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山:永葆初“新”高质量发展锐不可当

2022-11-05 05:20本刊编辑唐超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复旦中山公立医院

文/本刊编辑 唐超

创新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中山医院的血脉之中,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院将创新贯穿在整个医院管理当中,为当前公立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新思路。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时代的进程中,没有一家医院是旁观者。各医院以探索与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幅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获得全国首个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建设项目;在2018—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保持A++的成绩,其中2020、2021年度分别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连续5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名列第三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复旦中山医院”)正用一份份闪亮的成绩单,诠释着属于自身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担当。

思维创新 赋能高质量管理

进入“十四五”时期,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关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拆解动作、明确分工、具化指标。尤其是近期出台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从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5个方面、18个具体指标,建立了考核指标体系。

作为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之一的复旦中山医院,“事实上在高质量发展概念还未提及之前,就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一直在建设和推进。这次《评价指标》的推出,和我们医院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顾建英向记者表示,“此外,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更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代同频共振,同时根据医院实际发展经验进行优化、改革和创新。”

“纵观中山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奋进的科创史,创新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中山医院的血脉之中。”今年85岁的复旦中山医院,在前辈们的深耕积累、开拓引领之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贯穿在整个医院管理当中,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不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当前公立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医院已从7个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起点规划和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二是通过构建一院多区新格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沉;三是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尤其是提升疑难危急重症的解决能力,助力打造学科高峰;四是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举),推动持续创新与转化;五是引育并举,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六是智慧先行,构建高质量智慧未来医院;七是广开渠道,开展高质量交流合作,包括国家交流合作与院企合作,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顾建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

模式创新 医疗服务规范精准

医疗服务能力构成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曾在发言中指出,“作为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疾病诊治水平、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是第一要务”。

为此,复旦中山医院坚持患者需求导向,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以持续提升医疗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基础,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健康需求。据顾建英介绍,当下,复旦中山医院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治技术攻关,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

医院以优势学科辐射带动多个高质量的特色学科群协同并进,目前已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13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22个。持续推进“以疾病为中心”一站式诊疗服务,现有31个多学科临床诊疗中心,62个业务机构、161个医疗、护理亚专科,开设8类门诊,成立了78个MDT团队,充分满足了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诊疗需求。

从《指标体系》中对“智慧医院建设”指标的计算方法(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公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等综合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即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医院应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医疗机构间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我们从1992年就开始做医院信息化,2003年,医院依托自身技术团队自主开发HIS系统,随后开发药房、血库、门急诊系统。”顾建英介绍道,“到2010年,我们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慧医疗信息系统。”近年来,医院瞄准国际顶尖医院智慧化定位与趋势,不断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应用,人工智能在管理、临床、科研、教学、教育培训应用逐年提升,数字孪生在全院推行实行,形成了中山特色明显、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智慧医院。

顾建英认为,新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以及保障系统的配合,能更好地从整体去决策,推动公立医院的智慧化高质量发展。复旦中山医院以规划引领、基础支撑、创新探索“三驾马车”驱动全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山“服务人性化+资源功能化+业务智能化”的战略落地,全面打造“5G+数字孪生智慧医疗生态圈”。

此外,复旦中山医院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依托雄厚的医、教、研力量,推进“高品质健康管理”,以数字化、智慧化为特点,力图通过服务创新,为人们带来更佳的健康管理服务体验:智慧医疗,全流程健康管理,量身定制个性方案、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专业团队主动随访,精准预约转诊,提升健康素养……未来,医院希望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探索一个普惠化模式,将健康管理结合社区、医联体、全科医生等已有配置惠及更多人,打造“中山特色”智慧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标准。

管理创新 运营结构优化升级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的转变,更是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顾建英表示,“复旦中山医院始终看齐最高标准、最高要求”,以全方位、全时段、全员参与,以数字化评价为依托,始终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目标持续改进。例如,在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方面,医院专门成立病案首页推进小组,按照国家的要求,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病案首页管理。通过逐条审核数据、整合集中性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本性原因、逐科沟通填报要点等工作来细化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案。并通过数字化增加病案首页后台质控模块,实现对医生的实时质控提醒,并督促修改,并不断提升医院现有病案首页及病史质量。

