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2022-11-04 08:57左高超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22年28期
关键词:魂灵鲁四礼教

◎左高超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有关祥林嫂的死因,可谓见仁见智。当前学界普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而《祝福》文本中则是借冲茶短工之口说出祥林嫂是“穷死的”。以上两种观点固然皆有所依据,然而不管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还是“穷死的”,都只是揭示了祥林嫂死亡的原因,却没有交代其死亡的具体方式。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发现对此大都语焉不详,只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对祥林嫂的死法说得比较具体,认为她是“由于挨饿,惨死在祝福时的雪地里”。这种观点也许是受到1956年夏衍改编、桑弧导演的电影《祝福》的影响:电影中,穷途末路的祥林嫂最终饿死在风雪交加的鲁镇街头。那么,电影改编是否符合原著的情节呢?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她真是饿死在祝福时的雪地里吗?

一 祥林嫂不是饿死在雪地里的

对“祥林嫂饿死在雪地里”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认为其与原著情节不符。理由如下:

首先,原著交代得十分清楚,“我”是在回到鲁镇的第二天下午在河边遇到的祥林嫂。祥林嫂对“我”的追问使“我”“总觉得不安”,就这样“过了一夜”,也就是到了第三天。文中说“第三天也照样”,既然是“照样”,也就是“午饭之后”,“我”又“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然后回到四叔家里,此时“竟下起雪来”了,到了当天的傍晚,“我”从冲茶短工口中得知“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祥林嫂死了。可见,“我”是第三天傍晚得知祥林嫂死在了第二天的夜里或者第三天的早上的,而雪是第三天下午才开始下起来的。由此可知,“祥林嫂死在雪地里”是对原著的误读或是为了增加电影的悲剧效果而故意改编的。

其次,祥林嫂是饿死的吗?笔者认为不是。有读者认为祥林嫂是饿死的,主要根据是原著中的这段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沦为乞丐,以乞讨为生。那么仅凭“竹篮里的破碗是空的”是否就能断言此时的祥林嫂正在挨饿呢?我想未必。其一,在那样一个贫苦的社会里,乞丐的碗里应该不会有余粮,要一点吃一点才是乞讨生活的常态;其二,在那个阴沉寒冷的冬天,即使有点余粮也不会放在碗里;其三,当“我”预备祥林嫂来讨钱时,她却没有向“我”讨钱而是问了“我”一连串与吃喝无关且逻辑清晰的问题,如果此时的祥林嫂是即将在一天内就会饿死的,那么,当她遇到“我”这样一个可以在福兴楼吃饭的“有钱人”时,她肯定会先讨钱解决温饱再提问题。由此可知,此时的祥林嫂应该不是处于即将饿死的状态。综上所述,祥林嫂是饿死一说属于臆断,不合逻辑。

二 祥林嫂死于自杀

不可否认,祥林嫂的死虽说是必然的,但也是突然的,正如鲁四老爷所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视祥林嫂的生命如草芥般的鲁镇人对她的死也是有些意外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祥林嫂的死属于“猝死”。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将形骸露在尘芥里”的可有可无之人而言,“猝死”的方式无非就是病死、饿死或自杀,他杀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至于病死,从“我”与她的对话来看,祥林嫂虽如“木刻似的”却并不是那种“奄奄一息”的生命状态,所以,病死的情况也可以排除掉。这样,就只剩下自杀这唯一的可能了。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不是自杀而亡呢?笔者认为是的,理由如下:

其一,当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亡的消息时十分激动,“且走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一向“沉着冷静”、只会“可恶”“然而”和“皱眉”的鲁四老爷为何会对祥林嫂的死如此大动肝火从而“有失风度”呢?问题就出在这“不早不迟”上了。试想,如果祥林嫂是被动死亡(如病死、饿死等),表面上追求“心气和平”的鲁四老爷还会如此激动,以致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俨然”背后那张“有失体面”的嘴脸吗?由此可见,祥林嫂应该是主动选择在“祝福”的时候走向死亡(自杀),所以,鲁四老爷才会如此勃然大怒,大骂其为“谬种”。

