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2022-10-19 23:03梁启航
时代商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

梁启航

(珠海越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运营中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存在数据来源以及分析方法局限性等问题,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不能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不健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反映最真实的企业情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预计的企业战略目标脱节,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客观地对企业运营的状况进行分析。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企业管理中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建议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财务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具有整合企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能搭建标准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帮助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生产中的成本,避免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财务分析是指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以往经营管理中财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企业目前发展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照,对企业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以及战略性目标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使财务管理相关活动更具有规范性,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能带动财务管理的优化发展,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配置资源

资源是指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包括人力、物理、财力等在内的一切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成本支出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资源的优化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财务分析是企业资源管理中最直接的手段之一,通过对阶段性财务报表的分析和整合,能对企业阶段性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能针对前后管理中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同,并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管理的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三)为财务监管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明确性,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管理标准,能对财务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财务监管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监督管理标准,能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能构成财务监督管理的“金标准”,方便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对具体的财务结果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能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能更加客观地进行监管。

二、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来源不足

财务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范围,是指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企业运行的整合过程以及全范围进行分析和管理,需要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全过程以及全范围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但目前,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仅以财务报表为最主要的财务数据来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信息来源不足的情况,此外,财务报表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对企业财务分析带来一定的阻碍。一是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当前的情况,导致财务分析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财务分析在管理的过程中是通过历史数据指导企业线下的运营,但财务报表中的具体数据,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反映的能力不足,在用以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存在数据的局限性。二是财务报表在记录的过程中,由于人工记录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性,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三是在进行财务报表记录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导致财务数据不全面,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二)分析方法不完善

财务分析包括偿债分析、营运分析、盈利分析等,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内容。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比较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和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方式。比率分析法则是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趋势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忽视了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市场环境看作是一个定量,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关注“量”的变化,导致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忽视了“质”,存在分析内容不全面的情况,这都导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能力不足,分析方式与企业、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财务分析方式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三)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指标体系(Indication System-IS)是指由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目标发展的战略,同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关注市场环境、政策等内容的变化,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提高管理的质量。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指标体系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的情况。部分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忽视自变量和因变量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在进行财务分析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采用直接套用的方式进行,忽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指标体系与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财务分析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财务分析的相关内容缺乏实用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财务分析人员是财务分析相关体系的直接实行者,在企业财务分析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和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业务,忽视了内部财务分析管理,导致财务分析缺乏专门的组织架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模糊地将财务分析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缺乏专业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财务分析工作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而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甚至是从财务管理部分随机抽选的,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不能实质性地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分析,财务分析的结果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进一步对相关的财务分析人员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能力不足,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不能及时应对管理中的风险和缺陷。

三、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完善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

传统的人工记录方式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导致数据记录不全的情况,人工记录方式会存在漏记、误记等情况,在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中能避免人工记录的局限性,实现对数据管理的实时化管理和反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在建立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管理内容的完善,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加强财务数据的整合,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方便对数据的提取和使用,减少人为数据记录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不仅能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能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法是指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以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以及数量关系等变化进行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中最常见的分析方式之一,在进行分析管理的过程中能对企业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财务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汇总,对企业管理中的财务总量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的加工和整理能得出企业的信用结果。定性分析是指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企业管理中某一阶段的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结果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标准的分析,对“优”“劣”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对性质的辨别。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财务分析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反映更加的全面,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中的真实情况。在结合分析管理的模式下,能确保财务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恰当运用相关指标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使用,应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确保管理的内容符合相应的要求。首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市场环境中同本企业发展具有相似性且有优秀指标体系的企业作为榜样,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学习企业财务分析中优秀的管理方式,借鉴其指标体系。其次,在借鉴之后,针对本企业实际发展中的情况,包括业务面、经营活动内容、资金投入周期以及内部组织架构等内容对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改进,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根据企业战略性目标要求,在管理工作中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内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容进行删改。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养

一是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方式,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制使具体的工作能落实到位,将每一项工作能做到“有人管、有人负责”的结果,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绩效考核方式,淘汰不积极上进的员工,激发员工不断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工作的结果与薪资挂钩,也能做到“多劳多得”,形成良好的内部绩效管理。二是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使员工的知识体系能得到发展和完善,加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使员工的工作能力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在进行人才招聘中,将综合性、财务分析素养等要求纳入招聘要求中,为企业财务分析寻找更具有专业性的人才,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升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和辨识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数据来源不足、指标体系局限性等问题,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为我国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财务自由这扇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