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词精神”指引下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2-11-04 07:50刘心丰宋英伟宁庆鑫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公安院校思政

刘心丰,宋英伟,宁庆鑫

(北京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北京 102202)

在2020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警察授旗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致训词。授旗仪式结束后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人民警察迅速开展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贯彻好“训词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用“训词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 “训词精神”的内涵

2020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并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人民警察致以热烈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队伍提出4点要求(即“十六字”总要求):一是对党忠诚。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警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听从党中央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是服务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三是执法公正。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纪律严明。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要求,严明警纪、纯洁队伍,聚焦实战、强化训练,着力锤炼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充分展现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警察牢记宗旨使命,忠诚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我国人民警察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这是公安史上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也是推进新时代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警察队伍的关心关怀,是对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巨大鼓舞和激励鞭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训词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鲜明的法治精神和严格的治警要求,为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 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核心要义

公安院校的体育课程要更好地实现全面育人,充分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要对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紧跟时代,紧贴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实际,与时俱进,突出“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立德树人”,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目的上培育学生的全面政治忠诚,要使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公安队伍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1 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内涵

公安院校既有与普通院校的相同之处,又有与之显著不同的差异性,即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公安教育特色。因此,公安院校的体育课程思政也必须充分体现鲜明的公安教育特色。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这一公安院校始终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当前,体育课程思政的首要内容就是学习、理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训词,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建警治警总方略放在课程思政元素的第一位置,凸显公安院校“政治育警”的特色育人模式。

2.2 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高度概括了体育教育的核心要义,同时也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目标指向。“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在于发挥体育对学生心理和生理性的塑造,是学科的“树人”本质,而“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于发挥体育对学生的精神打磨,是学科的“立德”内涵,即体育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3 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总要求。体育课程思政要坚持党性原则。首先,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次,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要坚持一般思政和体育课程思政结合的原则。体育课程思政要与其他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最后,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要坚持体育课堂教学与一线实践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因此,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要与一线公安工作有机结合,用一线鲜活的实战案例和先进人物素材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3 “训词精神”指引下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3.1 明确体育课程定位,挖掘“训词精神”内涵

公安院校的体育课程包含体能、技能、战术、射击等必修课,还包含大量体育选修课的内容。公安院校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强化学生的技能本领,培养学生过硬的战术综合素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公安院校体育教师要认真挖掘“训词精神”的内涵,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提炼“训词精神”的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并与教育教学环节实现有机统一。

3.2 丰富教育教学手段,融会贯通训词精神

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等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手段,将“训词精神”与教学内容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体育课程思政讲授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

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训词知识理论的方法。体育课程思政课堂上讲解习近平总书记训词内容时要保持原汁原味、一字不差,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

在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辛勤付出后登上冠军领奖台,为国争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结合中国人民警察队伍中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展开讨论学习,汲取“训词精神”的营养,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

在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训练的全过程。体育课程政治思想教育要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4个阶段。

3.3 依据公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特点,分类开展训词精神

依据公安院校体育课程分类,一般将公安院校体育课程分为体能类、技能类、战术类。3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 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开展相对应的“训词精神”教育。

3.3.1 体能类课程一般包含体能训练、队列、球类运动、游泳等内容,在体能课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体育健康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全面提升体能素质,筑牢警察体能基础。在体能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端正训练动机,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政法队伍的总要求上,要筑牢政治忠诚,在体能训练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训练纪律和要求,严格遵守规则,训练中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3.2 技能类课程一般包括基本警察实战技能、警械具的使用、各种控制技术等内容,教师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教学和训练。技能类课程教师要通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实战技能本领,还要让学生学会在法律范畴内规范使用各种技能和警械具。“训词精神”中明确提出了执法公正的内容,教师在技能类体育课程中要重点突出这一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训词精神”。

3.3.3 战术类课程一般包括警察实战战术、射击类等内容。战术类课程对训练纪律和要求比较严格,强制训练安全、战术训练的规范化和协同配合意识是战术课程中重点内容,学生在训练中必须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教师在设计战术类课程思政部分的内容要严格按照“训词精神”中的指示,始终贯彻“十六字”总要求。

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的训词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公安院校的教育事业关系到公安的未来,公安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要在“训词精神”的指引下开展教育,全面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祖国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公安院校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干了来自父母的这杯冷笑话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