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22-11-05 04:52王雨涤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群体培育价值观

王雨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55)

在新时代新阶段下,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达成,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工程。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乡村物质富裕程度提升的战略安排,更是提升乡村精神价值标准的战略谋划。如何确保在稳步实施、平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同时,规范好精神价值,汇聚起乡村社会的价值共鸣。不仅需要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更需要将其深度培育进乡村社会的价值文化中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是全体社会和人民价值共识的最大“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价值“统一体”,在树立共同意识,培育思想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精神影响力。在其影响下,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落实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领域内的建设工作。这一工作要求不仅对于构建乡村文化价值提升,促进农民群体思想认识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凝聚乡村社会价值共识,汇集起对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必胜信念的精神支撑和磅礴动力。

一、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价值和社会意识的最高表现,反映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和社会精神的一致追求,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最普遍精神价值追求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价值追寻,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于社会发展建设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价值取向确定了行动方向,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启新的伟大征程中制定谋划的又一重要战略任务,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推进乡村全面发展新的价值要求。在这一环境考量下,确保乡村振兴顺利进行就必须要以正确的价值维度去制定和谋划乡村振兴战略的前进方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广大乡村地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的主战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价值内涵,扎实落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各个建设领域内,在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中做好正向价值培育和价值传导,为乡村振兴提供最坚实的价值支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乡村社会的平稳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核心,是集中反映和代表新时代下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主流文化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决定和影响我国社会前进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随着我国农村建设发展提速,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农村原有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也正处于深刻变化中,旧有的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式已经无法与乡村振兴新的发展要求相吻合,而这时如果不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乡村建设发展,在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影响下势必会影响乡村社会发展基本盘,动摇乡村社会发展稳定面,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带来不小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层面上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要求对乡村振兴建设中未来乡村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基本要求,在精神认识上将社会的思想道德标准与乡村社会原有的思想道德标准相互融合,赋予其乡村社会价值意识新内涵,从而更有利于稳定乡村社会秩序和良好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农民群体的思想意识

农民群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参与者和收益者,是乡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主体力量。随着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的涌入使得乡村原有的相对闭塞的社会文化环境被打破,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但同时伴随而来的也包括各种不良思想价值观,在缺乏相应思想价值观培育下,农民群体的思想意识势必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自身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农民群体的文化娱乐生活中,以其对于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道德要求涵养和充实农民群体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培育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农民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的共通和在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农民群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农民群体思想意识水平,更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体辨别各种价值观的能力。

二、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融合程度不高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衡量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氛围中,成为农民群体进行生产生活的道德和价值准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以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成为重点建设目标,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但在培育建设过程中,由于乡村依托其特有的经济社会属性而孕育形成的乡村文化对于农民群体具有深远的精神影响,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地乡村文化精神环境氛围融合程度不高时,便会造成农民群体更多地保留原有乡村文化所形成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以原有精神价值世界影响和规定日常行为模式与行为准则。这就在无形中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塑造和价值规范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民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有效深入人心,发挥德育成效。

(二)宣传教育方式单一

宣传教育是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中的主要渠道。好的宣传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培育和价值塑造,更能使乡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事半功倍。总的来看,乡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上仍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宣传教育方式固化为以制作宣传标语海报和领导干部宣讲等单向维度的培育宣传为主。宣传教育模式的单一化表现反映出了乡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中对于宣传教育作用认识不深、认识不细的问题,相关乡村干部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将宣传教育刻板理解为只是停留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面解读,通过宣讲说教和理论灌输的简单层面,就可以达到对受教育者实现价值层面的转变和思想认识的提升。这一行为认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建设流于表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不高,使得宣传教育原有的正向引导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一支具有专业化知识素养的人才队伍,在系统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乡村人才力量不足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和乡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点与痛点。特别是人才回流和人才引进两方面的困境限制了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回流方面,由于城市生活普遍拥有的富足便利和相较于乡村的高现代化水平程度,使得许多从乡村进入城市学习深造的青年人,特别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思政人才不愿返回家乡进行培育工作建设,从而造成了原有乡村人才力量的流失。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城乡间发展差异仍较为明显,相较于乡村地区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城乡间文化资源禀赋和资源要素呈现出的较大差异,在客观层面一定程度上使得更多专业人才无法很好融入乡村环境,无法有效发挥人才队伍在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引领作用。

(四)培育机制有待完善

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事关乡村振兴稳步实施、平稳发展的重要工程,需要相应的配套培育机制来规范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从乡村实践情况来看,现有的对于乡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其主要问题在于乡村基层干部和组织,没有很好地实现引领模范和组织动员的协调衔接。由于乡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较为固定,农民群体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受他人影响。因此,加强榜样引领、价值引领形成组织动员效应就成为乡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导向。然而,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和组织在实践生活中由于缺乏对培育机制的相应认识,不能很好地以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行为引领和感召农民群体,从而在精神上和行动上缺乏对于农民群体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自觉和认识自觉的组织引导效应,影响了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与乡村优秀文化融合

乡村优秀文化是厚植于广大农民群体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所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必须要深入乡村文化语境中,做到与乡村优秀文化相互融通、相互交融,在乡村优秀文化中积蓄优良精神养料,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源,赋予其源源不断的精神活力。同时,乡村优秀文化也要在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合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的价值遵循,赋予乡村优秀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培育探索出适合当地乡村文化环境的融合模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并融入乡村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而不断增强其精神影响力和价值影响力,帮助农民群体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精神氛围。

(二)丰富宣传教育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追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教育学习中不断感悟。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过程中,要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和组织活动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在宣传教育上,要积极探索创新双向共情叙事的方式,在对话中加强情感互通,通过“聊家常”“茶话会”等话题交流的教育宣传方式,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群体的距离,从而实现理论宣讲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要善于积极运用农民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结合乡村重大民俗活动和重要节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乡村生活和农民群体日常娱乐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正向引导能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在乡村振兴中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加强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做好人才回流和人才引进双向探索,更要做好留住人才的后续保障。在人才回流和人才引进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入乡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岗位吸引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返乡、入乡。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切实解决满足人才返乡、入乡的基本生活需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人才的后顾之忧。在留住人才方面,要创新现有人才管理和发展模式,鼓励推进入乡人才参与共享乡村振兴发展红利,提升入乡人才归属感、参与感和获得感。坚持人才岗位适配原则,明确用人导向,使相关专业人才获得平等发展的成长环境,通过聚集形成人才优势,实现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能优势。

(四)完善培育体制机制建设

完善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制机制,使制度建设贯穿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是确保在乡村振兴中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实现培育体制机制向培育效能转换,其要点在于大力推进以村两委为基层组织领导的引领模范和组织动员机制落地实施。基层组织和干部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转化为日常工作和行为基本准则,将深入学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基层组织先锋带头作用和引领模范作用,组织动员和规范引导农民群体积极参与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在集体参与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价值和道德标准。

猜你喜欢
群体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中间群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