尤其是基于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院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数据中台,通过双轮驱动来提质增效。例如,通过计算医院DRGs/DIP组患者住院例均费用与区域同DRG组例均费用的比值,衡量特定病组下医院内部管理效率在区域范围内的相对水平。医院在保持合理的疾病DRGs/DIP分组基础上,持续提升病案首页内涵质量,通过主动分析同组疾病费用结构,比较发现医院改进和控制费用结构的方向,降低不合理不必要的费用。

在合理用药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包括推进集采药品的使用和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实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对国家重点监控药物进行严格把关。

《评价指标》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人员经费占比”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固定薪酬占比”的评价,反映了公立医院应当建立更加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的愿望。历年来,复旦中山医院在追求科学的薪酬分配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体系。“我们希望通过薪酬体系,突出其保障的功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岗位价值。”顾建英说道,尤其是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凸显,复旦中山医院每年都会进行创新新技术的评审,堪称医院内部的“诺贝尔奖”,对于荣获该奖项的创新者,医院在薪酬待遇上给予一定倾斜的同时,还会去申请一些新技术的研究经费,等等。

医院在进行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复旦中山医院的绩效考核不仅与整体的医疗收入相关,还与医教研协同的管理、医生的工作业绩、贡献度,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挂钩”。

1 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颁奖现场。

“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以综合考核为目标,覆盖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希望调动全员积极性,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全院收入与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持续节能降耗,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文化创新 医患满意度双提升

《评价指标》的“文化聚力”指标,延续了绩效“国考”的满意度评价指标的同时,衔接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工作要求,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考评。

在文化凝聚力方面,复旦中山医院践行着“大气谦和”的中山文化和“踏实求真”的中山作风,以契合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实现医院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

除了不断完善薪酬体系之外,医院始终坚信,要让医生带给患者温暖,首先就要让医生在管理中感受到温暖。为提高医生的满意度,“一切为了员工”则是医院对员工的承诺,医院给予员工全方位的、主动的关爱,引起员工全身心的热爱、忠诚的共鸣,从而努力工作,回报患者与社会。连续七年获得“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荣誉称号,复旦中山医院当之无愧。

顾建英说,每一个中山人在心底对医院对工作都怀着深深的爱,这是一份对医院的归属感和热爱,源于前辈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对培育后辈尽心尽力的言传身教。这是中山人的心声,也是医院文化凝聚力的核心维度。

2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同质化”引入上海总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

3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

“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已经在一代又一代中山人的传承中得以升华。医院始终为病人提供优势的服务、精湛的技术、温馨的环境、便捷的流程、全新的帮助和放心的托付。“复旦中山医院是许多求医无门的疑难重症患者最后的希望。面对疑难危重患者,医务人员明知风险很大,但仍拼尽全力救治,不放弃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

据顾建英介绍,为提升患者满意度,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复旦中山医院围绕智慧服务,贯穿诊前、诊中以及诊后3个阶段,通过智慧化的手段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智慧诊疗方面,医院通过智慧化建设促使诊疗的流程更合规,同时引入辅助诊疗的决策系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帮助医生提质增效。智慧管理则是整个医院的保障系统,现阶段基于大数据的部分应用,让医院的服务流程更优化、更节能、更高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此外,医院不断优化就医环境,例如以标识标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标识系统,从大厅引领到楼层,从楼层引领到科室,配合各式各样的温馨提示以及房间标识,让人一目了然,为患者的就医之旅带来方便快捷、舒心舒服的感受。

当前,公立医院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顾建英表示,《评价指标》的出台,不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的重要抓手,更是一次“质”的提升,真正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得以落实,引导公立医院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

《评价指标》充分考虑公立医院资源消耗、专科服务能力建设等内容,其涵盖的围绕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5个方面18个指标,对提升专科能力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增强运行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评价指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医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结构优化方面,其中“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指标中要求,不包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的收入。顾建英认为,当前医院的检查、检验服务,虽然一些常规检查可以依靠智能化进行诊断,但大量的检查检验仍需要依靠医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精准诊断,因此,这项指标的考核对于医院来说较为困难,是否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调整。

除此之外,不同的医院,学科定位不同,病种情况自然也不相同,再加上一些新技术、新项目的推进,顾建英认为对“人员经费占比”指标不能一刀切,应考虑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指标考核还望能够进一步商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风远航,再铸华章。顾建英表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复旦中山医院将继续秉持“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型现代化医院而不懈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复旦中山公立医院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中山君有感于礼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历史上的“中山人”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复旦目标:本科录取全部通过自主招生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