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 “中” 的思想
——以《复卦》《中孚卦》为例

2022-11-01 05:19董国英
今古文创 2022年34期
关键词:之德中正周易

◎董国英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周易古经》最初是一部占筮书籍,通过对人的行为或某种现象进行卜筮而判定吉凶祸福。后期经过孔子《易传》的进一步发挥,衍生出了新的内涵,其哲学性被进一步提升和加强,被广泛运用于治国理政和个人修养的方方面面。在对吉凶的判定中,“中道”思想尤为突出,若人的行为符合“中道”,就能做到吉多凶少。《周易》一书中有“中行”“中道”“中正”等诸多不同的表述,《周易》对“中”的阐释一方面体现在根据卦爻所处之位判定吉凶上,即对卦爻辞的解释以居中得正为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经世致用之中,当人们处于不中不正之位时,可通过修“中正之德”来趋吉避祸。而“中正之德”与“中正之位”相较,明显前者地位更为突出。

一、中正之位,判定吉凶

《周易》对“中”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对卦爻辞的解释方面。这里的“中”是指处于一卦的中位。在六十四卦中,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于上卦之中,皆称之为“中”。此两爻中,又以第五爻最为显赫。同时,每一卦的初、三、五爻为阳位,二、四、上爻为阴位,“正”则指的是阴爻居阴位、阳爻居阳位。周易三百八十四爻中处“中正之位”者爻辞大多为吉,只得“中”或居“正”之爻多能免凶。

接下来以《复卦》为例,说明《周易》“中正为吉”的释卦方式。《复卦》上坤下震,只有初九一个阳爻,整体说明了阴盛之极,阳刚来复,天地阴阳消长必然之理。《复》卦之“中”在初、二、四、五爻中都有体现,但其含义不同,其中二、五爻分别居上下卦之中位,而初、四爻虽未处中位,但因其阴阳爻各得其位,是故爻辞亦为吉利。下面从具体的六爻之义阐释其中蕴含的“中正”思想。

首先以复卦之初、四两爻为例解释周易“正位”之吉。初九以阳居阳,是当位之爻,爻辞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不远复,意为外出不远就返回。“祗”,为灾难之意,“元吉”,大吉。初九爻用行路来启示人们,在刚开始做事时,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由此改正错误,按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做,这样不会产生什么灾难,也不会让人太后悔。从位置来看,初九阳爻居于阳位,虽不居中但得其正,因此爻辞说无灾难,无祗悔,最终可得吉祥。《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象辞则侧重于强调时时反省、修养自身的重要性。六四爻辞曰:“中行,独复”。意为本来走在行列正中间,现在独自返回,这只有少部分能达到。六四以阴爻居阴位,得正,且与初九爻相应,得到初九阳爻的支持。同时,六四爻虽不居上下卦之中位,但在《复》卦的二爻至上爻五个阴爻中,六四爻又居于五阴之中,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居中,因此,六四也可以理解为居中守正之爻。故此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这里的“道”即是“中道”。

其次,复卦之二、五爻分处上下卦之中,是为“得中”。六二爻辞曰:“休复,吉。”六二处下卦之中,且阴爻居阴位,既中且正,因此爻辞吉利。”唐明邦在《周易评注》中将休解释为“美”,但个人认为,这里解为“停止”之意更为恰当。意思是发现错误便停止不再前往,返回正道,结果吉祥。《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象辞指出六二之所以能够停下来,最终得到吉祥的结果是因为其能够向下亲近具备仁德的人,“仁”即是指初九,因为初九阳爻居阳位,是位君子、仁者,六二对其很是欣赏,因此吉祥。六五爻辞曰:“敦复,无悔。”复卦的上卦为坤,坤卦的精神是能够“厚德载物”,所以有“敦复”之象。“敦”也可以理解为“厚”的意思。大意为认真反省考察返回正道,没有大的怨悔。六五属于阴爻居阳位,失位不正,但是六五居于上卦“坤”卦之中,居于中位,因此不会后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也是强调六五爻虽然远离阳刚,但其位不失“中”,因此“无悔”。虽二、五爻皆得中位,但因六二爻得中得正,所以爻辞更加吉祥,而六五以阴居阳,是为失位不正之象,只因其居上卦之中,方能无悔。

