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德丝弦创新的艺术价值
——以民谣《马马嘟嘟骑》为例

2022-10-31 13:10
戏剧之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丝弦常德曲艺

赵 艺

(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一、常德新名片——常德丝弦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别名“柳城”,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

宋元时期,常德地区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繁荣,吸引了不少商贾。这些商贾随行的江浙乐师、歌女等频繁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也就开始在常德地区传播,后取其精华,与常德本土音乐特点融合,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常德丝弦这一独特的地方曲种。

常德丝弦的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丝弦乐器,后来又加进汉剧和花鼓戏的锣鼓打击乐,用在过场音乐中渲染气氛。常德丝弦用常德方言演唱,常德方言隶属于西南官话,近似于普通话,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观众都能够听懂。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剧情的大段子。其演唱形式原本为坐唱,演唱者6 人,均兼操乐器,座次固定,有所谓“扬琴对鼓板,琵琶对三弦,京胡对二胡”之说。

常德丝弦传统音乐有300 多首曲调,现存100 多首曲调。这些曲调的音乐结构也比较完整,可分为曲牌体、板腔体和混合体三类:曲牌体,又称牌子丝弦,是常德丝弦演唱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种把众多具有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连接起来而反映一个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板腔体,又称板子丝弦,是常德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板子丝弦不受曲调的限制,拥有完整的唱腔和极强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不可缺少的音乐类型,它包括“老路”和“川路”两种声腔。“老路”就是指由常德及其他一些地方的民间音乐逐渐演变而成的,而“川路”则是带有四川一带地方音乐风格的演唱。“老路”在演唱时较浑厚深沉,“川路”则比较清晰明朗。混合体是20 世纪30 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的音乐结构形式,它是指一个曲目既有曲牌体音乐,又有板腔体音乐,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或“川”“老”等各路的多种板式与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混合体结构多见于中、长篇曲目和现代曲目。

二、《马马嘟嘟骑》原版与改编版的比较

常德丝弦《马马嘟嘟骑》是常德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谣,主要以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锣鼓打击乐等传统乐器伴奏。节奏欢快明朗,旋律比较简单,歌词偏口语化,通俗易懂,十分富有韵味。“马马嘟嘟骑,骑到那嘎嘎去,嘎嘎不杀鸡呀,娃娃我要回去,嘎嘎不杀鹅,娃娃我要过河,嘎嘎嘎公他奈我耐不活哟咿儿哟……”《马马嘟嘟骑》中嘎嘎是外婆的意思,嘎公是外公的意思,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2018年,乐队“斯斯与帆”将这首常德丝弦改编后,火遍了大江南北。改编后的《马马嘟嘟骑》保留了原版的歌词和常德丝弦标志性的“咿儿哟”。作品曲调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整体节奏都变慢了,旋律性更强,更加地抒情叙事,其伴奏乐器仅仅只是一把木吉他,也就是现代的“民谣”风。原版的《马马嘟嘟骑》俏皮可爱,像是在描绘一幅童年时期,外公外婆正陪小朋友玩耍的剪影;而改编民谣版《马马嘟嘟骑》不论是旋律、节奏还是演唱者音色的选择上都追求干净纯粹,像是在跟听众轻轻诉说,一同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所以在情感方面,改编民谣版更能将听众的思绪带回童年,引起共鸣。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些常德丝弦伴奏班子逐渐被MP3 音频取代了。对于传统常德丝弦来说有弊有利,一方面,传统常德丝弦用MP3 音频伴奏远不如现场伴奏班子伴奏的效果好,简而言之是缺少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另一方面说其有利,是基于丝弦伴奏班子人数较多,外出演出人员较多不好管理。但对于不会弹吉他的演唱者唱民谣版《马马嘟嘟骑》来说,音频伴奏无疑是更合适的。同时,改编后的《马马嘟嘟骑》表演场所更加多样化,演唱者的年龄段也更加丰富了。而原版《马马嘟嘟骑》的音乐现在一般用于少儿舞蹈表演,已经很少有人唱了,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给《马马嘟嘟骑》注入了新的活力,传唱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常德丝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常德丝弦于2006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常德丝弦人更积极地为其发展与传播奔走忙碌,比如开办了常德丝弦的少儿弹唱班,在高校成立特色人才培训班,开展一系列常德丝弦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同时各大综艺晚会的保留节目,甚至广场舞音乐都是常德丝弦。虽说常德丝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远远不够,可能仅存在于湖南,甚至仅在常德一地。甚至部分中小学生、年轻人群体会刻板地给常德丝弦等优秀传统曲艺贴上“旧社会的产物”“与时代脱轨的旧音乐”这类标签。

