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对策

2022-11-05 04:24李雅鑫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文科交通课程体系

李雅鑫

(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交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建立交通强国,不仅需要大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了解交通行业知识、素质全面、具备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外语人才等一系列文科人才。“新文科”的概念最早于2018 年由教育部提出,2019 年“新文科”建设开始全面推进,要求传统文科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号召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文科人才。我国有多所以交通见长的行业特色高校,基于特色学科建设,相应的工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颇具优势,但就读于这些高校的文科人才却在与综合性高校文科人才的就业竞争中面临着无法真正形成行业特色优势的问题。为了改善以交通见长的行业特色高校中文科人才培养困境,配合交通强国战略与新文科建设对文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推动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助力我国实现“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对于此类高校中文科人才培养困境与优化思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现状分析

(一)新文科的概念与特征

新文科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推动了传统文科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的更新升级。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工作重点在于建设新专业或新方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新课程、构建新理论等方面。新文科的核心特征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部融合,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

(二)交通类文科人才的概念

文科又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行业特色型高校特指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委,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教育研究型高校。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高校,因此,将此类由交通部直属以及共建的一系列以交通见长的行业特色高校所培养的文科人才定义为交通类文科人才。

(三)新文科背景下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原有多所交通部直属高校,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过合并、改名,各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在优势学科建设中经验丰富,现在除大连海事大学仍是交通部直属高校外,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都成为拥有各自特色的交通部共建高校。大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属于工科优势高校,为了实现建设一流高校的办学目标,逐渐开设了文科专业。“新文科”建设对传统文科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实验实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纵观交通部直属以及共建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发现虽然很多高校在工科教育中融入了文科,对相关专业增设了运营管理等文科方向,顺应了新工科建设的潮流,但是对于传统文科专业而言,此类高校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具体来说,虽然多数交通行业特色高校的文科学院在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中都有结合学校交通特色学科的意识,但是在培养方案中并未真正体现如何结合。很多高校在文科专业的设置上大致相同,仅有少数交通类高校拥有具有高校行业特色的文科重点优势学科、专门开设交通特色文科课程。就课程结构而言,许多开设交通类课程的文科专业存在交通特色课程安排不够合理的问题,有的高校将交通特色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或者限定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引导文科学生跨学科学习交通相关知识,但仍有部分高校将交通特色课程列入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学生除交通类课程外还有很大选择空间,导致很多文科学生在大学培养期间从未接触过行业相关知识。可见,目前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的文科生培养方案难以真正培养出具有行业特色的文科人才,毕业于此类高校的文科毕业生无法在交通行业就业市场中充分体现优于综合性高校文科人才的竞争优势,交通类文科人才的就业形势未能得到显著性改善。

二、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行业特色型高校立足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积极为相关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高校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在交通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中经验丰富,但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属于工科优势高校,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缺乏经验,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行业特色型高校开设了文科专业,试图实现综合性发展。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的理工科致力于培养面向行业和国家战略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很多传统文科专业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与综合性高校具有同质性,未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优势行业办学特色,使得其培养出的文科人才无法顺利衔接交通行业需求,造成了交通行业高素质文科人才供需的脱节。

(二)复合型师资匮乏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要培养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以及社会需求的交通类文科人才,需要相对应的师资队伍。由于传统文科知识呈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使得现有文科教师专精于文科教育,而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文科与理科、工科的融合,所以导致现有能胜任新文科建设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不利于交通类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新文科建设要求传统文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突出跨界融合性,交通类文科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还需要对基本交通知识有所了解。而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的文科课程设置仍聚焦于传统文科教育,未能创新打造出适用于行业特色型文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现有开设交通特色课程的高校也存在交通特色课程占比较小与交通类选修课难度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文科学生无法通过课堂达到了解交通行业的目的,学科壁垒进一步加固。

(四)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足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建设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然而传统文科教学注重课堂知识讲授,对实践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与相关行业联系紧密,在优势工科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是传统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较少涉及交通行业企业的实习实践,且文科学院在行业相关企业接洽、实践平台搭建中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导致在该类高校中学习的文科人才没办法真正深入交通行业,不利于交通类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

三、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交通类文科人才符合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交通学科优势,改善文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基于上文对新文科背景下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困境的分析,为解决培养目标同质化、复合型师资匮乏、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的优化思路。

(一)培养目标设定

为满足未来行业发展需要,更好地契合国家建设对文科人才的内在需求,新文科建设重点落脚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号召培养符合时代新特点的文科人才。高校可以通过交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深入挖掘交通行业管理、法律、文秘、外语、宣传等文科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结合交通强国与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在传统教学方面,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设定交通行业特色文科人才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培养目标,以此为依据调整文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该类高校中文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二)师资队伍建设

新文科建设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产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高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社会需求,打破专业壁垒,形成多元融合的培养教学理念。交通类专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理论实践结合要求高,对于复合型师资力量的匮乏,高校可以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引进具有交通知识背景的高水平博士进行文科教学培训,鼓励现有文科教师去交通类专业进行跨学科学术交流或者交通行业进行挂职锻炼,使得交通人才和文科教师分别达成适应文科教学、了解交通行业的目的,打造出适应新文科建设跨学科教学需要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三)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新文科建设对文科人才跨学科培养的要求,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应从行业出发,将文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个性课程三个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开设中充分考虑文科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夯实文科专业课程、发展跨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创新开设文科交通特色课程的方式,推进教学内容与交通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并以选修课与必修课合理配比的方式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交通类文科人才的同时,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及兴趣所在,实现文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打造出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的行业特色型文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四)实习实践

新文科建设倡导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交通行业内企业的深度融合,帮助文科学院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高校可以通过在交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锻炼文科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缩短交通类文科人才的就业适应期,使其毕业即能上岗,实现校企间更精准的人才输送。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竞赛、行业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行业,以达到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交通行业,在了解行业的过程中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投入交通行业建设,进而推动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交通强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为交通类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交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开始重视文科教育。本文以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高校为例,探讨此类高校中文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从培养目标设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交通类文科人才培养的优化思路,力图改善此类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困境,为交通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交通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文科交通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