其二,冲茶短工说祥林嫂是“穷死的”,请注意他的说话语气——“还不是穷死的?”这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肯定中透着一种对社会的不满和激愤。冲茶短工的这句回答并没有答出祥林嫂死亡的具体方式,只是对祥林嫂死因的个性化解读。许多专家抓住这个“穷”字过度阐释,认为“穷”不仅指祥林嫂物质生活的贫困,还包括其精神的孤寂,正是精神的孤寂逼死了祥林嫂。可以说,专家们的解读自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这样的解读却不符合冲茶短工的本意。冲茶短工和祥林嫂一样,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对苦难的理解似乎还无法上升到精神的高度,因此,他将一切苦难都归结于物质生活的贫穷。所以,当“我”追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时,他才会顺口说出“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这样的话。冲茶短工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在评说祥林嫂的死因,不如说是在控诉社会的不公。假如祥林嫂是饿死的,那么冲茶短工完全可以用“怎么死的?——还不是饿死的?”来回答“我”。因为,不管是穷死的还是饿死的,都是指向社会不公的,而自杀死亡却是主要指向个人因素的。因此,冲茶短工在回答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问题时,避而不谈祥林嫂的具体死亡方式而巧妙地以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来替代。

其三,在文本中,“我”与祥林嫂对话之后有许多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都暗示着祥林嫂的真正死亡方式。比如,当“我”趁祥林嫂“不再紧接的问”而“逃回四叔家”时,“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以至于“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后来,“我”的不安“愈加强烈”。等到“我”得知祥林嫂的死讯时,“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

那么,为何祥林嫂与“我”对话后便走向自杀之路了呢?从对话内容就可以看出端倪。祥林嫂在未遇见“我”之前,有关“世上有魂灵和地狱”的观念是柳妈传递给她的。对这样一种迷信的说法,祥林嫂是完全相信的并付诸了行动——捐门槛。然而,捐过门槛后,祥林嫂并没有得到以四婶为代表的世人的认可,于是她便对柳妈的“魂灵地狱说”产生了怀疑。因此,当祥林嫂遇见有知识、见过世面的“我”时,“那无精打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马上急切地问我“世上有没有魂灵?”“我”知道“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因此,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也就“说有罢”。当听“我”说完有魂灵后,祥林嫂为了进一步验证柳妈“地狱说”的真实,马上追问道:“那么,也就有地狱了?”“也就有”三个字明显是一种验证的口吻,当“我”支吾着说“地狱?——论理,就该也有……”时,祥林嫂马上追问道:“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吗?”这句话是祥林嫂的终极之问,其实,这句问话,“我”回不回答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当她确定了世上有魂灵和地狱之后,她就想到了死亡之后一家人的团聚,正如文本中所说:“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是的,这时候的祥林嫂已经打定了自杀的主意,“我”也意识到了“这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因此“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最后以一句“说不清”而匆匆逃走了。

有人认为祥林嫂是怕地狱的,因为地狱里的两个死鬼丈夫会把她锯为两段,因此断定祥林嫂不敢自杀。其实这种观点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祥林嫂已经捐过门槛了。如果世上有地狱,那么柳妈的“地狱说”和“捐门槛说”就都是可靠的,而捐过门槛后的祥林嫂死后既可以与家人团聚也可以避免被锯开。因此,在与“我”对话后的祥林嫂再也没有任何顾虑了,她的自杀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 祥林嫂自杀的佐证

其一,《祝福》的小说主题是反礼教、反迷信,如果祥林嫂是饿死的,如何体现“反礼教、反迷信”的主旨?如果祥林嫂是自杀的则会增强小说反礼教、反迷信的艺术效果和悲剧效果。如此勤劳善良又谨守礼教规则的祥林嫂却最终走投无路、被迫自杀,不正反映了礼教“吃人”的罪恶吗?

其二,鲁迅先生的小说大都有现实的原型,比如闰土的原型是章运水、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夏瑜的原型是秋瑾、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弟刘四等,祥林嫂也有现实的原型。据周作人先生分析,祥林嫂的原型是鲁迅的一个远房伯母。她的丈夫是个秀才,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后来在“和房”代管事务,不大回来,她很是着急,觉得儿子是丢掉了。有一年冬天,她忽然悲观起来,乘夜投河……虽然祥林嫂是小说化的人物,但确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我们以生活的原型来反观小说的人物,也多少能够窥测出作者对人物命运安排的一些蛛丝马迹。

猜你喜欢
魂灵鲁四礼教
蛰 居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清明为父上坟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清明遥寄父亲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树的美丽传说
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