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策略

2022-11-07 13:22魏道龙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杀球肩关节羽毛球

魏道龙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吃饱穿暖到对自己身体的关注,体现到社会的突飞猛进。而体育也变得是人们最关注的重要对象,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下,羽毛球凭借着其休闲性广受人们喜爱,但运动损伤给锻炼者带来不少困扰,因此,各国学者对羽毛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羽毛球运动在竞技比赛中其观赏性非常高,羽毛球的球速很快,所以对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要求比较高。在没有正确的运动常识和医学知识以及规范的技术动作指导下,导致很多羽毛球初学者受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因此有关羽毛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的问题深受重视,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增多。长时间在羽毛球锻炼过程中受伤频率如果太过于频繁,则会降低人们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会影响到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一、羽毛球常见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运动项目、运动环境、装备等因素有关系,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人体运动系统,但也包括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在医学中属于骨伤科的范畴,是运动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肩袖肌群

众所周知,肩袖集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等。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群,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上方为冈上肌,后方为冈下肌和小圆肌,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前伸、外环和上举等活动,最主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运动和稳定有着关键的作用。而羽毛球运动中肩部肌群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肩关节之所以容易受伤,这与其解剖特点是有一定关系,肩关节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所以容易发生脱位。当我们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最容易的就是导致我们的肩关节受伤。另外一个就是羽毛球的击球动作和瞬间发力都需要动用肩部周围的肌群,如前面的胸大肌、后面的背阔肌,当两肌肉力量不平衡时就容易产生运动损伤。长时间在羽毛球锻炼过程中受伤频率如果太过于频繁,则会降低人们锻炼的积极性。

(二)肘关节

羽毛球与网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网球运动不注意保护手时就会产生网球肘。羽毛球也是如此,羽毛球在击球时动作一直是屈伸动作,无论是正手击高远球,还是反手击球、网前小球、网前假动作、接杀球等,当手臂前伸时无论是内旋还是外旋都会加大肘关节受伤的风险。肘关节常见的损伤被称为“网球肘”,是小球持拍类运动最常见的损伤,导致“网球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初学阶段为了固定握拍和手势,反复做屈肘时关节就会不停地旋前和旋后而导致肘关节受伤。

(三)腕关节

腕关节的关节结构为三角软骨板,锻炼过程中持续的旋转和摩擦,会导致腕关节受伤。手腕关节发力在羽毛球运动中应用得很广泛,结合羽毛球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运动特点,而手腕常常用来控制球的方向,在击球时由于不同的技术动作运用腕关节快速鞭打,打出较有爆发力的击球。除此之外,接杀球时还承受强大的冲击力,所以当对球的质量要求过高时就会提高在运动中受伤的概率。

(四)腰部

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大力跳杀、抽球后的转身回位动作及反手转身等变速过程都对运动员的腰腹力量有着极高的要求,体力不足、疲劳的产生及大幅度的动作(上步接吊球、中场跨步接杀球、后场被动接球)时容易发生腰部损伤。不小心用力过大或者腰腹力量不足都会导致腰腹造成损伤、肌肉麻木、坐卧困难及活动受限,在运动过程中受伤应该立即停止运动送往医院,避免造成二次受伤。

(五)膝关节

羽毛球运动融合了跳、跑、击打、扣球、蹬地快速启动等一系列运动形式,就因此特点才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除此之外,技术动作的不规范也是导致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步法不熟练、重心不稳、动作僵硬、发力不准等都会导致膝关节的受伤。总的来说,在运动过程中每当运动员身体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身体开始产生疲劳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锻炼者通过杀球落地后的缓冲以及上步的跨步扭转等都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发生。

(六)踝关节

踝关节受伤是体育运动过程最常见的受伤部位,踝关节受伤发生最多主要是球类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锻炼过程中需要起跳的更容易受伤。因为起跳后由于身体在空中失去支点很容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落地后身体的重心不稳导致身体的重力在两支腿上分布不均匀,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不够而受伤。除此之外,体力不支也是导致踝关节受伤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体力不支会使人体的灵敏素质下降,全程步伐的启动及变向都会减慢,从而增加了踝关节挫伤的概率。

(七)其他部位损伤

在羽毛球锻炼过程中也会出现其他部位的损伤,如大臂、小臂、颈部损伤等,特别是在侧身移动接球或杀球等都容易造成颈部扭伤,接球后仰时,步伐不到位容易发生脚踝扭伤和摔倒。又如大脚趾和跟腱损伤,特别是跳杀落地后,身体位置在空中由于失去平衡下落后,容易导致脚趾受伤以及杀球时的跟腱断裂等损伤发生。另外,当由于拉力过大、身体倾斜过大、发力点不稳定时,也容易导致脚踝和跟腱的受伤。

二、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锻炼过程前做好准备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汽车出发前要先预热一样。羽毛球运动要求锻炼者在场上有急停启动、加速启动、杀球等。那么就要求锻炼者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才能完成高质量动作。所以在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肌纤维的弹性,加快身体内的血液流动。同时,做好准备活动可以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肌肉的伸展性,从而发挥肌肉对骨骼和关节的保护作用。另外,神经系统与内脏器官在运动前的预热也可以降低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概率。总而言之,羽毛球运动前热好身是十分重要的,热好身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此人们才能增长技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等功效。

