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析

2022-11-05 02:20迟新蕊
今传媒 2022年2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公众价值观

王 佩 迟新蕊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高校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展,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培育和践行的有效新载体,但一些高校对微信公众号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定位上认识不清晰、把握不准确、时效性不佳,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深入研究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制作、传播方式等方面,探索提质增效的策略,对高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联

对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概念界定,深入了解其媒体平台属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载体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其在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概念界定

微信公众号是用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微信公众号,用户可在微信平台上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和特定群体之间多方面、全方位的沟通与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按账号类型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企业号,其中订阅号是应用数量最多最广的;按服务类型又分为资讯媒体类、公共服务类、商业经营类等,资讯媒体类与公共服务类具有服务范围广、信息传递快等特征,绝大多数高校微信公众号采用的正是资讯媒体与公共服务双合体的订阅号模式。当前,在高校校级微信公众号遍地开花之后,院系部门、职能部门、社团等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也呈现迅速成长的势头,本文着重探讨高校校级、院系一级官方微信公众号。

(二)媒体平台属性与宣传载体需求的内在关联性

作为新型移动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使得高校能够通过定制化、可视化、移动化的形式,精准推送教学管理最新信息,实现学校、院系和学生之间全面有效的信息沟通,承载与传输大学校园新闻、教学管理信息、文化价值引领等功能。可见,高校微信公众号具有的媒体平台属性足以使其能够成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良好载体。当今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用品,智能手机具有内容开放性、传播便捷性、交流灵活性等特点,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各种社会思潮通过手机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干扰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高校微信公众号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上担负着重要职责、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角色的良好发挥,对于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微信公众号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包括受众的广泛性、风格的亲和性、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的即时性,基于这些特征,其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了一系列与之对应的价值功能。

(一)受众的广泛性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高校微信公众号受众的广泛性得益于它可以直接全方位覆盖本校大学生,可以实现校内大学生受众群体的100%全覆盖。

一是克服传统网站被动访问的缺陷。微信公众号弥补了传统校园门户网站被动性访问特征的缺陷,传统门户网站是被动地等待学生去访问,而微信公众号是在学生订阅的前提下每日主动推送,学生更有机会看到学校推送的信息,使得学校对外宣传的覆盖面扩大了、受访量增长了。

二是加大推送内容的实际受访率。微信公众号内置于大学生日常使用的微信,内容能够增加实际受访的概率。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衍生产品,内置于微信软件内部界面的第一列第一条“订阅号消息”模块内,因其展示率、受访率极大,从而使得高校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得以大大提升。以高校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的效果得以提升。

(二)风格的亲和性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微信公众号的图文编辑器具有开源性,第三方编辑器网站提供了轻松编辑图文的技术条件,这样,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的风格就大为改观,也使得内容极具亲和性。

一是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基于美观更加亲和。微信公众号不再拘泥于纯粹的文字和照片,语音、视频、动画都能融入其中,任何一组新闻都可以通过技术进行美编,从而增加其编排感、视觉感、印象感。这样,内容就从呆板、枯燥变得更加活泼、美观,进而增加了亲和性。

二是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基于互动更加亲和。微信公众号直接提供了直接对话、精选留言、点赞、在看、投票、一键分享、阅读次数、投诉建议等功能,体现了一种互动性,可以使微信公众号增加新活力。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任务的高校微信公众号因其视觉效果具有冲击力、互动效果具有亲和力,从而提高了这一载体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三)内容的真实性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选材多来源于校内真实的教学、学习与生活,其真实性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一是内容的多样符合隐性宣传需求。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多样,迎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高校生活的这一隐性宣传需求,公众号既传达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等内容,又对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二是案例的鲜活符合显性宣传需求。真实鲜活的微信内容宣传使得大学生提升了自信心,大学生的自信心转化为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从而有助于坚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院系层面的微信公众号,因其宣传的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紧密相关,这种真实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关注度,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无疑起到自觉接受和认同的效果。

(四)传播的即时性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时效性

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具有供给充足、热点繁多、日常推送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即时性传播成为可能。

一是促进抽象概念具象化。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讲,其抽象化的概念需要以具体事例为外壳进行展现,尤其是需要把最新的事例或事件作为宣传教育的素材,高校微信公众号自身功能特征符合这一需求。

二是即时性推动时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需要各种契机,微信公众号传播快、内容新、容量大,因此,其即时性满足了这一需求,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时效性。

三、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选择

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公众号的系统建设及运作,围绕“内容制作提质、发布传播增效、管理全面提升”的路径,在传播内容上坚持媒体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相结合,在传播形式和渠道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管理制度方面坚持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相结合,以实现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提质增效。

(一)在传播内容上坚持媒体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微信公众号主管部门及内容策划者要关注本校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变化,把核心价值观和微信公众号总体策划与内容制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于每期、每篇文章内容之中。

一是主要内容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融入到每期内容之中,通过各种形式和表达手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于各篇章之中。

二是外在形式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融入与渗透外,还需要一定形式的直观展示,借助于图片与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运用多种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强化展示。同时,坚持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基本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微信新媒体喜闻乐见的传播特征,又要体现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在传播形式和渠道上坚持艺术化与多维化相结合的原则

一是内容制作要摆脱传统互联网文章风格的单调性。要加强微信公众号篇幅的美化,使得内容呈现出艺术感。当代大学生见多识广,对美的追求较高,因此,经过美编后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具有了视觉冲击力,这样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二是内容传播要借助多种分发渠道避免单一化。拓宽内容传播的渠道,使内容分发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存在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双重特征,主动性体现在对微信公众号有关注好感与获取信息的需求,被动性体现在发送者推送后但大学生未必每期都能接收看到。这一规律要求除依靠微信公众号自发推送外,应开辟二次或多次传播渠道,强化宣传力度,如把每期精彩内容向各专业班级QQ群、微信群主动分发。

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呈现形式和具备畅通无阻的传播渠道,才能有效保证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被大学生所关注和感悟到,从而确保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收到实效。

(三)在管理制度方面坚持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一是公众号管理人员自身要做到坚持、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自觉开展微信公众号策划、管理、运营,打造既体现学校或院系风格,又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内容。

二是公众号管理部门要探索“多出、快出、出好”精品文章的激励机制。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于保障公众号既可以在校内外评比中起到激励导向作用,又能激发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多出精品文章、快出精品文章、出好精品文章。

三是强化对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部、外部严格监管机制。在微信公众号管理上,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鲜明价值导向,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为保证微信公众号方向的正确性、内容的准确性、影响的高效性,通过校内外监管手段,坚决杜绝不良内容、模糊内容、错误内容的产生,防止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造成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公众价值观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我的价值观
公众号3月热榜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价值观(二)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