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路在何方”?*

2022-11-03 06:31敏,陈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路在何方服务水平市场需求

● 伏 敏,陈 菁

(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一、引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1-2]。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之下,国家对于高校的科技投入连年增长[3]。根据《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724.8亿元,而以转让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仅为53.4亿元,可见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相对较低。高校科学研究投入经费的连年增长与低成果转化率间形成了严重的矛盾[4],而如何破解该矛盾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测度方面,学者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排序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测度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5]。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因素方面,罗茜等[6]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从国家政策、区域环境、组织行为三个层面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影响因素;梁树广[7]基于面板数据,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研究后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企业需求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显著;李苗苗等[8]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面板数据研究后发现,政府科技支持、高校专利市场化水平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具有积极影响;杨登才等[9]运用数据包络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后发现,高校教师价值追求、科技成果成熟度和社会协作氛围对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已有文献为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厘清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但现有研究局限于探讨各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的线性关系,而对“联合效应”鲜有提及。为此,可在测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多重并发影响路径,为进一步厘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分析框架

具体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测算区域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其次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结果变量,探讨前因变量的多重并发影响路径。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框架

(一)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对于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总和所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值[10],学者们普遍使用科技投入和产出来测算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下的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其中投入变量为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产出变量为技术转让收入和技术转让合同数。

(二)影响因素

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环境、条件和主体三方面筛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区域政府科技支持、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能够给予高校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更好的政策依托,不仅有助于科技资源的集聚和科技成果的产出,而且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提供了可能和保障。参考已有学者[11-12]的研究成果,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作为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前因条件变量。

2.区域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服务水平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起关键作用,显著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服务环境好、科技服务水平高的区域,各项科研成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检测等关键环节,从而有效降低创新和成果转化成本[6]。此外,区域科技服务水平还体现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先进的科技中介服务能有效连接高校、企业和政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8],以当年科技服务支持经费衡量当地科技服务水平。

3.区域政府科技支持

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充裕的资金支持不仅能为知识的创新和成果的研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氛围。政府支持不仅包括资金支持,还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相关科技政策的落实和保障等。政府在科技方面的主动作为能促进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技术在高校和企业间流动。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8,13],以政府科技经费的拨入衡量政府科技支持力度。

4.区域市场需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在科技成果生态链条上具有驱动性,能够促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让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紧密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参考已有学者[7,14]的研究成果,以企业主体的数量衡量区域内的市场需求。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

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已成为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因,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9],以技术转让合同数量与R&D成果应用项目数的比值衡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数据包络分析(DEA)

数据包络分析由Charnes和Cooper提出,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测评方法,用于测评一组具有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决策单元绩效和相对效率。该方法利用线性规划构建有效率的凸性生产前沿,通过与此前沿相比较来识别效率的相对高低[15]。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的不同假设,DEA模型可以分为基于固定规模报酬的CCR模型和基于可变规模报酬的BCC模型。BCC模型可将CCR模型中得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假设需要测评的DEA模型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都有m项投入以及s项产出,可以建立模型如下:

式中,Xj=(x1j,x2j,···,xmj)T为决策单元的输入变量,Yj=(y1j,y1j,···,ysj)T为决策单元的输出变量,Xj0、Yj0为第j0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s+、s-分别为产出和投入的松弛变量,n为决策单元的个数,λj为决策变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e=(1,···,1)T∈Em,ê=(1,···,1)T∈Es,θ为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率值。当θ=1时,说明投入产出之间达到了饱和状态,称为DEA有效;当θ<1时,说明投入产出之间存在冗余,二者的比例结构尚有改进空间,此时DEA无效。

2.定性比较分析(QCA)

定性比较分析是由美国社会学家Ragin提出的一种基于布尔代数的集合论组态分析方法,力求整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16-17]。该方法以归纳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案例的系统比较分析识别出需要关注和考察的关键“成分”[18-19]。传统回归分析聚焦于单个变量的净效应,但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当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时,单个变量的效应可能会被相关变量所覆盖[20]。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于厘清此类复杂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QCA目前有三种具体分析方法:清晰集(csQCA)、多值集(mvQCA)和模糊集(fsQCA)。清晰集分析仅限于二元划分(0和1);多值集是在清晰集基础上的延伸,现在应用较少;模糊集则允许取0~1之间的部分隶属分数,即评估条件在“完全不隶属”与“完全隶属”的隶属程度,从而能较大程度地保留数据信息,这是目前学者应用较多的方法。