最后,《复》卦之六三爻、上六爻既不处中,又不得正,因此爻辞并不吉利。六三:“频复,厉,无咎。”“频复”反复之意;“厉”为危险之意,大意是: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是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从爻位而言,六三与初九无比无应,又处在群阴之中,当刚长阳复之时,表现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的样态,既不情愿休退,也不敢阻拦,这种摇摆不定屡反屡复,是谓“頻复”。这种“频复”摇摆不定的状况,从六三的处境看,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六三处于下卦震的最上爻,震为雷,为动,所以它会有频繁运动的形象。六三频繁运动想回到中位,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所以会有危险,六三之“厉”源于其不得中正,但由于六三并未处于一卦之终,因此虽“厉”,但最终“无咎”。上六爻就比较麻烦,不中不正,又处于极亢的位置,因此爻辞曰“凶”。上六爻辞曰:“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迷复”为不知悔改之意,“以其国”可理解为以兵治国。爻辞大意为:陷入迷途,不知悔改归复正道,定会有凶险,有天灾人祸。这种情况下,行师出征,必遭大败,用于治国,国君也有凶险,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十年之内都无法战胜敌人。上六之凶是由于其拒斥阳刚的发展。当阳长刚复之时,执迷不悟,拒斥阳刚之势的发展,这就必然招致灾害。上六为复卦之终,处于极亢的位置,与下面的六三既不相应,也不相合,本身又不居中,所以他的处境是内忧外患,最为不利。

二、中正之德,趋吉避祸

《周易》作为一部占筮的书籍,重要作用就是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系辞传》有言:“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通过《周易》中记载的往事,可以了知其蕴含的深层道理,研读周易有助于世人总结经验教训,防微杜渐,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事物发展有吉有凶,而逢凶化吉的重要的方法就是恪守“中正之德”,执中而行。

这里举《中孚》卦为例说明诚信之中德。通观六爻来看,《中孚》卦上两爻和下两爻都为阳爻,为刚为实,中间两爻为阴爻,为柔为虚。六爻外实,内虚,内虚象征着内心谦逊无私,无私则有信,有信则吉祥,诚信发于内心即谓之中孚,内心诚信即能合乎“中道”“中行”,此为立身处世之本。从上下卦来看,中孚上兑下巽,巽主顺,兑主悦,是巽顺而和悦。上下巽顺和悦,意味着以诚信之道治理天下,邦国自然诚服归化,诚信便是中孚卦内涵之中德。下面对中孚卦的六爻之义做具体说明。

初九之吉,因其具“志不变”之德。初九爻辞曰:“虞,吉,有它不燕。”“虞”为古时的祭祀安神之礼,“有它”是心志不定之意,燕:安然。爻辞大意为用虞礼来祭祀,可以获得吉祥,如果心志不定,则无法安然。行安神之虞礼,心志虔诚不动摇,因此可以获得吉利。从卦象上看,初九以阳爻居刚位,得位。初九又处于下卦之始,下卦为兑,有愉悦和欢乐之意,表明初九能够安于当前之位,自得其乐,心志坚定所以可得吉祥。且其与六四相应,六四是近君大臣之位,初九与其关系密切,可有机会得到提升。但如果心志不定,复有他求,则会失去诚信而不得安燕。