(二)存在问题

大众审美变化迅速,发展形式缺乏创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短视频软件推陈出新,以当下火爆的短视频软件“抖音”为例,其音乐多在15 秒—3 分钟,短视频博主们发布作品时选择的配乐大都为音乐作品中较为洗脑的部分。正因为音乐朗朗上口,有记忆点,大众才能成功地“被洗脑”。常德丝弦作品一般为10 分钟左右,怎样在短短的15 秒内让大众记住常德丝弦,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拿笔者亲身体验来说,笔者从未主动了解过黄梅戏,但在抖音上反复听到过不同的博主翻唱《黄梅戏》,于是“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旋律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黄梅戏》就是传统黄梅戏《女驸马》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所以,将常德丝弦与流行音乐结合是个可行的建议,想要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喜爱常德丝弦,作品形式和发展形式上都需要进行创新,必须紧跟年轻人的审美。如何让常德丝弦与时代一同进步,如何让年轻一代了解、热爱、学习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在每个时代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常德丝弦与流行音乐融合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常德丝弦的传播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常德丝弦由于自身的音乐特征,受众群体有限。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静静欣赏传统曲艺,这也是中国传统曲艺逐渐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用流行音乐作为载体表达常德丝弦的故事,带动大众主动地去了解常德丝弦,探索有关常德丝弦的相关知识,能够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除此之外,面对常德丝弦行业发展缓慢的态势,将常德丝弦与流行音乐融合进行新的创作是传播与发展常德丝弦的一种新思路。取其精华,融合常德丝弦中的经典剧目加以创编,经过创新后的常德丝弦会有更多的宣传表现形式,比如可以在各大音乐、短视频平台对歌曲进行宣传推广,这不仅能够拓宽常德丝弦的受众群体,也能让更多地区,甚至是海外的人感受到常德丝弦的魅力所在。所以,在进行歌曲创作的时候善于运用传统曲艺元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曲艺,也更能带动年轻一代对常德丝弦的热爱,从而促进常德丝弦的传播和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

常德丝弦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作到表演都别具一格。常德丝弦经过漫长岁月的沉积,形成了独特的声乐演唱风格和技巧,它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音乐文化,是传统的音乐凝聚着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传统曲艺的继承,是基于当前社会对于音乐的理解,在这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需求必定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那么,传统曲艺的改变,也不能单单靠音乐的创作者,青少年审美的提升反而更加重要。审美的高度,决定了音乐的高度;社会的包容性,决定了音乐的深度。

流行音乐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大部分歌曲创作都是从市场需求出发,音乐风格千变万化,但创作者始终把吸引受众作为创作的首要原则。不少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此同时,大把“口水歌”也不断被传唱,这些“口水歌”有着极其相似的旋律,节奏感强,流行速度很快,但歌词多用流行词语,没有太多精致有内涵的词,因此被遗忘的速度也很快。“套路化”审美的流行歌曲已无法满足听众需求,寻求不同音乐元素的融合已经是当下流行歌曲创作的新途径了。而常德丝弦民谣版《马马嘟嘟骑》就是个特别的存在,这首歌改变了流行音乐“口水歌”俗套的创作形式,“斯斯与帆”乐队把流行音乐与传统民间曲艺常德丝弦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她们保留了常德丝弦独特的语言艺术,依然用常德方言演唱,虽说歌词通俗易懂,但叙事性强也正是常德丝弦的特色所在,正是因为这样,简单、温暖的歌曲《马马嘟嘟骑》才能更好地与各地的人们共情。

审美的高度,我们无从去定义,每个人对于音乐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音乐的风格多元化、表现方式多样化的原因。音乐的包容度,是我们需要贴近思考的东西,何为糟粕,何为精华,历史早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我们需要去把控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力度和过程,让传统平滑地进入现代。

所以,将流行音乐与常德丝弦结合不仅有利于常德丝弦的传播与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常德丝弦,还可以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人们走出俗套的音乐创作公式,获得新的创作灵感。

(三)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部分喜欢流行音乐、说唱、摇滚、蓝调等音乐类型的年轻群体、中小学生群体会片面地认为传统曲艺听不懂,并且是中老年群体的最爱。他们的这种想法更能反映当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曲艺缺乏自信的现实。中国传统曲艺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它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更能反映创作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等,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以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就如在2022 年2 月的湖南卫视华人春晚中,著名歌唱家吴碧霞老师和说唱歌手王琳凯一同合作的歌曲《湖南YOUNG》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与现代rap的奇妙碰撞。这首歌曲是根据常德丝弦传承人李庭婷等人创作表演的《0736 常德YOUNG》改编而来。将优秀的传统曲艺与时尚新潮的说唱文化创新融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这不仅让华侨华人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常德丝弦跨越山海,传遍全球,同时又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普及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大学生群体也应该接受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我们要将增强文化自信作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使大学生在感受传统音乐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增加学习传统音乐的动力。比如开设美育课程、音乐素养课程、举办与优秀传统音乐有关的校内实践活动等。据统计,截至2021 年10 月,中国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8.86%,本科生只占4.43%,在21 岁—35 岁的人口中大学生也只占到26.08%。虽然大学生群体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不大,但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之后,这个群体的音乐文化素养相较没有接受传统音乐文化普及的大众会高很多,滴水成河,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引领全社会大众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进而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实现文化自信的增强。

五、小结

传统曲艺常德丝弦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需要我们的保护与传承。将流行音乐与常德丝弦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当今市场中已被认可,这样的创作方式既提升了流行音乐的魅力,又能更好地发展传播常德丝弦。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创作者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合理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的创造性代表着社会的审美,如何让传统音乐留存下的精华融入当代音乐重获新生,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希望在保护、传承与发展常德丝弦等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道路上,政府、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能一同努力,顺应时代的潮流,让这些经典、有内涵的音乐文化力量永流传。

猜你喜欢
丝弦常德曲艺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扶琴》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