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产中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

2022-10-28 05:59李柏林
新农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林木造林病虫害

李柏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林木种苗管理站,新疆 阿勒泰 836500)

1 进行科学造林和林木现代化抚育的重要性

1.1 深挖森林资源潜力、保证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

伴随着造纸、家具、建筑、化工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其对于林木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我国林木资源存在人均占有量较低且分布不均等问题,导致部分林木资源(如阿尔泰山的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禁止采伐)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推动科学造林工程以及对林木进行科学的抚育,可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缩短成林时间,从而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上,提升树皮、树干、坚果等林木副产品的供应量,推动地区林业产业以及关联的第二、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

1.2 构建稳定的森林系统、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与其他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较,由于林木从移栽到成林所需时间较长。通过引入现代化造林和林木科学抚育技术,从而依据所建造生态林的基本功能(生态防护林、城市绿化林、农田防护林、旅游观光林等),合理规化造林种类、造林规模,指导林木的科学修剪与间伐,形成稳定的生态林系统,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抵御自然灾害(沙尘暴、干旱、洪涝、泥石流等)、改善温室效应的生态效益。

2 现代化造林技术以及林木科学抚育技术简介

2.1 现代化造林技术关键点分析

制定造林的科学方案。造林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是保证造林工程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造林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人工造林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应与农业部门、城市规划部门以及建筑部门之间进行详细的论证,以保证造林地点、造林方法、造林规模的科学、合理。(2)适宜性原则,该方案所包含的各项措施、技术等应与本地区工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的匹配性较高,一来提高建林效率,二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精选林木品种。林木品种含有林木生长的全部基因,对于林木的基本属性(纤维素含有量、茎秆粗度、抗逆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林木品种进行精选:(1)依据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湿度、日有效积温、光照强度、日照时长等),选择合适本地区林木品种进行栽培,以缩短林木移栽后的缓苗时间,保证林木的茁壮生长。(2)要选择树龄合适(一般1~3年)、茎秆笔直、树皮完整、根系发达、未被有害生物侵染的林木幼苗进行购买种植。

栽培前的整地技术。借助合理的技术与设备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优化升级是保证林木茁壮生长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于大面积种植的经济速生林,推荐采用现代化耕地机、挖穴机等设备,进行土壤的深耕(30厘米左右)、碎土、平地、挖穴等操作。(2)对于种植相对分散的城市绿化林、旅游观光林,则应在维系该地区的原生植物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小型机械”的模式,进行局部范围的林木移栽和定植。(3)在林木移栽以前,应借助土壤速测仪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氮仪、液相色谱仪等实验室仪器,进行土壤基本结构、土壤中有效成分含量、土壤墒情(温湿度、pH值)的监测,并依据林木幼苗生长所需,进行腐熟豆饼、粉碎农作物秸秆、蜡质芽孢杆菌的合理使用,进行土壤土质的改良。

合理优化林木组成结构。生态林内部林木组成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关键。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态林内部林木组成结构的科学优化:(1)依据建造生态林的基础功能,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征,种植林栽培密度、栽培技术的合理规化。(2)为增加生态林内部“食物链”的种类、增强其稳定性,以及提升对生态林内部阳光、土壤的利用率,可以依据林木的基本属性,结合国外混栽林以及原始森林的相关经验,进行不同林木的混合栽种。

林木病虫害的精准防治。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林木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性越来越强,我国林木病虫害种类以及发生规模均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我国林木主要虫害种类不到30种,如今已经高达上百种),严重制约林木的健康生长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因此应做好生态林系统的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1)借助昆虫性信息素技术(一种靶标害虫雌性成虫分泌的吸引同种类雄性昆虫进行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对杨干象,杨干透翅蛾,青杨天牛,青杨脊虎天牛等地区检疫性害虫,进行精准监测,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2)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悬挂特定频率黑光灯对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云杉八齿小蠹虫等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进行诱捕,降低其交配、产卵的概率。(3)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对林木多种病虫害进行防治。(4)科学用药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施对靶标害虫毒性较高、对有益生物以及环境相对安全的化学农药对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总而言之,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基础,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从而将有害生物的技术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该类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损失,低于防治该类病原菌或者靶标害虫所需的经济成本)。

2.2 林木科学抚育技术关键点分析

对林木幼苗进行科学抚育是提升种子发芽率、出土整齐度以及保证苗木茁壮生长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精选林木种子,通过浸泡选种、风力选种、人工挑选等方法,选择品质优良、籽粒饱满、种皮完整的林木种子,并利用适当技术(温水浸泡、紫外线照射等)进行种子的消毒和催芽。(2)营养繁殖,对于杨树等扦插繁育树种,可以选取壮龄树,进行枝条的截取和扦插,所截取的枝条应具备枝叶与嫩芽数量合理、粗度合适、水分充足等基本特征,从而确保在扦插过程中,可以分泌足够的生长素促进其生根,与此同时可以采用某些化学药剂或者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对枝条进行处理,以加速其生根以及伤口愈合。(3)加强基础建设,主要是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进行拱棚的搭建,一是创造利于苗木生长的温湿度环境,二是有效抵御冰雹、飓风等气象灾害对于苗木幼苗的破坏。(4)对林木幼苗进行科学灌溉与施肥,促进其茁壮生长。(5)移栽时间要合理,时间上一般选择春天进行苗木的移栽,在苗木出土、运输以及移栽过程中,要注意对苗木根系、树皮的保护,从而提升其成活率。

对幼林进行科学抚育是加速林木生长、构建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科学灌溉与施肥,主要是通过建立以滴灌管道、微喷管道以及水肥一体机为基础的现代化林木灌溉—施肥体系,从而满足林木不同生长周期对于营养物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钙、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水分的需求,保证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有效进行。(2)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适时对林木进行科学的修剪与间伐,从而为土壤、阳光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高端林木的产出奠定基础。

3 结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林木资源在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各地林业部门应依据实际情况,做好本地区造林技术与抚育技术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林木造林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