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例谈

2022-10-31 07:35胡清蕾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9期
关键词:植物习作内容

胡清蕾

(广德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 安徽宣城 242200)

一、准确定位:借助记录卡写植物朋友

教材中的习作板块先是一段文字情境引入,接着出示了一个桃花记录卡的范例,最后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本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揣摩编者意图后,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教学定位。

(一)观察一种植物,制作简单的记录卡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做记录卡,并出示了桃花记录卡,以图配文的形式,从名称、样子、颜色、气味等方面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特点,提示观察和记录的要点。记录卡中的“其他”一项,提示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来补充记录。这部分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有目的地细致观察,避免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楚。因此,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记录卡,为学生后面的习作训练做好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二)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样子和自己的感受

教材的第二部分,提示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写植物朋友,同时提出,写之前再观察,关注新发现;写完后要学会分享、交流。这一部分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观察的习作,习得一些观察的方法,所以对此次习作也并不陌生。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力争将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目标在于“写清楚”上。

二、目标落实:在具体情境中实践“做卡、说卡、写卡”

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三年级适宜设置宽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模仿和实践中切实提高习作水平。

(一)课前观察指导“做卡”

习作教学前,在教学本单元《荷花》一课后,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身边的一种植物留心观察,并用记录卡记录观察所得。教师要重点提醒学生在做记录时,首先要记录及时;其次记录的要点不限于样子、颜色、气味,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灵活安排;最后还可以适当记录自己观察时的感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创设了春天来了和植物交朋友的情境,孩子们喜欢春天,喜欢交朋友,教材用拟人化的手法拉进了植物与学生的距离,非常亲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植物记录卡的热情,我还创设了优秀记录卡展示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习作前的准备工作也就做得相当充分了。

(二)交际情境指导“说卡”

在教学中,首先在展示记录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记录卡,由词到句或由短句到长句,鼓励学生尝试说连贯。此环节重在对照范例,明确可记录的内容。而且通过交流,还可以丰富记录卡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比如观察时想到的,或自身的感受等。不知不觉中,学生完成了记录卡的介绍,将表格中的文字变成了一段有声有色的介绍。

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观察记录的内容,学以致用,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评议、提问,再次审视自己的记录卡,在同伴的帮助下丰富记录卡的内容,并在对话交际的过程中,慢慢地把内容写通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把记录卡中的内容变成口头习作的窍门:把观察记录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篇习作,原来写作文这么简单!这时,每一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自信,再也不会认为习作是多么可怕的事。因此,交际情境指导“说卡”这一环节,就像是为习作准备好了整桌的食材,至于怎么加工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显而易见。

(三)变“卡”成“文”指导“写卡”

习作是不是将记录卡上的内容组合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将记录卡上的内容转换成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要有效落实“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一目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特级教师蒋军晶在《让孩子学会写作》一书中指出:“教写作技巧有技巧。”原来我们的习作课不能永远只讲感悟,实用的技巧比天赋更重要,原来教技巧是为了缩短天生能力之间的差距,原来教技巧并不会导致千人一面……

因此,我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本次的习作要求,尝试将这篇简单拼接的习作进行优化:首先可以试着把观察到的写得更清楚;其次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读题目,关注“朋友”。

明确了优化方向后,就是一步一步慢慢渗透写作方法:聚焦开头,关注“朋友”—按顺序抓特点写清楚重点内容—写出感受。我的设计意图是,第一次呈现由记录卡直接拼凑成的文章,既让学生发现了习作的窍门,又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经过梳理优化,对比展示第二篇习作,通过点拨,指导学生如何将记录卡内容转变成文章,解决了“怎么写清楚”的问题,也逐步落实了教学目标。有梯度的展示,逐步形成的习作支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而且范文是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学生感觉很亲切,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范文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严格把关质量。本次的省网课习作范文,我在两位市教研员的指导下来来回回改了八九遍,既要对学生的习作有示范作用,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不能拔高要求。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我还会收集学生的优秀习作,帮他们在各个平台投稿。有了观察,有了方法,有了范例,有了驱动力,学生自然会写想写。

三、平台展示:增强习作兴趣和自信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多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平时对于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会大声地在班级里朗读,会发到班级微信群,会向杂志投稿。如果作品刊登了,我们还会举行一个授奖仪式——领稿费。学生被关注着,被鼓励着,被赞美着,因此习作的积极性也一直很高,这令我很欣慰。如班里的包琳雪同学创作的小诗《云》在《少年博览》发表。包琳雪同学在同学们的掌声中领取我发的稿费时,她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激动,那样的自豪,令我印象深刻。

去年,我还给我们班申请了一个公众号“第三间教室”,这样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和平台就更多了。我相信正如我们班公众号上的简介一样:在广德市实验小学,有一间神奇的教室,那个班的孩子个个身怀绝技,他们给这个世界平添了无限生机!

猜你喜欢
植物习作内容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