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肺肾两虚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1-08 01:37陈旦旦卢薇周进松
中医药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胸痛穴位肺癌

陈旦旦,卢薇,周进松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引用:陈旦旦,卢薇,周进松.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肺肾两虚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2,28(5):101-104.

肺癌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复杂等特点[1]。研究[2]表明,2018年全世界新发癌症1 810万、癌症死亡960万,其中新发肺癌209万(占比11.5%)、肺癌死亡176万(占比18.3%);而中国自2002~2020年肺癌确诊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新发肺癌78.7万、肺癌死亡63.1万。现代研究表明肺癌发病主要与长期吸烟、遗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环境污染等因素相关,局部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咯血等为主,全身症状以低热、消瘦等为主;咳嗽为主要伴随症状。中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重,常伴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感染等姑息治疗[3]。根据临床症状,肺癌可归属中医学“咳嗽”“虚劳”“积聚”等范畴。肺癌中晚期患者,久病迁延,恶化不断,耗伤正气,累及肺肾,可导致肺失宣降、肾不纳气,表现为肺肾两虚。研究[4]表明肺肾两虚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晚期肺癌始终。本研究采用揿针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肺肾两虚中晚期肺癌患者,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5]中中晚期肺癌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组织病理学及细胞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中晚期肺癌。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6]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拟定中晚期肺癌肺肾两虚辨证标准。(1)主症:咳嗽喘息,胸闷胸痛,声低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2)次症:咳血,或畏风、自汗,或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或小便清长,或大便溏泄等。

1.2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40~70岁;(3)预计生存期>6个月,KPS评分≥50分;(4)近3个月未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中药及其相关制剂等抗肿瘤治疗者;(5)近1周未住院治疗者;(6)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并签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1)合并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等其他肺部疾病者;(2)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者;(3)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患等疾病影响疗效评定者;(4)过敏体质或皮肤过敏者;(5)晕针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1)依从性差,未定期治疗及规律用药者;(2)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须终止试验者;(3)患者中途自动退出,或病情恶化须住院治疗者,或治疗观察过程中死亡者。

1.5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肺肾两虚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批准号:2019015。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予咳特灵胶囊(厂家:广东和平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 022372;规格:每粒含小叶榕干浸膏36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1.4 mg)止咳,1粒/次,口服,3次/d;氨溴索口服液(厂家:锐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C20090026)化痰,10 mL/次,口服,2次/d;匹多莫德片(厂家:华润三九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10091;规格:0.4 g/片)提高机体免疫力,0.8 g/次,口服,1次/d。胸痛影响睡眠者予洛芬待因缓释片(厂家:西南药业;批准文号:H20 010516;规格:每片含布洛芬0.2 g,磷酸可待因13 mg)止痛,1~2粒/次,口服,2次/d。疗程4周。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联合穴位贴敷。(1)揿针治疗:患者取舒适体位后,取一侧交感、神门、肾上腺耳穴,暴露操作部位,局部碘伏消毒,采用0.22 mm×1.3 mm一次性无菌揿针,持小镊子将揿针垂直刺入穴位,适力按压,然后以脱敏胶布贴敷,1次/d,3 d后取针,在另一耳部相应穴位进行上述治疗,2次后休息1 d,如此循环,共8次。(2)穴位贴敷治疗:中药处方为桂附地黄丸合二陈汤化裁。方药组成:附子40 g,桂枝50 g,山药50 g,山萸肉50 g,生地黄50 g,茯苓50 g,陈皮50 g,法半夏50 g,枳实50 g,白术50 g,地龙25 g,甘草25 g。上药研磨,加适量蜂蜜、姜汁,制成药膏,40 ℃冰箱保存,用时取大小约为1 cm×1 cm×0.5 cm药膏置于4 cm×4 cm脱敏胶布上,贴敷于双侧肾俞、肺俞、天突穴,每日07:00:00—11:00:00贴敷,1次/d,每次贴敷2~3 h,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4个疗程。

