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乌兰牧骑精神

2022-11-07 10:43王海梅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媒介文艺

◆ 王海梅

随着乌兰牧骑话题的展开与深入,对乌兰牧骑的探索与研究被学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一种学术问题。各种乌兰牧骑研究著作,诸如资料集、回忆录、专著以及论文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都在推动着乌兰牧骑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综观上述诸多相关著作,发现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资料整理多而理论概括少,文献展示丰富而内涵挖掘不够深刻,尤其在乌兰牧骑精神的挖掘与阐释方面缺乏深度。为此,梳理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同时,提炼出乌兰牧骑精神的实质与文化内涵已成为乌兰牧骑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有效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乌兰牧骑精神风貌的特质。

一、数据显示与文化表征

关于乌兰牧骑的文献资料中有非常丰富的数据资料,记录着乌兰牧骑走过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绩。这是乌兰牧骑本身的历史呈现,也是乌兰牧骑研究者必须深刻领会和深度挖掘的典型资料。

首先,纵向数据方面,乌兰牧骑已经有了62年的历史,而在这62年的历史当中,乌兰牧骑至少有3次繁荣发展期,即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2010年以后等几个发展时期。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乌兰牧骑创建期,也是乌兰牧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探索到成功的辉煌时期。在这期间,乌兰牧骑从两个试点发展成三十多支队伍,从十几个队员变成几百个队员,从旗县的工作队发展成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文化团队,影响范围也从旗县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特别是在1964年和1965年,参加全国汇演和全国巡回演出后,乌兰牧骑的歌声传遍全国,乌兰牧骑的名字家喻户晓。

乌兰牧骑普及的第二次高峰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全区的乌兰牧骑由37支猛增至80支,人员编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当然跟改革开放的政治大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也与乌兰牧骑走过的历史进程分不开。因为,1982年是乌兰牧骑创立25周年,1987年是乌兰牧骑创立30周年。这个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颁发了《乌兰牧骑工作条例》,各种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和宣传。1983年,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团进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历时20天,获得了中央领导及广大观众的好评。

乌兰牧骑第三次繁荣发展期是2010年到现在。“2010年7月,内蒙古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内蒙古宣传部、文化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全区乌兰牧骑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确定乌兰牧骑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同时确定了民族特色、深入基层、社会效益、改革创新等几个工作原则,加之2010年8月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协会,都有力地推动了乌兰牧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

上述纵向数据表明,乌兰牧骑的繁荣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她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显著表征。

尤为重要的是,乌兰牧骑在她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聚了许多横向数据。据有关资料统计,六十年来,“乌兰牧骑走遍全区各地、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辅导农牧区业余文艺骨干74多万人次,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节目30多万场次,各民族观众总数达两亿一千二百多万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数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冲击力,体现了乌兰牧骑顽强的生命力和奉献精神。

二、名字寄托与象征内涵

乌兰牧骑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名字。对其象征内涵最普遍的解释是“红色的嫩芽”,即“乌兰”意为红色,象征着光明与革命,“牧骑”意为“嫩芽”,如果把革命事业比作参天大树,那么这支文艺队伍就是这棵大树的“红色嫩芽”,红色代表着革命”,这个解释大致上能翻译出字面的意思,也代表着普通民众对乌兰牧骑的理解,可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乌兰牧骑,还应该给与更全面的、更贴切的学术性的解释。目前,我们至少要展开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名字的来源问题;二是名字的写法和变迁问题;三是时代变迁和意义演变等。

有关乌兰牧骑名字的来源,现在普遍认为与当时任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同志和自治区文化局有关。这个说法有它的历史根据,即乌兰牧骑确实是乌兰夫同志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的创举,但名字本身的来源,还不十分清晰。根据我们的采访和有关资料得知,当时给乌兰牧骑起名时是从蒙古国一个文艺团队的名称得到了启发,或许是蒙古国作家团提供的名字。比如据乌兰牧骑功臣之一木兰老师说:“当时乌兰夫、阿如娜……等人从蒙古国一个叫‘乌兰部伦’的文艺团体名称受到启发,起了这个名称。”受到启发,不一定是照搬硬套,而是发挥和重新创造。尤其是乌兰和牧骑两个字的组合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创造。至于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以深化理解。“乌兰”除了有革命、光明等意思外还有时尚和美的含义。因为大家都知道乌兰牧骑当时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前沿的思想,特别是从受众角度考虑,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之所以喜欢乌兰牧骑,是因为除了他们的歌舞,更喜欢聆听乌兰牧骑带去的新的思想和新的消息。还有在物质相对贫乏,生活上崇尚简朴的年代,乌兰牧骑演员们的装束和器具也给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化妆上阵的演员们,对于农牧区的群众来说,就是美的化身,就是时尚的体现。因此,普通百姓的语言中产生了“像乌兰牧骑演员一样美”的比喻。因此,乌兰既代表着革命和灿烂,也代表着美和时尚。

乌兰牧骑一词的蒙古文写法六十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用连写的“ulanmuqir”一个字来表示。但汉语的写法有过变化。据乌兰察布盟多尔伯特乌兰牧骑第二代演员日·索德纳木的回忆,1965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完成全国巡回演出回到北京的乌兰牧骑团队时,亲切地提醒“应该给乌兰牧其尔的‘其尔’注入新意,写为骑马的‘骑’是不是更合适?”“其后,根据周总理的这个建议,把乌兰牧骑称呼为文艺轻骑兵是非常具有深刻意义的”。但木其尔这个字,在蒙古语里有枝叶的含义,代表着树木、绿色和生命力,还有生长、繁茂等丰富的含义。因此,蒙古人的名字当中叫木其尔的或带木其尔的人特别多。因此,解释乌兰牧骑的含义,既需要从其字面意义解释,也需要从蒙古语的文化背景去解读,这样有助于理解乌兰牧骑的精神和她所寄托的象征意蕴。

