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千年:揭开《推背图》真相

2022-11-05 00:30
新传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天命唐太宗武则天

相传,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召见十分擅长占卜的李淳风来推算大唐国运。另一位擅长相术的方士袁天罡也在场。李淳风一时兴起,喋喋不休,一直推算到了千年以后。这时候,袁天罡稳不住了,赶紧从背后推了李淳风一把,警告他:“天机不可泄露!”李淳风这才停止了推算。

后来,这些“天机”被写成了中华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该书被认为可以预言国家政事的兴衰更替,在历朝历代都广为流传。

在清朝覆灭以前,此书只能以手抄本流传,无法公开刊印,因为它是历朝历代官方严禁传播的禁书。晚清以后,因所谓的预言应验宣传,该书一跃成为超级畅销书,获得了各种再版的机会。

《推背图》的最早面貌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推背图》最早出现在武周时期的《大云经疏》中。后者是恭维、证明武则天称帝合法性的《大云经》的注解。

远古至今,天、地、鬼、神等超自然力量历来为人们所忌惮和崇拜。而“天命”则是人们对一切无法掌控的事情所做的解释。当然,“天命”也常常成为人们要去做某件事的解释,譬如改朝换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天命”跟政权的合法性统一起来。

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七月,已经执掌李唐朝政多年的武则天颁《大云经》于天下。经书中,和尚们暗示称,武则天“尔时佛告天女。即以女身当王国土”。

之后,怀义等和尚为进一步强调武后称帝的合法性,便为此经书作注,引用了十八则谶语进行证明。其中一则即来自于《推背啚(图)》:“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去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

这是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关于《推背图》的最早面貌,只有以上几句谶诗。而在其他唐朝文献中,暂时没有看到这本预言书的身影。

拿它跟如今所流传的《推背图》对比,就会发现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今的《推背图》虽然有关于武则天称帝一事的图谶,但谶诗并非如上述所言。从谶诗的句式上看,《大云经疏》里的版本跟现在流传的版本相去甚远。

至于通行版本《推背图》中关于武则天称帝的“日月当空,照临下土”一诗,则可以明显看出有事后补记的痕迹。所以连武则天的改名、武周的结局、大唐的复辟等细节,全都对应上了。可见,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流传,此《推背图》早已不是彼《推背图》。

《推背图》的作者究竟是谁

有意思的是,在唐朝文献中,《推背图》的作者根本没有提及。

关于《推背图》的作者,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为李淳风所著,二为袁天罡所著,三为李、袁二人合著。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虽然在现有的唐代文献中没有找到关于《推背图》作者的记载,但关注这两位通晓天文历法的天文学家、占卜术士本身,倒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李淳风传》中,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唐太宗时,有谶言称:“唐代三世以后,将会有女主武王替代唐室拥有天下。”为此,唐太宗秘密召见了在太史局任职的李淳风来询问此事。李淳风回答道:“臣根据星象推算,这一征兆已经形成。而且这个人已经出生,就在陛下宫里。从现在起,不超过三十年,就会坐拥天下,将唐代的子孙几乎杀尽。”

唐太宗急了,就问:“把有可能(取代唐室)的人都杀死,这样做可以吗?”李淳风淡定地说:“根据天上的星象,如今已成定局,这个人又在宫内,已经是陛下眷属了。再过三十年,她就会衰老,人老了就会仁慈,虽然接受禅让改朝换代,但对于陛下的子孙,也许不会过分伤害。如果现在杀了这个人,那么世上就会再生出另一个人,这个人可能会心狠手辣,这样反而在将来会杀害更多的李室子孙,一个不留。”唐太宗听后便不再纠结这事。这样一段秘密对话,谈的就是“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

而关于袁天罡的记载,也跟武则天有渊源。袁天罡也“预言”了武则天称帝一事。

其实,在新旧《唐书》这两部正史中,提到他俩写了不少书,但就是没有提到《推背图》。那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的作者安到李、袁二人头上?

其实,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自唐朝起,占星、看相预言的名气就极大,业务水平高。而在史籍记载中,两人又都曾经接受过唐太宗的召见,都曾谈论或预言过武则天称帝这件事。纵观当时所有的方士术士,没有比这俩更好的“代言人”了。

《推背图》生生不息的奥秘

《推背图》之所以生生不息、迭代更新,是因为社会上总有人需要它。它预言政治兴替,对那些有志于取天下的人而言,是他们的舆论宝典。于民间宗教而言,是传教者宣传“天命”、吸收教徒的重要工具。对大部分群众而言,则是在混乱的现实中寻求答案的慰藉。

1932 年初,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人心惶惶,在十九路军退出上海前后几天内,大量《推背图》开始出现在上海街头,大家争相抢购、阅读。

日军占据上海后,当地书店借机大力营销:1932 年1 月28 日发生的上海中日战事早已为唐代李淳风、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一书算定。该书的预言“事事应验无讹”,但后世的传本经过多次翻印,“已失真髓”。百新书店独家代售的《推背图》是清朝大内秘藏的唯一真本,内有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与张之洞的详细批解。

这样的广告是奏效的。战争中的民众对时局感到恐惧、不安,内心充斥着对敌人战败的期望,他们需要从预言书中“获取力量”。

当了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闲来无事也看《推背图》。其实,他并不怎么相信,但对里面的一则预言印象深刻——“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金圣叹批注的意思是:“金鸡叫”指1945 年,那年正是乙酉年,即鸡年,而中国大陆地图的外形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金鸡。“日已消”,即太阳落山了,指日本垮台了。

其实,《推背图》作为中国预言文化中的集大成者,是一部充满了文字游戏的书,它也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全面演绎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所以,追究这部书的真或假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它始终体现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力量。

《推背图》对未来的指向始终充满了乐观与希望,这就意味着希望与美好始终是中国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我们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盛不衰的因由。

猜你喜欢
天命唐太宗武则天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唐太宗 善听劝谏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关于武则天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