两组患者入组时均行肺癌相关健康护理宣教,包括日常护理(规律作息,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吸入,防止呼吸道感染,适当体育锻炼等)、饮食调理(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食物,如山药、黄鱼、甲鱼、苹果、香菇、龙眼肉、绿豆等)、预防措施(戒烟戒酒,避免吸入二手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1.7 观察指标(1)中医症状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咳嗽、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4项主症进行评分,每项总分为0~3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重。观察时间为入组时、治疗后4周。(2)肺功能:观察指标为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观察时间为入组时、治疗后4周。(3)体能及健康状况:体能状况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PS)评估,简称ECOGPS,评分越高则体能越差。健康状况采用KPS评分,评分越高则健康状况越好。观察时间为入组时、治疗后4周。(4)护理满意度:治疗4周后,采用科室协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包括护士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等10项,每项1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5)安全性评估:采用不良反应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产生的药物及护理治疗不良反应。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对照组因死亡剔除2例,治疗组因死亡剔除1例,最终对照组48例、治疗组49例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主要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咳嗽、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PEF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体能及健康状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COGPS评分、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COGP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体能及健康状况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体能及健康状况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7.1%,治疗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2,P<0.01)。(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6 安全评估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3 讨 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机体免疫低下,临床常见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声低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肺主气,司呼吸;肾藏精、纳气,为气之根;肺肾之气充足,金水相生,则机体生机盎然。中晚期肺癌患者,久病迁延,恶化不断,耗伤正气,累及肺肾,导致肺失宣降、肾不纳气,临床表现为肺肾两虚;治疗上宜以补肺肾、纳气平喘为治法。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中晚期肺癌患者咳嗽、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症状较重,肺功能较低,体能及健康状况差,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差。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溴索口服液、咳特灵胶囊止咳、匹多莫德片提高机体免疫力、洛芬待因缓释片止痛等姑息治疗4周,患者仅咳嗽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症状未见缓解,肺功能未见改善,ECOGPS评分、KP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提示姑息治疗不能有效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原因可能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病情呈持续恶化状态,氨溴索口服液、咳特灵胶囊、洛芬待因缓释片仅为对症处理,匹多莫德片提高机体免疫力疗程短、药效不足等相关。而采用揿针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的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其可能原因如下。

揿针是临床皮内针的一种,埋入皮下后对腧穴进行持久、柔和的良性刺激,类似《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静以久留”针刺机理。目前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揿针主要集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围手术期不适、不良反应等方面,结合特定腧穴,临床疗效显著[9]。耳为宗脉之所聚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现代研究表明耳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密切;并且,耳穴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特征,目前广泛运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10]。凡国华等[11]研究证实揿针耳穴干预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程璐[12]研究证实揿针对肺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本研究采用揿针耳穴治疗,取交感、神门、肾上腺耳穴。其中交感穴善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能直接或间接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神门穴善治疲惫、心烦、失眠、多梦等症;肾上腺穴善治哮喘、感冒等。三穴与揿针合用,共奏调节脏腑功能、扶正固本之功。

穴位贴敷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特定药物配置后置于特定腧穴,使药、穴功效并行,可产生多重治疗作用[13-14]。目前,穴位贴敷广泛运用于改善肺癌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化疗后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等领域,且临床效果显著[15-17]。本研究中穴位敷贴所用药物为桂附地黄丸合二陈汤化裁而得。方中附子、桂枝为君药,温肾以扶正固本;山药、山茱萸、生地黄健脾补肾,茯苓、陈皮、法半夏、枳实、白术健脾化痰止咳,共为臣药,共奏补肺肾、化痰止咳之功;地龙为佐药,活血通络化瘀;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纵观全方,补肺肾之气而不燥,扶正固本,化痰止咳。结合肾俞穴补肾气以助肾纳气平喘,肺俞穴补肺气止咳平喘,天突穴宽胸理气平喘。诸穴合用,肺肾同补,扶正抗癌。腧穴与药物合用,相得益彰。同时,选择07:00:00—11:00:00贴敷,乃结合“子午流注”与“同气相求”理论[18-19],辰已为阳升阳长旺盛之时[20],顺势补肺肾之气,以加强疗效。

综上所述,中晚期肺癌患者多伴肺肾两虚,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复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揿针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且揿针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咳嗽、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胸闷胸痛主要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体能及健康状况,在短期内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因条件限制,未研究患者生存期,值得多中心进一步研究。同时研究表明针灸、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等中医护理方法具有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等作用[21],提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值得继续挖掘,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胸痛穴位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有些胸痛会猝死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