(二)技术动作不规范

不管任何体育运动都要求技术的规范性,技术动作的规范不仅可以降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技术的长进。技术动作的不规范往往容易导致比赛失误,长时间的不规范练习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然而对于羽毛球来说更是如此,无论是从步伐还是手上动作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更加严格。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不仅可以让比赛很轻松,而且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在业余羽毛球界中,大多数人都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基本上都是自学多年靠经验打羽毛球,在打球过程中完全凭借着感觉摸索出来的,在锻炼时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是动作错误的,很容易导致锻炼过程中给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杀球时肩关节没有起到稳定身体状态,肩关节带动手臂用力甩、抡大臂等错误动作,都会使肩关节三角肌前束肌肉拉伤。

(三)专项体能缺乏

体能是决定一名运动员能否顺利完成比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羽毛球运动中,羽毛球运动速度快、强度大,比赛过程主要以糖酵解供能和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所以这一系列高质量动作的完成要求运动员有着较强的身体素质。在羽毛球运动时,当各项身体素质满足不了完成某个技术动作或战术而强行完成时,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各种损伤的出现。因此运动员拥有较好的体能方可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教练在训练时要注意在提高技术动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体能的训练。

(四)运动器材和装备

运动器材和装备是运动的基础,任何体育运动都需要一个好的运动环境和装备,运动场地和装备是直接取决于你运动的体验感,运动激励时由于场地和装备的问题而导致受伤,场地不平整且没有地胶,一定程度是降低了场地的防滑性,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和拍不仅可以使运动流畅,而且能大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在购买运动器材和装备时要斟酌考虑。

(五)运动负荷

经调查发现,大多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都是在运动负荷强度大的状态下,当运动强度过大时会导致运动员产生疲劳,使得锻炼者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无力、反应迟钝、完成动作不协调,从而产生运动损伤。所以羽毛球爱好者及初学者在锻炼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运动时间,避免在锻炼时超过3个小时的长时间剧烈运动,控制运动强度,采用多次运动是最科学的锻炼方式。从专业队角度来看,专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不要忽略监控训练负荷量,有效地安排好负荷强度,避免训练过程中疲劳的堆积,保证训练后的科学饮食和科学睡眠,是使运动员成绩成长最快的捷径。

(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锻炼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比如锻炼前一天晚上喝酒、熬夜等一系列行为都会导致在锻炼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导致锻炼效果不佳甚至发生运动损伤。对于运动员而言,在遇到以上等伤病后,通常需要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从事体育训练。因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羽毛球爱好者及运动员的必要条件。

三、羽毛球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一)做好羽毛球训练前的热身准备工作

羽毛球锻炼前应该好热身准备,以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同时增强肌肉弹性和伸展性以保证运动员系统及整体内脏兴奋,并且肌肉具备充足的血液供应。同时,在热身准备下,能提高运动员动作的灵活性,提高在做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做完基础热身后,可以结合羽毛球运动专项特点来进一步热身,比如羽毛球步法、多拍练习、多球练习、平推快挡等

(二)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球类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快速启动、蹬转、杀球、急停快起,身体素质对羽毛运动员来说体现得十分重要。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等素质在比赛过程中是取决于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当运动员在比赛或者是高强度的对抗下,由于身体素质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各关节灵活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很容易在激烈的对抗中受伤。因此,需要加强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练习,提升其耐力、力量、协调等素质。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会使其杀球速度更快、击球更为稳定,良好的关节肌肉力量也会保护到运动员的关节,所以还应强化力量训练。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动作灵活性,可以使其击球速度加快,反应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腿部力量可以使运动员步法更为自然、舒展。总而言之,通过强化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会对运动损伤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三)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高耗能的体育运动,运动员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导致能力的高低不同,因此其适合的运动量也会不同,所以在锻炼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确定运动量做到合理安排。在羽毛球教学时,随时注意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若有发现运动员出现呼吸急促、动作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需要及时暂停训练,重新调整计划后再进行训练。

(四)正确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球类运动过程中飞行速度最快的,最高速度可达426km/h,在如此快的速度下要想接住球,那么不仅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而且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击球技术的好坏是决定速度的重要原因,所以羽毛球运动对击球动作有着较高的要求,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一方面会使运动员获得分数,另一方面还会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在掌握技术动作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掌握羽毛球相应的技术动作,包括握拍、挥拍、步法等,从浅至深逐步提升运动员羽毛球技术水平,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羽毛球的训练作用。

四、小结

在羽毛球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腕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运动损伤的原因是设备活动不足、现场设备装备不足、运动强度过大、技术不规范、运动素质缺乏等,因此在训练前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若发生损伤,立即停止运动以免加重伤害,同时应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提高身体素质和羽毛球技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运动量,运动强度大时要注意休息,多因素考虑方可降低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猜你喜欢
杀球肩关节羽毛球
羽毛球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混双面对女生时你会怎么打
中场突击技术之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打羽毛球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
飞行的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