”优的,不一定都“不欲”“不学”,而翻译成“平常人、一般人”则把像圣人一样素质高、“质”优的人排除在“民”之外,这样才能让“圣人”与“民”这两个群体对立而不互相包含,才有可比性。可以确定,此处用“圣人”与“民”相比,和韩愈的《师说》中用“圣人”与“众人”对比一样,均是强调人的“质”。

王安石的《众人》诗:“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实施变法的坚定态度,面对非议,坚信人的美恶不在于“众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这里的“众人”就是指普通人,特指那些不能像作者一样高瞻远瞩的变法反对者。非常巧合的是,诗中与“众人”相对出现的也有“圣人”。可以说,“众人”与“圣人”共存于一文时,基本都是古义,是“普通人、平常人”的意思,而不是古今同义,不能理解为“大家、许多人”。

庄子的《庖丁解牛》中说:“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这里的“族”和“众人”一样,不侧重于表示数量的多,而是侧重于人的“素质”,相对于优秀的“良”庖而言,“族”就是“一般、普通”的意思了。

词义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就“众人”的两个义项看,“许多人”可能是“常人”,“常人”基本是“许多人”;人多的群体,往往是平常人的群体;平常、一般的人,占“人”这一群体的大多数。正因为“众人”的两个义项彼此有关联,容易混淆,所以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更应仔细探究,辨识区分。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这里的“众人”是古今异义,按理是需要注释的。但因高一必修上册《师说》里已经单独注释过,这里不必再重复,不必像“复”字一样单独作注。但在对“复众人之所过”这一句翻译时,还是不宜“照搬”,应该换一种说法,比如“一般人”,或者换为上文翻译里补出的“常人”,这样就符合语言连贯的要求,做到前后统一,避免了因模糊而带来的混乱。

猜你喜欢
平常人异义常人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存在与时间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暮年
十二个字的理论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常人化”,领导生活新态
写活内美动人的平常人——《人间的声音》的写人笔法
THE BEAST IS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