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究区域视角下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其组态构型,其主要原因是:(1)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多且彼此关系较为复杂,使用fsQCA可以进一步发现多因素之间的复杂组合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殊途同归”[18],更加适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结果的复杂成因的研究和解释;(2)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少关注导致其低效的影响因素和组态,fsQCA能够更好识别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因果非对称性,对于区域视角下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避免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均能提供一定实践参考;(3)由于研究的结果和前因变量均为连续变量,使用fsQCA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条件变量在不同水平上的变化所能给结果变量带来的细小变化[21];(4)研究基于区域视角,以省份为样本探索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样本量较小,而fsQCA更加适合研究中小样本[22]。

(二)样本与数据

由于海南、青海、新疆、宁夏、西藏等省(自治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缺失,因此研究主要就26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变量选择及指标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选择与说明

(三)测量与校准

在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前,需要将所有变量的数据都转化为能通过fsQCA进行运算的数据,即进行数据校准。通过数据校准可以给案例在每一个条件和结果的集合中赋予集合隶属分数[22]。这个步骤通过软件中Variables Compute的Calibrate功能来实现,其要点是三个校准锚点的设置,即完全隶属(模糊评分=0.95)、交叉点(模糊评分=0.50)和完全不隶属(模糊评分=0.05),从而将集合隶属设置到0~1之间。参考WU等[23]的研究,对各个变量采用数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设定锚点,1和0分别代表“完全隶属”和“完全不隶属”,其余数值则代表在0~1之间的隶属程度。具体见表2。

表2 各变量校准锚点

四、实证结果

(一)数据包络分析结果

采用适于DEA方法运算的软件DEAP2.1对26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江苏、北京、吉林、内蒙、安徽等区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处于较高水平,而云南、甘肃、湖北、山西、黑龙江等区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具体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结果

(二)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单个条件(包括其非集)的必要性分析,可以检验其是否构成区域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必要条件,即检验结果集合是否为某单个条件的子集。如果当结果出现时,某个条件从不缺失,那么这个条件就被认为是结果的必要条件。一致性是用以检验是否为必要条件的重要指标:当一致性水平超过0.9,就认为该条件为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当一致性的水平居于0.8~0.9之间,则认为该条件是结果发生的充分条件[21]。由表4可知,研究中的5个条件包括其非集的一致性都小于0.9,均不是结果出现的必要条件。

表4 单个条件变量必要性检验

(三)真值表构建

研究中设置的结果变量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设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区域政府科技支持”“区域市场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为前因条件变量,在综合考虑和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设置一致性阈值为0.85。根据该阈值和频数阈值,生成了如表5所示的真值表。

表5 真值表

续表5

(四)条件组合分析

fsQCA软件分析程序产生三个解,分别是复杂解、中间解和简约解。因为复杂解没有使用逻辑余项,而简约解没有评估使用所有的逻辑余项是否合理,只有中间解使用并仅限于理论和实际知识相一致的逻辑余项,因此中间解优于复杂解和简约解[24]。

参照Fiss[25]的做法,使用中间解的条件组合进行解释,以简约解作为辅助解释,将同时出现在中间解和简约解中的条件确定为核心条件,该条件对结果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若其仅出现于中间解未出现于简约解中,则确定其为边缘条件,该条件对结果的产生有辅助性作用[22]。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基于中间方案的逻辑条件组合

1.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条件组态分析

由表6可知,共得出4组产生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条件组态,所有组态的一致性及解的一致性水平均高于0.8,表明前因条件组态中的所有案例都满足一致性的条件要求,是结果产生的充分条件。

(1)组态 A1,前因构型为 JJ×~FW×ZC×SC。其中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为核心条件,高区域政府科技支持和高区域市场需求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以核心条件出现,高区域政府支持水平和高区域市场需求作为辅助时,即使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作为核心条件,仍能够产生较高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其原因可能在于,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转化条件和转化环境,在一定的区域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支持下,即使缺乏良好的科技服务,依旧催生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结果。

(2)组态 A2,前因构型为 JJ×~FW×~ZC×~SC×~JZ。其中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为核心条件,低区域政府科技支持、低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作为核心条件时,即使其他几个因素表现不佳,仍能引致较高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其原因可能在于,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科技投入经费充足,并且会拥有更加密集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力,即使其他的条件缺乏,仍旧能够产生较高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该组态和A1组态拥有共同的核心条件,其他三个因素都是低辅助条件,进一步印证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产生较高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中重要的作用。

