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写作一个支点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片段写作探索

2022-11-04 08:57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22年28期
关键词:手法观点角度

◎刘 强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同以往的教材(苏教版)相比,在写作方面有不少改变,除了大写作,每个单元还有很多的小写作——片段写作。这些依托于课后练习的片段写作是一个新的要求,是整个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的支点,练好片段写作,成就大写作。同时,这些片段写作要求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当下,促进成长。

片段写作主要分为四类:仿写、评论、鉴赏、感悟。这样的设计契合当下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精心且慎重地看待片段写作,从而在大量读写中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实现语文的核心素养。

基于统编教材的操作实践,我将从片段写作的四个类型出发,阐发片段写作的方法和思考。

一、仿写,让你的写作有规范

仿写,来自课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结合统编教材,我觉得仿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选角度

有写作手法的模仿,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课堂教学中,便有景物描写的模仿,从而熟练应用写景的手法,处理情景关系;有主题的模仿,如《百合花》中对战争的反思,《归园田居》中对精神家园的守护,从而加强对文学母题的体认;有结构的模仿,如《师说》《劝学》等论证结构。

仿写角度要精而准,结合不同的课文要选择不同的角度。

(二)注重时机

仿写内容应根据课文,随机而选,让课堂所教与仿写保持一致,做到学以致用。如《故都的秋》,可让学生仿写如何描写景物,内化写景手法;可让学生仿写如何情景交融,体会一情一景、一景一人,体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

同时,学生必须情动于衷,方能动笔。没有内心的触动和真诚的体认,仿写便是应付交差,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三)仿中创造

仿写重积累与运用,也重创造。比如在《我与地坛》一文的教学中,模仿景物的描写,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习比喻、通感、拟人、夸张、动静、多角度描写等景物描写的方法,同时要把仿写扩展开去,结合各自的写作特点与情感特色,创造性地写出借景抒情的散文片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评论,让你的思想有深度

统编教材对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非常重视,如:在必修上第六单元中,就要求学生对自身学习进行思考;在第八单元中,对词语的发展、演变做出自己的思考,对流行语进行审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更是注重思辨的能力;等等。

对于思辨性的片段写作(评论),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点明确

评论的文字“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如果自己的观点纠缠不清、稀里糊涂,怎能让人明白?首先,要学会提炼自己的观点,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和归纳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其次,观点要鲜明、简练,观点不纯,遍地开花,迷了自己,也迷了读者;同时,保持观点前后统一,有些同学开头时一个观点,论述到中间时观点就发生了偏移,或者文章结束时,干脆就成了另一个观点。

(二)论述清晰

评论的文字,需要一个论述的过程,如何把思维一步步地进行下去,让你的论述水到渠成,这涉及一个如何论述的问题。在论述中,我们常用的论述方式是讲道理、摆事实、引用等;常用的论述手法有对比论证、因果论证、递进论证、假设论证、并列论证、正反论证、归谬论证、比喻论证等。要做到论述清晰,就必须要正确而灵活地使用以上的论述方式和论述手法。如必修上册中的《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必修下册中的《六国论》《谏逐客书》等,都是我们必须仔细揣摩的对象。

(三)语言有力

评论的语言不像散文的语言那样具有抒情性、感性的文字比较多,也不像小说的语言多描写、多叙述。它具有思辨的味道,具有分析、概述、归纳等思维活动,语言要求平实、简洁、具有力量。

三、鉴赏,让你的阅读有翅膀

统编教材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特别关注,要求学生能学会基本的鉴赏方法,能独立欣赏文章。面对新教材,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前那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必须要从方法上、源头上给学生以指导,“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我觉得,鉴赏的片段写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读原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口念之,心悟之,熟悉每个字词,方能谈得上鉴赏。精读让我们在玩味中进入文章的内在层次,建立起与作者的情感联系;让我们与作者和文章形成知己关系,心心相印。有感,方能鉴赏;有赏,方能写作。

精读要求教师选择高质量的文本,禁得起揣摩与品味;同时,也要提供不同的角度,如语言鉴赏、手法鉴赏、结构鉴赏、主题鉴赏。

(二)美写其赏

鉴赏写作是感乎其心,诉乎其手。文字的交流,是美丽而直接的过程。鉴赏的写作,需要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语言、手法、结构、主题等。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赤壁赋》与《登泰山记》,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群文阅读,鉴赏其不同的景物选择、描写表达不同的情感,体会一人一景一情;如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可以从人的异化角度来分析课文,鉴赏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思考如何从人的工具化中挣脱出来,安放自己的灵魂,诗意地活于天地自然之中。

(三)慢培其能

鉴赏能力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不到,意识不到,时机不到,一切白费。有时候,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说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而底下学生要不是茫然一片,就是了无趣味。

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慢的教育,心态应不急不躁,要有慢工出细活的耐性。做好示范分析,角度多样化,长期坚持,这几点必须要落实到位。要由浅到深,循循善诱,缓缓而成。

四、感悟,让你的生命有厚度

统编教材对学生的感悟要求很高,希望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进而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

我觉得,感悟的片段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感而发

感悟的写作,须立足文本。没有读便没有悟,读之不熟,悟之亦生;读之不深,悟之亦浅。熟读文本,在不断深入文本的同时才能抓住感悟的“点”,才能做到“有感而发”。这些感悟“点”因每个人的背景、性格、情感的不同,各不相同,它们有可能是文章的主旨、情感、名言警句、优美的句子等等。在文本背景之下,学生对感悟“点”不断地揣摩、理解,从而由一“点”生发开去,加强对文章的感悟,促进自己的认识得到不断提升。

(二)观照自我

感悟,必须要回到自己身上,用文章的启发来审视和反省自我,要有“我”的存在,文中能看到自我。通过写作的方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一颗善感的心,观照个人、国家、民族,体悟自我的存在与意义,从而丰盈我们的内心,让生命有一定的内蕴。

(三)锻炼文笔

如何把这些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

首先,感悟文章应该有文本的呈现,或语段,或名句,有文本主旨或情感的呈现……这些呈现可以是背景介绍,亦可以是感悟的生发点。其次,感悟片段的主体应该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联系自己的经历、阅读等,对自己的感悟“点”给以深刻而细致的阐发,“我手写我心”。

对于偏重情感体悟的片段要语言质朴,文字传情,多一些散文化的手法;对于偏重思想感悟的片段,要见解独到,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层层深入,多一些议论文的手法。

片段写作在统编教材中是写作的一个支点,其分布广,用意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揣摩。

猜你喜欢
手法观点角度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七步洗手法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