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鸥教授课堂实录

2022-11-07 01:30王雅薇整理
歌唱艺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衬词装饰音聊斋

王雅薇整理

微信扫码观看视频

授课教师:李海鸥教授(下文中,简称“师”)

学生:刘景丹(下文中,简称“生”)

演唱作品:《王大娘喂鸡》(山东民歌)

师:大家好,我是山东民歌传承人李海鸥,今天课堂内容是学唱山东民歌《王大娘喂鸡》。通过这首富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声乐作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分析衬词、衬腔的演唱特点,解决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音准、节奏、语言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山东民歌的演唱风格特征,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唱什么像什么”。

民歌是所有文化的母体,研究、传承、传唱中国民歌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作为山东民歌的传承人,我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始终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民歌,尤其是山东民歌的教学内容。今天的这首《王大娘喂鸡》是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民歌,早在1963年,由宋云庆填词,登上了“山东省群众歌舞会演”的舞台,1982年被编入《山东民间歌曲选》,后被写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中音乐课本。这首歌曲用风趣、幽默、诙谐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乡村王大娘幸福的晚年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歌声,体会王大娘的快乐生活。首先,有请研究生一年级刘景丹同学演唱,伴奏是本科四年级王威同学。

(学生演唱《王大娘喂鸡》全曲,见谱例1)

谱例1

师:景丹在演唱这首歌时,我觉得情绪表达还是非常积极、饱满的,音色也很好。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想再提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音准与音乐线条的问题。你的音准,尤其是第一句“王呀么王大娘啊”的“娘”字,一定要“压”在前面的几个字上,要把它“压”住,否则,一掉下来,音准就会出问题。我们再把第一句来一下,“王呀么王大娘啊”的“娘啊”(师范唱),稍微上扬一点,“压”住前面的字,好吗?

(学生演唱“王呀么王大娘”)

师:好,“娘”这个字再让它竖一点,别太横。“王呀么王大娘啊”,这块要把它“掐住”,要把它送上去。后面的字“压”住前面的字,它的旋律线条就会更连贯一些,音准就会做得更好一点。第二句“清晨起来”的“起”字要做一个“喷口”,不做就会觉得那个字也差了那么一点点。

(学生演唱“清晨起来”)

师:稍微松一点,“清晨起”“起”“起”(师范唱)。

(学生再次演唱)

师:略微还差一点点,走。

(学生继续演唱)

师:好多了。每个字的音准和线条的关系问题,就是在连贯的前提下,要用后面的字“压”住前面的字。就像辇车一样,让它滚动,有碾压的那种感觉就会好一些。咱们再把前两句来一下,好吗?

(学生演唱前两句)

师:可以,这样就好得多。我的第二个建议是关于节奏的问题。我们刚唱的这两句是属于连贯的,再往下唱,后面就有一些断唱,就像钢琴的断奏一样。在断开的时候,一定要干脆、利索。“点点那数来查仔细,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哎嗨哎嗨哎嗨哎”(师范唱),后面再连起来,断唱的地方一定要让它断得干净,好吗?我们试一下。

(学生演唱“一二三四……少了一只鸡”)

师:对!少了鸡还会高兴吗?所以,大娘的情绪应该“掉”下来,对不对?尤其是这个公鸡、母鸡的“鸡”字,在山东话里怎么念?

(学生学着用山东方言念“鸡”)

师:对,在普通话里它是一声,鸡(音“jī”),公鸡、母鸡;而在山东话里是“鸡,母鸡”(师范读),有一个拐弯儿。“少了一只鸡”,就要把它拐一下弯儿。后面的,“找到了,原来在这里”,就要把它断开。我们再试一下这一句。

(学生演唱“哎!找到了!原来在这里”)

师:对,这样呢,节奏上听起来就是有连有断的,演唱显得更丰富,艺术表现力也会好一些。另外,这个节奏,我个人的感觉是有的地方是应该连的,我们要把它“碾压”住。在该断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断得干净、利索。

我的第三个建议就是关于装饰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衬词衬腔和装饰音的运用。这里的主音一定要唱得重一点,衬词衬腔要唱得轻一点。比如说,“王呀么”中的“呀么”就是衬词,就要唱得轻一点。如果唱得一样,“王呀么王大娘啊,笑呀么笑嘻嘻”(师范唱),就显得呆滞。如果唱得轻巧一点,重音出来了的同时,演唱也会显得俏皮很多。我们再来试一下这个衬词。

(学生演唱第一段)

师:就是这两个“哎嗨哎嗨”(师范唱),要有处理、有变化,第一个轻一点,第二个重一点,强调第二个。我们再来一遍,请。

(学生演唱“一二三四……少了一只鸡”)

师:对,这样的话,艺术性对比就更明显一些。还有,在第一句里“笑嘻嘻”的“笑”字和“清晨起来”的“起”字,“撒开了一群鸡”的“鸡”字都是一样的,可以夸张一点。因为它都有一个滑音,所以装饰音一定要夸张一下。我们再把前四句来一下,好吗?

(学生演唱前四句)

师:对,就这三个字,我觉得你很夸张地去“做”了一下,这样就突出了这种喜悦的心情。这个装饰音呢,一定要把它突出一下,往这上头“拐”一下。

我的第四个建议就是语言。这是一首山东民歌,不知道你会不会讲山东话?

生:嗯,平时说普通话多一些,山东话不太会说。

师:不太会说,所以说你的山东话,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语言非常重要,因为民歌旋律的走向来自语言。2000年,我在自己的硕士论文里就曾经提及,现在日常语言中的音乐元素比过去要少了很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讲普通话。普通话的这个四声都是一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但方言是不一样的。方言,它的四声是倒来倒去的,包括有一些儿化音的使用,特色化的用词现在都很少了。所以说,音乐的素材就少了很多,这对音乐来说,是一个损失。想唱好山东民歌,我觉得还是要学一学山东话。这又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说他在写《说聊斋》的时候,他就想不出来山东的歌儿是什么样的风格。他就去请教乔羽老先生,乔老先生说:“嗯……这个我也不知道,我给你朗诵一段吧。”于是,他就用山东济宁话给王立平先生朗诵了一遍“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王立平先生挂了电话之后,就写出了这么一首经典的歌曲《说聊斋》。歌曲第一句的旋律就和用济宁话读歌词的音调一样,正是这种语音语调决定了它的旋律走向。这首歌后来被广大观众认可,这就是风格特色。所以说,希望你能够在课下通过多朗诵歌词来熟悉它的语言环境。以上是我的四个建议。

2019年,我们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演出的时候,邀请到了青年唢呐演奏家齐艳军先生为这首歌进行伴奏;今天,我把他请到了现场,让他给这首歌再进行一个特色化的演绎。下面,有请齐艳军先生演奏,(师生齐唱)。

抓住民歌特点,创新民歌的形式,更新民歌的内容,紧跟时代,不忘初心。山东人就要唱好自己的民歌,讲好自己的故事。希望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对山东民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找到演唱山东民歌有效路径,讲好山东故事,传承山东文化。

猜你喜欢
衬词装饰音聊斋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聊斋书介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聊斋杯”精品石选登
论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中装饰音的美学意义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