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168-2021《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内容解读

2022-11-08 03:32陈俊聪
塑料包装 2022年5期
关键词:铝箔食品包装复合膜

陈俊聪

(广东省潮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前 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愈发趋于多样化、卫生化、方便化及高档化,复合膜软包装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蒸煮袋是一种能进行加热处理的复合塑料膜袋,它具有罐头容器和耐沸水塑料袋两者的优点,因此,又称之为“软罐头”。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证明,它是一种理想的销售包装容器,普遍用于食品的常温存放,常用于肉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包装形式,一般采用真空包装,经过高温(100~135℃)加热灭菌,可在常温下储存。耐蒸煮包装食品携带方便,开袋即食,卫生方便,又能很好地保持食品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根据灭菌工艺、包装材料的不同,耐蒸煮包装产品的保质期从半年至两年不等[1]。

耐蒸煮包装由多种基材复合而成,常用复合材料有塑料和铝箔。优质的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一、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柔软,能适应各种包装机械、制袋机、热合机的需要;二、良好的耐热性,在121℃温度下蒸煮40 min,包装膜、袋尺寸稳定,不变形,不分层,热封处不开裂;三、具有较高的阻隔性;四、优秀的食品卫生性,不含对人有害的物质,经高温蒸煮后不会产生对人有害的物质,长期与食品接触,化学性能稳定,不会与食品中各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五、良好的商品展示性,高度透明,表层可彩色印刷[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 年12 月31 日联合发布了GB/T 41168-2021《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3],并于2022 年07 月01 日实施,对于市面上的以塑料和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的食品包装用耐蒸煮的复合膜、袋的产品提出了统一的标准要求。

之前国家标准中只有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4]和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5]对蒸煮袋的产品性能有要求,其中 GB/T 10004-2008 只对两层结构(PA/CPP、PET/CPP)的蒸煮袋有要求,而GB/T 21302-2007 仅对四类材料结构包装有要求。

然而目前市场上蒸煮袋的材质结构多样化,特别是塑料和铝箔复合的耐蒸煮包装都在这两个国家标准中无提及。

GB/T 41168-2021《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的发布和实施,填充了国标中耐蒸煮包装膜袋产品标准的空白,为耐蒸煮包装的市场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下面就标准的主要内容做解读。

1. 范围

范围部分指明标准的内容: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以塑料和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供食品包装用耐蒸煮的复合膜、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这部分主要罗列该标准引用的相关标准,包括相关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等。

3. 分类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A 类(三层)和B 类(四层及四层以上),按使用温度可分为水煮级(80℃≤使用温度≤100℃)、半高温蒸煮级(100℃<使用温度<121℃)和耐高温蒸煮级(121℃≤使用温度≤135℃)。

药物开发,尤其是手性药物的开发是极具个性化的,外消旋体药物的手性转换无论在医药行业还是临床治疗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消旋体和单对映体作用进行长期临床前及临床评估之后,单一异构体药物才能够被开发。在手性药物评价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立题依据,结合药物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4. 要求

这部分是产品的要求,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印刷质量、接头、尺寸偏差、物理力学性能。

(1)外观质量,规定耐蒸煮的复合膜袋外观六个方面的要求:①折皱;②划伤、烫伤、穿孔、粘连、异物、分层、脏污;③膜卷松紧;④膜卷暴筋;⑤膜卷端面不平整度;⑥袋的热封部位。

(2)印刷质量,凹版产品的印刷质量应符合GB/T 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的要求,柔版产品的印刷质量应符合GB/T 17497.2-2012《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第2 部分:塑料与金属箔类》的要求,商品条码印刷的质量应符合 GB 12904-2008《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和GB/T 14257-2009《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的要求,汉信码印刷质量应符合GB/T 21049-2022《汉信码》的要求。

(3)接头,耐蒸煮复合膜的接头应符合标准中5.3 中表4 的要求。

(4)尺寸偏差,规定了卷膜尺寸偏差、卷膜筒芯尺寸及偏差、袋的尺寸偏差的要求。

(5)物理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包括剥离力、热合强度、拉断力、断裂标称应变、直角撕裂力、抗摆锤冲击能、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袋的耐压性能、袋的跌落性能、耐热性、穿刺强度、摩擦系数等十三个项目。其具体要求如表1、表2、表3 所示。

表1 物理力学性能的技术指标

表2 袋的耐压性能的技术指标

表3 袋的跌落性能的技术指标

上面的指标主要是由耐蒸煮包装膜袋的产品的性质来定的,一般耐蒸煮包装膜袋主要应用于肉类、豆制品等食品的真空包装,并经过高温灭菌后在常温储存,因此需要在煮前和煮后较好的热合强度和剥离力,以及较好的拉伸性能、穿刺性能。