二、五爻“无咎”因其位得中且具诚信之德。九二爻辞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阴”,树荫,从卦象上看,九二以阳爻居阴位,处于下卦之中,其上面的六三、六四全为阴爻,所以其处于阴蔽之处。是故此处云“在阴”,“爵”,酒器也,引申为酒;“靡”:共同分享之意。爻辞大意为,雄鹤鸣于树荫,雌鹤应声唱和。我盛满美酒,愿与你共享同乐。朱熹解释说:“九二中孚之实,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实应之,故有鹤鸣子和,我爵尔靡之象。鹤在阴谓九居二,好爵谓得中。”那么鹤鸣子和则是指九二与九五的关系。《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鹤鸣子和,鹤鸣子和是由于心中诚孚相悦。从爻位来看,九二阳爻居阴位,为失位之象。但由于其坚守诚信之中道,愿意与他人分享,因此“无咎”。九五爻辞曰:“有孚挛如,无咎。”爻辞说有诚信系恋,无灾咎。孚:诚信之意;挛:指紧密联系不可分开。从卦象上看,九五以阳爻居于君主之位,处于上卦之中,有中正之德,且与在下居守正位的六四刚柔亲比,象征君臣诚信相待,紧密合作,所以无咎。《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象辞解释说,君臣上下诚信相待,紧密联系,是由于九五有诚信之中正之德。

六四“无咎”,因爻中内涵诚心专一、上下和睦之德。爻辞曰:“月几望,马匹亡,无咎。”意为月中之时,丢失马匹,但无大的灾祸。程颐朱熹均认为,“马匹”的“匹”,有匹敌或相当的意思。“马匹”是指初九与六四应位的关系。六四绝其同类初九而上附九五,因此有马匹离群亡失之象。六四爻拒绝初九,诚信专一侍奉九五之君王,得其信任,最终方可无咎。

上九之凶,因其不知修德知止。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爻辞大意为:鸡鸣声响彻天空,占问有凶。翰音,鸡鸣声也。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说:“翰音者,音飞而实不从。”朱熹的解释更为明白:“鸡曰翰音,乃巽之象。居巽之极,为登于天。鸡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而不知变,亦犹是也。”上九以阳爻居于阴位,且处于上卦之极,不能持中守正,又与九五相敌逆比,因此其并不具备登天的能力,却是高声鸣叫想要登天,因此占问有凶险。《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高声鸣叫想要登天,怎么可以长久保持呢?说明一心图上进而不知止,愚骄自负而好高骛远,不知恪守诚信内修己德,最终必定招致凶祸。

通观六爻,初爻明确为“吉”,二、四、五爻虽未明言“吉”,但最终“无咎”,六三爻只记载遇敌事件,未言具体吉凶,故此未做分析。只有上九爻明确说明“贞凶”。通过分析六爻吉凶可以推知,爻辞言“吉”或“无咎”者,皆内涵中正之德,而爻辞言“凶”者,则由于一心求上,而不知止,未能内修己德。由此看来,无论是在治国理政中还是在个人修养上,都应当恪守中道,履行中德,唯有如此,方能顺利亨通。

三、德位关系:德重于位

通过对上述两卦的分析,可以概括周易“中”之主要内涵,即“中正之位”与“中正之德”。“居中得正”即是“得位”,“持中用中”即是“有德”,关于“德”与“位”之重要性上文已明言,此处则针对“德”“位”二者之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周易》古经成书于忧患之时,卦爻辞多悔、吝、凶,因此极为重视德性修养,勤修己德以防祸患已成为《周易》一书之核心。《周易》开篇乾卦之文言传即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大人”即指九五之君王,意为君王之德行应与天地、日月、四季相合,由此推知,天人和谐之极至之关键处在“德”。周易关于“德”的重视,于卦爻辞,系辞,以及文言传皆有涉及。通观全书卦爻辞之判定,无德有位者多凶,有德无位者可吉,有德有位者多吉,足以说明德重于位。

《周易》多以无德之小人居君子之尊位说明德不配位的危害。如《诚斋易传》对中孚卦上九爻之解释:“天下之理,德之小者,不可以侥大任,才之下者,不可以慕高位。”说明德行不足,才能有缺之人,是不可以委以重任的,也不能追求尊贵高位。一个人的地位必须与能力,德行相匹配,就像樊笼之鸡无法如鸿鹄一般一飞冲天,究其原因,才德有缺也。“小人”即使侥幸身居高位,但必定会登高跌重,不内修己德,而期待能得善终者,即使能一朝得势,结局必然潦倒。又如《乾卦》上九爻,爻辞曰:“亢龙有悔。”《系辞上》之“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可以看作是对此爻的解释,身居高位,但无法得到有才德的贤人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上九处于极高极亢之地位,但自身没有谦虚谨慎之德行,不得贤才相助,是故必有怨悔,表明无德之小人居君子之尊位,必会招致灾殃。因此,“大人”“小人”须各归其位,各守本份,行事与各自之才德相适应,即“德要配位”。

