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领导干部素质的几点思考

2022-11-08 01:26李玉梅
企业文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实干公正意愿

文/李玉梅

选人用人工作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选贤任能,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把好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国企领导干部要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奋力做到实干、公正、廉洁、奉献,成为忠诚干净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实干是对国企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一种要求,贵在实,重在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决条件,在干事过程中,真心实意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它制约着行为性质和行为方向。反过来,干事是“真心实意”的一种表现,道理很简单,如果自言有真心却不动手去做,那这样的真心就显得不可信。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实干,有两个标准:一是看有没有干的行动,有行动就有起点、有过程,这样的干部才能赢得群众的初步信赖。二是看行动的效果,效果好就说明“实”与“干”达到了有机统一,这样的干部才会赢得群众的钦佩,才有率领群众的资格。

公正是对国企领导干部执政素质的一种要求,公是行正之本,正是秉公之道。作为国企领导干部,手握的权力和肩负的责任代表着一种公共利益,在执政领域要把“自己”同自己所代表的“大家”区别开来,并且尽力摆脱个人意志,充分体现公众意志,做到处事刚正、待人公正、对己清正。所谓正,一方面是与“公”紧紧相连的正义、正直,这是就干部的领导意识而言的,它表现为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是正确,这是就干部的领导方法而言的,它表现为干部的判断力和决策水平。正义的领导意识虽然避免不了非正确的领导方法,但它可以对其进行纠偏和补充,使其达到相对正确的状态。

廉洁是对国企领导干部品质作风提出的一种要求。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它不仅检验着领导干部的灵魂深处是否健康,而且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坚持廉洁、杜绝腐败,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防变能力。领导干部的防变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意识,这是能力本身;二是由廉洁制度产生的外部约束作用,这是对能力的强化。因此,国企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同时,要将廉政教育作为履职的必修课、将廉政谈话作为鞭策鼓励,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为群众的代表,领导干部是为群众服务的人,奉献是服务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领导干部行为的宗旨。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要对存在于群众之中的共同意愿进行集中处理,反映到工作安排上,并将之变为现实。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是一种奉献关系。这种关系要求领导干部在集中处理群众意愿时,应从群众的基本利益出发,使其具有普遍性,同时要区分群体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从而抓住主流,带动支流;在将群体意愿反映到工作安排上时,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完善、准确、无遗漏;在实现群众意愿时,领导干部要冲在先、做在前、带头干、带领干,把个人的意愿与自己所代表的群众的意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价值的实现融于群众整体利益实现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具有忘我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实现整体利益的前提和保证。

在国企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实干是基础,公正是核心,廉洁是根本,奉献是目的。这四种素质,体现的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四种基本要求,直接反映在干群关系之中。国企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肩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实干公正意愿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迟到的公正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公正赔偿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实干的智慧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