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生“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的启示

2022-10-27 00:33徐利萍
成才之路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德育高职

徐利萍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模式的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受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发,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联系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实际,宿迁高等师范学校组织开展“早理内务,晨诵经典,午时静默,晚做自省”四必做活动,形成鲜明的“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把求知、做事、做人有机统一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生活教育;“四必做”;德育;立德樹人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5-000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四五”研究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20210718)的研究成果

陶行知先生竭力反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传统教育,强烈倡导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受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发,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联系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实际,组织开展“早理内务,晨诵经典,午时静默,晚做自省”四必做活动,形成“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成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具体探讨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生“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的启示。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前进的、创造性的教育理论,内容主要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最为重要的部分。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中原本的、生活自己经营的、生活自己必备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意义是带来人们生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步伐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教育的意义也充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陶行知先生对当时的教育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严重脱离进行了批判,认为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实施教育,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是“死”的教育。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如果只注重学生理论学习而脱离实际生活,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做好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社会即学校不仅指学校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要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即社会终身教育体系。陶行知先生指出:自人类诞生以来,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社会生活。要尽可能地把学校里面的所有内容延伸到社会中,学校的教育范围要尽可能扩大,使实际生活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理论中社会和学校关系上的具体化体现就是“社会即学校”。高职德育要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社会现象、素材作为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关于民众教与学方面的论述。陶行知指出:教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学要在做的指导下进行。先生用如何做来指导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生用如何学来认真学,才是真正的学。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开展的“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实践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生活实际,每日组织学生开展“早理内务,晨诵经典,午时静默,晚做自省”四必做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生活教育理论开展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职院校在育人实践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而高职教育必须走在职业教育发展前列,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充分挖掘和领会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及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对提升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急剧地发展变革,要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德育课程编制、内容选择、模式架构、方法及途径也随着新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而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适应社会之发展需要,活的教育,就是要与社会发展变化同频共振。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立足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生活,及时调整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等,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理念,注重生活层面的学习,施行生活教育,跟上社会的发展。

2.是实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目标的需要

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育人工作新目标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评估指标中,“学生中心”成为核心的评估指标。而目前的高等职业学校往往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忽视文化知识内容的教学和学生的德育工作。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贯彻生本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在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育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因此必然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融合培养。

3.是创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需要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的途径,也是“社会即学校”这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要义,即要尽可能地把学校里面的所有内容延伸到社会中,学校的教育范围要尽可能扩大,使实际生活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高职院校应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而企业应在高职院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双方共同参与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新课程,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还应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开展订单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4.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需要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把培养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着力点。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互联网+教育”智能环境既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也改变了人才需求形态和教育发展形态。微信、微博、QQ、抖音、网络直播、个人网络空间等新兴传播媒介已经走进了高职学生的生活,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交互性强、多元性、自发性等特点使学生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新兴传播媒介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并结合高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更显得尤为迫切。

三、生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四必做”主题德育创新模式的启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纽扣,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在2018年6月成立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研究会”,组织研究会全体成员深刻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并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把握理论核心要义,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为了做好“四必做”主题德育活动,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四必做”主题德育活动领导小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以学生工作处为依托,组建“四必做”主题德育活动办公室和工作小组。“四必做”主题德育活动工作小组设计了“学生生活力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围绕学生家务劳动、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四个维度设计问题,既有封闭式问题,也有开放式问题。2019年学生工作处向四个专业200名新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同时按专业、性别、家庭来源选取3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调查组通过分析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和访谈调查记录整理发现:在家务劳动方面,不做家务劳动的学生占58.4%,做家务劳动的学生占30.4%,其余占11.2%。在学习活动方面,能自觉主动学习的学生只占15.6%,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在人际交往方面,35.8%的学生有1个比较要好的知心朋友,大多数学生没有知心朋友。在兴趣爱好方面,55.7%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以上四个维度调查还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家务劳动维度方面和学习活动维度方面都优于男生。在人际交往维度方面和兴趣爱好维度方面男女生水平相当。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从本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自主管理,自我学习”及“勤学、反思、善做”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上进行深度思考,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研究高职学生的所思所想,研究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特征,严密设计具体活动,深入研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新实施学生每日“四必做”德育新模式,即学生早上起床进行早理内务、早读课进行晨诵经典、中午写字课进行午时静默、晚自习每人完成一篇晚作自省,把“四必做”活动作为全校学生每日必须完成的一个“硬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活动程序,优化活动方案,创新工作举措,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通过实施学生“四必做”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1.早理内务