有位无德者,难得善终,但有德无位者,则能凭借自身德行修养之功,达至“无咎”之结果。如《乾卦》九三、九四爻,具足谨慎勤勉之德。九三位于下卦之终,是可上可下的关键时刻,九四则处于上下卦交接、可进可退之地,容易反复无常。此二爻皆非“居中得正”之爻,但由于其“终日乾乾”,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谨慎德行,因此过程虽有“厉”,但最终“无咎”。在《坤卦》之六三、六四爻中,“德”则体现为功成身退、谦虚自守。六三爻以阴居阳位,虽不当位,但由于其“含章可贞”,内含良好美德,坚守为臣之道,以忠心辅佐君王,不居功自傲,自恃己功,虽无成就,但亦有良好的结局。正如程颐所说“为臣之道,当含晦其章美,有善则归之于君”,“或从上之事,不敢当其成功,惟奉事以守其终耳”。六四爻谦虚自守之德体现得更为强烈。六四阴爻居阴位,是当位之爻,但由于其处于“人”爻的上位,地位很高,此时更应谦虚自守,只有十分小心,像“括囊”一般那样韬光养晦,慎之又慎才能“无咎”。《正义》亦有言曰:“知虑光大,不自擅其美,唯奉于上。”皆是在强调无位者唯有坚守正道,勤修己德,方能避免咎害。

“德”之重要性还体现在可以“守位”上。《系辞》云:“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圣人之位即是指九五之君位,也指具有权势地位之“大人”,“大人”若得其位而无德,反受其害,若欲守位,则需具仁德。在上之君主若不能以德行服众,仁爱治国,使君臣上下和睦,则在下之臣子易生非分之想,僭越之心,只有君王具足仁德,才能使上下和睦,君安臣乐。

《周易》六爻之中,第五爻为君位,处于一卦之尊,德位相配之象在此爻中较为明显,此处仍举上文之《中孚》卦为例进行说明。中孚卦之九五爻曰:“有孚挛如,无咎。”九五以阳爻居于君主之位,处于上卦之中,且有中正之德,即诚信,君主以诚信之德治国,则天下万民自然归附,身居九五之尊,还能具有中孚谦逊之德,以无私之心广施仁政,如此方能与臣下和谐相通,在卦象上则显示为九五与在下之六四刚柔亲比。象辞说:有孚挛如,位正当也。之所以君臣上下诚信相待,紧密联系,是由于九五有诚信之中正之德,这也是为君者应有之德,此为德位相配之象。

德位相配者,可广施仁德,使万民归附;无德有位者,终难长久,无位有德者虽“无成”但“有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德重于位”。《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言更是明确指出了德行修养的重要意义。

《周易》之“中道思想”包括“中正之位”与“中正之德”两种不同的含义。释卦体例之“中正”与经世致用之“中德”密不可分,因为在对卦爻辞的解释上尚中尚正,以中正为吉,所以为了趋吉避凶,个人修养方面,就要恪守“用中”之道,修“中正之德”。《周易》之“中德”于《周易》卦爻辞中多有体现。但其代指含义多有不同,除上文《中孚》卦所言之诚信、上下和睦、知止内修之外,还有《讼》卦中过犹不及中庸之德,《家人》卦中所言以正道治家之德以及《复》卦敦复自省之德等等多重含义,这些散落于《周易》卦爻辞各处的“中德”后期经过儒家诠释发展成为“中庸”“民本”等一系列思想,“中德”也成为儒家在自身修养方面的追求和目标。可见《周易》“中”的思想是实为《周易》一书之核心。

猜你喜欢
之德中正周易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无题(3)
魏晋时期的中正品评与考察乡论
甜甜的“蝴蝶茧”
常修“四为”之德
道德经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
长幼有序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