(3)组态 A3,前因构型为 JJ×ZC×SC×JZ。其中高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是核心条件,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区域政府支持水平是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以核心条件出现,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区域政府支持水平以辅助条件出现时,上述因素共同作用,能够产生较高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而区域科技服务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其原因可能在于,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的内在驱动性,加之市场需求的外在驱动性,辅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且政府支持水平较大,能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4)组态 A4,前因构型为~FW×~ZC×SC×JZ。其中高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是核心条件,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低区域政府科技支持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以核心条件出现,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低区域政府支持水平为辅助时,仍不能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结果。其原因可能在于,即使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不高、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但外部市场需求广阔,高校大力推动技术转让和落地,内外驱动能够有效克服科技服务水平不佳和政府科技支持不足带来的弊端,仍能产生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

2.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条件组态分析

由表6可知,条件组态分析得出3组产生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条件组态,所有组态的一致性及解的一致性水平均高于0.8,表明前因条件组态中的所有案例都满足一致性的条件要求,是结果产生的充分条件。

(1)组态 B1,前因构型为 JJ×~FW×~ZC×~SC×~JZ。其中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为核心条件,低区域政府支持水平和低区域市场需求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为核心要素,其他两个要素作为辅助条件低出现时,导致了高校低科技成果转化率结果的出现。其原因可能在于,当区域不能提供良好的科技配套服务,政府的支持水平低,市场需求弱,加之高校缺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追求这一核心要素,即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是核心要素,也难以改变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状况。

(2)组态B2,前因构型为JJ×~FW×ZC×SC×~JZ。其中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为核心条件,高区域政府科技支持和高区域市场需求为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为核心要素,政府科技支持水平高和市场需求高作为辅助条件时,仍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结果的出现。其原因可能在于,即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广阔需求作为辅助,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作为核心要素,由于内在驱动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的缺乏和外在科技服务水平不佳,导致高校难以产生科技成果高转化率。

(3)组态 B3,前因构型为~JJ×FW×~JZ。其中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区域科技服务水平是核心条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是辅助条件。该组态表明,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为核心条件时,即使区域科技服务水平高作为核心要素也无法避免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效率的出现。其原因可能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作为主体又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当地的科技服务水平高也难以扭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

综上分析,在引致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效率的路径中,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始终作为核心要素出现,充分证明这三个要素是产生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关键因素;在引致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效率的路径中,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始终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说明这三者对于引致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起到关键作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反映了引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同一结果的多重并发路径,且因果之间存在“非对称性”。

五、结论与启示

基于组态分析视角,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组合构型。结果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区域政府科技支持、区域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五个条件变量的“组态”影响。从要素组合效应视角,产生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路径有4条,导致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路径有3条。

从单一要素来看,虽然引致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路径有4条,但根据它们所享有的共同核心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发展水平驱动型,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关键因素;二是高市场需求和高价值追求内外驱动型,即高地方市场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价值追求是形成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主要原因。形成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路径有3条,根据它们所享有的共同核心要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拖累型,即低经济发展水平主导了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结果的出现;二是低服务水平和低价值追求拖累型,即低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低价值追求作为关键原因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结果。

基于单一要素的视角,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营造科技成果转化优良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优势带来的红利,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尽可能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转化环境、提供便利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省份须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重点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从单一性产业转向多样性产业,从旧经济动能转向新经济动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转化条件。第二,扩大区域市场需求,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各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可以依据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分布,鼓励和培育相关行业企业,增加企业数量;打破科研成果转化地域限制,与周边市场需求大的区域开展区域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第三,提升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驱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合作,常态化举办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推介会、培训会,并在会议上颁发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引领高校教师主动追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调整高校科研奖励机制,改善旧有的以项目申报、项目结项、论文发表等为科研奖励依据的模式,将奖励重心集中于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建立起与科技成果转化挂钩的收益分配体系、激励制度以及职称评定制度,倒逼高校教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基于条件组合视角,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不理想时,可以提升区域政府支持水平和扩大市场需求。第二,当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低,区域政府科技支持水平、区域市场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均表现不理想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驱动高校科技成果高转化效率。第三,尽力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和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追求,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区域政府科技支持水平。第四,区域科技服务水平和区域政府支持水平不理想时,需要进一步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和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路在何方服务水平市场需求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举措构思
风电后十年路在何方?
规范新四板 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