早理内务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幸福的教育来源于学生生活,要把学生一日常规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为教育素材,把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起床(6誜20~6誜30起床)后整理宿舍及个人内务。6誜20起床铃响后,学生快速起身,按要求在10分钟内整理好宿舍及个人内务。早理内务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学生工作处通过调研制定的,即四条线标准:宿舍四名学生的牙刷牙具摆成一条线、被子叠放成一条线、鞋子及方向放置一条线、开水瓶摆放一条线。早理内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而且对培养“宿舍是我家”的集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能为修身做人奠定基础。

2.晨诵经典

晨诵经典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即把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内驱力,追求教育真理和信念。学校在每天早自习开始后,利用晨读课中的15分钟时间(7誜40~7誜55)安排学生领读学校精心编印成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陶行知先生认为文化实际上就是生活的一种工具,文化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才能渗透到教育中。早读课进行“晨诵经典”活动,让学生诵读学校精心选定并编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诵、明、辨、益),能使学生与圣贤对话,增长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3.午时静默

午时静默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學做合一。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更多关注教育活动的内容、性质、组织形式等,很少关注学生自己是如何看待、感受和评价教学与自己的关系的,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学校在每天下午利用10分钟时间(14誜00~14誜10)让学生聆听精心选定的中国古典乐曲。学生安静闭目(静、安、虑、得),身体坐正且放松,两手放在膝盖上,意守丹田,欣赏音乐,舍弃心中的一切杂念,放下那些是非、好坏、善恶、对错的种种干扰,身心放松,回归宁静,陶冶情操,休养身心。学校以学生的感受为依据选择教育内容的展示方法、教育要求的表达方法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还学生真实的生活,还学生成长的快乐,从而以良好的状态自然过渡到写字课,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提高书写质量。

4.晚作自省

晚作自省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教学做合一,体现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和相互促进。学校在每天晚自习让学生静坐在座位上,反省自身,在10分钟时间内(19誜00~19誜10)撰写一日学习及生活感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检查自身,才能及时发现自身思想、行为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克服与修正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自身、超越自我。学生每日进行10分钟的“晚作自省”,书写一日学习及生活的所想、所得、所失,澄心静虑,通过忆、思、问、做,在书写总结时自省,在自省中提升。学生由开始时被动完成自省,渐渐意识到每日自省的重要性,变成了“我要做”,道德修养日益提升。

四、结语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实施的“四必做”主题德育模式是结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特定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建立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基础之上,体现了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诸多“生活教育”特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从“四必做”开展前的自己的事懒于做,其他的事情不愿做,逐渐发展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同学的事主动帮忙做、班级的事争先恐后做、学校的事比学赶着做的积极态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力明显提升,知礼守纪意识凸显,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学校也形成了“文化涵育,学思并重,‘四必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办学特色。有了“四必做”这一抓手,切实推进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协同统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内外兼修,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园,田伏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13(05).

[2]杨振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08).

[3]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任晓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

[5]赵灿.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12).

The Enlightenment of Life Education Theory on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the Theme of "Four Must Do"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Xu Liping

(Suqian Higher Norm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Suqian 223800,China)

Abstract: Life educ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r.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ode. Inspired by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tudy, lif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uqian higher normal school organized and carried out the "four must do" activities of"managing internal affairs in the morning, reciting classics in the morning, being silent in the afternoon, and doing self-examination in the evening", forming a distinctive "four must do" theme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mode, which organically integrates knowledge, work, and being a person, so a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lifeeducation;"four mustdo";moraleducation;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德育高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