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2-10-27 01:49徐文源代优郝继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针灸评分

徐文源 代优 郝继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针灸一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心血管病四科;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急性脑梗死(ACI)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局部组织发生坏死,通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致使动脉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急性脑供血不足〔1,2〕。该疾病属于常见脑血管急症,以神经损伤为主要病理特征,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据统计ACI病死率位居榜首,存活患者中约有25%存在不同程度劳动丧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3~5〕。在ACI中神经功能康复至关重要,临床治疗以抗凝、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保护脑组织及神经、改善微循环为主,早期针对性规范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病死风险,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6〕。在中医学中,ACI属于中风范畴,是由于气血逆乱致使脑脉痹阻于脑,且与风、火、痰、瘀息息相关,通常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以醒神开窍、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7〕。有研究表明,针刺对脑卒中后神经元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8〕。但临床研究发现,常规针灸疗法虽有效果,但针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情况并不相同,辨证取穴是对患者疾病发生病机进行针对性选穴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9〕。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辨证取穴应用于老年ACI患者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进行就诊的老年ACI患者97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参考《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求》〔10〕中对ACI的诊断标准,均有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果支持;(2)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48 h,生命体征平稳;(3)年龄≥60岁;(4)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脑出血或出血倾向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3)对治疗药物过敏、不耐受针刺者;(4)伴有颅内肿瘤者;(5)针刺部位皮肤破损者;(6)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7)既往有颅脑创伤史或脑部血管介入治疗史者;(8)研究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女23例,男25例;年龄60~73岁,平均(65.42±3.36)岁;发病时间(20.56±7.94)h;体重指数(BMI)为(22.61±1.96)kg/m2;梗死部位:颞叶4例、基底27例、脑干17例;基础疾病情况:糖尿病5例,高血压16例,高血脂19例。观察组女20例,男29例;年龄61~75岁,平均(66.33±3.47)岁;发病时间(21.57±8.13)h;BMI为(23.35±2.32)kg/m2;梗死部位:颞叶6例、基底25例、脑干18例;基础疾病情况:糖尿病8例,高血压19例,高血脂2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实际病情及基础疾病情况,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如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等,针对糖尿病患者予以降糖治疗,并对家属及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辨证取穴治疗,选取四神聪、百会、内关、太冲、水沟及三阴交为基础穴位,再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穴位,如痰热腑实者额外添加大椎、丰隆;风痰瘀阻者添加丰隆、阳陵泉;气虚血瘀者添加气海、血海及足三里;阴虚风动者添加太溪、风池;上肢功能障碍添加手三里、合谷、肩髎及外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添加环跳、阳陵泉、委中及昆仑;口角歪斜添加地仓、颊车;语言不利添加金津、玉液;吞咽困难添加风池、天柱。为患者施针前均对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华佗牌0.30 mm×40 mm毫针行平补平泻法,每次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11,12〕,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程度≥90%,且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NIHSS评分降低程度46%~89%,且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NIHSS评分降低程度18%~45%,且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或评分出现升高。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42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重;(3)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中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量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试剂盒均由北京博沃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Coatron 3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北京美创新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13〕评价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该量表有10个项目总计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其中基本治愈14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1例、无效3例)高于对照组(79.17%,其中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2例、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33)。

2.2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25.96±5.00)分、(24.92±4.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304);治疗后,两组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10.08±6.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7.21)分;P<0.05〕。

2.3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IL-6、FIB及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比较

2.4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BI评分为(55.92±9.35)分,对照组为(56.25±9.4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为(76.63±10.66)分,对照组BI评分为(68.65±9.93)分,两组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自诉针刺部位有肿胀疼痛感,予以冰敷+热敷处理后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7/49),其中胃肠反应3例(6.12%)、肿胀不适3例(6.12%)、头痛1例(2.04%);对照组为12.50%(6/48),其中胃肠反应3例(6.25%)、头痛2例(4.17%)、皮疹1例(2.0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796)。

3 讨 论

ACI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会引起患者肢端麻木、言语不利、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4〕。西医主要采取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虽能缓解病情,但康复效果不佳,易出现并发症,针灸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15,16〕。有研究表明〔17〕,对脑梗死患者早期采取针灸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改善微循环状态,从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针灸辨证取穴能有效增强老年ACI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未增加额外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与孙苏闻等〔18〕研究结论一致。ACI发生后,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会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其中IL-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在病理状态下明显升高,会加重脑梗死损伤程度〔19〕。ACI发病与机体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FIB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中的重要纤维蛋白,高水平表达时可引发各种血栓性疾病。D-D质量浓度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对ACI患者进行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能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机体高凝血状态,促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状态,控制疾病发展〔20〕。针对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及中医证候对患者采取施针,刺激人体经络,增强病变部位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疏通,能有效促进患者肌力恢复,促进痉挛症状转归,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针灸辨证取穴能有效提高老年ACI患者临床疗效,明显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状态,从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针灸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针灸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