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2022-10-22 10:47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资管

2022年10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胡各庄镇唐山泽恩米业有限公司农田里,收割机在收割水稻。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是水稻种植大县,种植面积达到21.9万亩。2022年以来,该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水稻生长良好。金秋时节,稻田里收割机和运送稻谷的车辆来往穿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元大关,2021年更是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近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此外,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30%,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并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4.49万亿元增长至60.97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7.4%,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0.8和1.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至2019年间,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45.0%增长到63.5%,提高了18.5个百分点。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至46.3%,但仍稳居三大产业之首;2021年贡献率又增长至54.9%,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十年来也保持着较快增长,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2013年至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水平。随着工业经济持续壮大,中国制造业水平也逐步增强。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另据工信部数据,2012年至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也奠定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贸易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持续扩大发展,贸易规模稳步攀升,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也日益巩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5.3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21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贸易结构方面持续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比2012年增长68.4%、62.9%,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出口。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势强劲,2021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出口额分别为2012年的5.0倍、2.7倍。此外,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21年末,中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2013年至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从6.5万亿元增至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占同期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5%提升至29.7%;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累计达1613亿美元。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1月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自贸区建设扩围提效。目前中国已建立21个自贸区,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正式启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中国金融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方面,中国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这十年,中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中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十年来,中国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从高质量发展角度,一是中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我们的绿色贷款、綠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二是坚持创新驱动,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7倍。三是增强金融普惠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22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四是创新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五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多层次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市场主体质量和竞争力持续提高,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广度深度日益扩大,投资者权益保护不断加强。一是逐步建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结构。近十年,中国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二是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截至2021年年末,沪深股市市值达91.6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面值达18.7万亿元,商品期货交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资本市场总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从行业分布看,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发展到现在46家。三是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产品供给体系更加丰富,国际化程度提升,监管效果显著,优胜劣汰效应逐步显现,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资管市场规模67.87万亿元(统计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叠加同期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9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19.89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20.55万亿元,中国资管市场管理总规模达到137.31万亿元。这十年,资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目前为27万亿元,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拉开了资管领域改革的序幕。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存量整改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 92.97%,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同业理财和多层嵌套大幅减少。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整改进展同样顺利。截至2021年年底,完成整改规模25.43万亿元。通过持续推动整改,影子银行业务大幅压降,破刚兑、去通道、降杠杆成效显著,全部刚兑资管产品实现清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过渡期规范整改顺利收官,整改成效显著,资管行业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股可能再跌10%

美国亿万富翁对冲基金投资人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10月10日提出了他所认为的“衰退剧本”,并指出在此背景下,本已遭受重创的美国股市将面临进一步的压力。“这剧本是这样的:大多数衰退从开始时起持续约300天,股市还会再下跌约10%。首先會发生的是短期利率将停止上升,并在股市真正触底之前开始下降。”他说。琼斯是Tudor investment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他表示,美国经济可能在一两个月前就已进入衰退,但这仍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发布官方声明。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2022年第二季度收缩了0.6%。此前,美国第一季度GDP萎缩了1.6%。第三季度GDP预估将于10月27日出炉。与此同时,美国股市2022年已陷入熊市,原因是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为冷却通胀而快速大幅加息的步伐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所谓的“硬着陆”。2022年迄今,标准普尔500指数已下跌了约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超33%。Jones说,“我认为,当我们陷入衰退时,美联储会在某个时刻停止加息。总有一天,它会开始放缓,甚至在某个时候,它会逆转加息的步伐。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各种遭受重创的交易可能会出现大幅上涨。”下个月,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加息。根据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下个月再度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78.4%,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21.6%。事实上,近期华尔街对美联储加息引发衰退的警告声层出不穷。摩根大通掌门杰米·戴蒙警告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时间点就在未来不远处,各行各业都应该早做准备。他指出,处于高位的通胀、超预期的加息、央行货币政策和地缘问题共振,都是“非常、非常严重的因素”,很有可能将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推入衰退。在眼下欧洲经济已经沦陷后,美国也会在六至九个月后进入某种程度的衰退。戴蒙还强调,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可以说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可能出现失序。至于标普500指数的预期,戴蒙表示这个基准指数很有可能非常轻松地从当前水平再跌20%,而与之前的动荡相比,下一个20%将会痛苦得多。

近日,英国养老金追加保证金风波,以及瑞士信贷濒临破产传闻持续困扰海外市场,均反映全球特别是欧洲地区的金融系统风险逐步增加。2021年年底,美联储逐步开启其货币紧缩周期后,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纷纷跟进,以控制通胀水平,保证本币汇率稳定。但全球金融市场在美联储长期以来营造的低利率环境中,积累了大量脆弱性。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以及近期英国国债价格的大幅波动,均是上述高波动性的体现。瑞士信贷濒临破产传闻虽不是资产高波动性的体现,但却直接显示了,在当前货币环境中,全球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对潜在风险的高度敏感和紧张。展望未来,在美联储停止加息之前,全球特别是欧洲地区的金融风险仍将长期存在,各类金融资产价格仍将继续震荡下行,且存在爆发可能。

猜你喜欢
资管
资管产品投资人的民事救济研究
资管产品信息披露有效性探析
资管产品刚性兑付的监管进路与思考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第五单元 资管业务的监管新议题与投资者保护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资管新规对信托产品的影响
第三单元 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与风险管理
资管新规背景下的类固收产品趋势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