除了上述含义,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乌兰牧骑象征意义的时代变迁。即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她代表了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时尚的理念,即革命精神,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乌兰牧骑的含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变化从乌兰牧骑演出的节目中就观察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出的节目当中革命性的内容较多,而8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反映新生活,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占了较大的比例。因此,可以说与时俱进是乌兰牧骑体现的又一个精神内涵。

三、精神实质与历史传统:“与民共舞,与草共生”

一是“与民共舞”:乌兰牧骑的出发点与精神本色。就像《乌兰牧骑精神》一书中所概括的,乌兰牧骑有许多精神指向,如艰苦创业、敢于奉献、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等。但纵观其历史进程,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特色为基础的精神指向始终贯彻在其实践活动和理论认识当中,是乌兰牧骑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价值观落脚点。上世纪50年代末,之所以成立乌兰牧骑这个红色文艺团队,是由当时的偏远地区的文化环境和人民的需求所决定,因为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广大农牧民需要党的关怀、新思想的指引和先进文化的滋养。而且当时的受众群体大部分都是蒙古族人,他们不懂汉语和其他语言,只懂母语传播的内容。乌兰牧骑正是从这种现实状况出发组成团队,为广大的牧民和农民送去了共产党的恩情,送去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思想。乌兰牧骑的节目始终坚持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也为人民送上他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他们同人民共同劳动,共同欢乐,与人民打成一片,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因此人民称他们为“玛奈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也将人民视同父母。这是乌兰牧骑创造的历史传奇,也是他们始终坚持的精神本色。

二是“与草共生”:乌兰牧骑的生命精神与文化特色。乌兰牧骑是一支扎根草原、服务于草原、继承草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文艺团队,所以草原是她最长久的根据地,这也是与其他文艺团队相区别的文化特点。因此,1965年周恩来总理教导乌兰牧骑队员时说:“不能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更不忘你们的牧场。”因为,牧场,即广阔的草原,是乌兰牧骑的发源地,也是他们的活动战场,没有草原就没有乌兰牧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乌兰牧骑回信时强调指出:“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习总书记的回信中所用的“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地指出了乌兰牧骑与草原文化的生命联系,也指出了他们的文化特色。因此,乌兰牧骑队员们也说:“我们的根在草原,牧民需要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更需要牧民”,党和人民也称他们为“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队员是草原长大的儿女,他们热爱草原,扎根草原,服务于草原。乌兰牧骑演出的节目也都是在吸收草原文化,传承草原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富有草原特色的精神产品,草原人民非常喜欢乌兰牧骑节目,也愿意接受他们传播的所有信息。因此,可以说草原是乌兰牧骑的出发地,也是最终的归属地。

四、媒介时代的精神传承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乌兰牧骑是一种特定时代的文化传播媒介,她用文艺这种最大众化、最民族化的形式,向偏远地区的农牧民传播了最先进的文化精神和时代思想,代替了报纸、广播、电影等更先进的媒介形式。她集及时性、思想性、示范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于一身,强烈地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意识。特别是上世纪40至70年代出生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乌兰牧骑,没有人未接受过乌兰牧骑的影响。因此,乌兰牧骑对于草原人民,对于广大的受众群体起到了看的剧本、听的新闻、观赏的歌舞的作用。

但是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观众对乌兰牧骑的接受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乌兰牧骑的传播作用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乌兰牧骑应有的作用,以及传承发展乌兰牧骑精神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机器传播具有及时、快捷、包罗万象的特点。这是它的优势,但也有其弊病,即给受众造成选择的困惑,极大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准则。而与现代媒介相比较,乌兰牧骑具有人际传播(含组织传播)的特色和优势。与媒介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现场性、创新性、历史性等优势或特点。首先,媒介传播,特别是新媒介所建造的语境都是虚拟语境,虚拟空间,它没有现场感,与受众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隔阂。而人际传播能够有力地补充上述缺憾,与受众共同创造一个属于当下的现实语境,从而实现双方的认同与互动。乌兰牧骑就是人际传播的典型案例,它用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用最亲切的传播手段,与受众融为一体,也担负起传播人类先进思想的使命。特别是与受众之间建立的最人性化的情感纽带,是机器传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其次,乌兰牧骑在发展进程中始终秉持创新理念,创作了许多新的节目、新的形式,达到新的高点。而新媒介最显著的特点是信奉机械复制和批量生产的原则。在新媒介时代,乌兰牧骑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继续走创新的道路,以提高与新媒介抗衡的能力。

再次,新媒介具有很强的消费文化特点和快餐文化的性质。它追求迅捷的效果和制造热点,追求空间的扩展。而人际传播尊重历史传统和文化习性,尊重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人际传播显然在空间扩展和时间速度方面有其缺点,但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久的历史继承性和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尤其是乌兰牧骑的人际传播具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丰富的历史传播经验。因此,在新媒介语境下,乌兰牧骑仍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灿烂的发展前景。

注释:

[1][2][7][8][9]达·阿拉坦巴干等编:《红色文艺轻骑兵》,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2017年版,第78页,89页,17页,扉页第1页,180页。

[3]张枨:《红色嫩芽乌兰牧骑》,《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5日。

[4]《蒙古族十七年文艺运动述评》,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

[5]日·索德纳木:《我讲述的乌兰牧骑故事》,《道兰斯日博》,2017年2期。

[6]参见王慧琴,邢野:《乌兰牧骑精神》,方志出版社2018年版。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媒介文艺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1942,文艺之春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