耐蒸煮包装食品属于方便食品包装,需要良好的直角撕裂性能(开口性能);产品同时需要良好的运输性,因此需要较好的耐压、跌落性能和抗摆锤冲击能。而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则是产品的贮藏性要求所决定的,包装袋要有较高的阻隔性,才能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与包装的内容物接触从而使食品变质。另外,耐蒸煮包装膜袋需要有良好的摩擦系数性能,能更好应用于食品包装机械化生产。

5. 试验方法

这部分是针对上面的产品要求,指明其检验方法,包括标准第二部分的引用标准和标准该部分的检测方法,覆盖上面要求的各项指标的检测。具体下面做简要的分析:

首先试验前对产品进行状态调节,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下调节时间不低于4 小时,这就要求产品的检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标准要求才能进行,否则实验结果就不具有可比性。取样时,要求样品应完好无损,取样数量应足够完成试验的项目。卷膜取样时去掉表面三层再沿卷膜的宽度方向切割取样。

外观质量和接头的检验多数要求是在自然光下采用目视进行检验。

印刷质量分别按具体印刷工艺产品的印刷质量标准要求进行。

尺寸主要是卷膜长度、卷膜宽度、卷膜重复长度、袋长度和宽度偏差、厚度偏差、袋的热封宽度、封口与袋边的距离的偏差的检测。其中长度宽度偏差按照GB/T 6673 的规定进行,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计算极限偏差。厚度偏差按GB/T 6672 进行,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计算极限偏差;袋的热封宽度、封口与袋边的距离偏差用准确度不低于0.5mm 的量具进行测量。

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要确保样品的调节达到标准的要求,否则试验结果会有比较大的偏差,不具有可比性。

剥离力和热合强度需分别测试样品蒸煮前、后的性能。蒸煮样品的处理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样品为卷膜时,按供需双方商定的热合条件制成200 mm×200 mm 的袋,在袋中充入容积1/2~2/3的水排气后,热合密封好,放入加热容器中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该样品蒸煮类别的最高温度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温度,保温时间为30 min 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时间,蒸煮后使其自然冷却到室温,以备测试用。

热合强度均按QB/T 2358 规定检测。热合强度是衡量复合包装袋质量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热封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包装物的品质,如保质期等。剥离力是按GB/T 8808-1988 中A 法的规定进行检测,试样无法剥开视为合格。对蒸煮后热合强度和剥离力的测试是对耐蒸煮包装膜袋产品的特殊要求,是判定其耐蒸煮性能的重要指标。

耐热性要求对样品进行蒸煮处理后,检查有无明显变色、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合部位的剥离等异常现象,样品封口破裂时,需要取样重做。耐热性也是判定其耐蒸煮性能重要指标之一。

拉断力和断裂标称应变按GB/T 1040.3 进行,采用长度为150 mm、宽度为15±0.3 mm 的2 型试样,夹具间距离为100±1mm,试验速度为200±20 mm/min,注意要按这个条件进行试验结果才有可比性。

直角撕裂力按QB/T 1130-1991 的规定进行,使用单片膜进行测试。直角撕裂力的大小反映食品包装袋锯齿状易撕口的撕裂难易程度。

抗摆锤冲击能按GB/T 8809-2015 的规定进行。抗摆锤冲击能越高,包装膜袋的抗冲击性能越好,柔韧性越好。

水蒸气透过量要求按GB/T 26253 红外法或GB/T 1037 称重法的规定检测,试验时将内容物接触面朝向水蒸气低压侧或水蒸气低浓度测,检测温度为(38±0.6)℃,相对湿度(90±2)%,此项目仲裁测试时需按GB/T 1037 称重法检测。

氧气透过量要求按GB/T 1038 和GB/T 19789的规定检测,试验时将内容物接触面朝向氧气低压侧或氧气低浓度侧。此项目仲裁测试时需按GB/T 1038 检测。

袋耐压性能和跌落性能按照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中6.5.10 和6.5.11的规定进行。耐压性能要求在袋内填充二分之一容量的水,封口后放在上下板之间,按负荷要求加砝码,保持1 min(负荷为上加压板与砝码质量之和),目视袋是否破裂或渗漏。跌落性能要求在袋内填充实际内容物或二分之一容量的水,按跌落高度要求将袋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自由落下一次,目视是否破裂[5]。

穿刺强度按照GB/T 21302-2007 中6.5.5 的规定进行,对袋取单面膜进行测试。

摩擦系数按照GB/T 10006 的规定和供需双方要求进行。

6. 检验规则

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判定规则、抽样方案等。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该部分包括产品的标志标注的方式,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等。

结 语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规范行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相关生产和检测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运用于实际生产检测中,发挥标准的实质性作用。

猜你喜欢
铝箔食品包装复合膜
电池铝箔今明两年有望维持紧平衡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铝箔柔软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复合膜修复兔颅顶骨骨缺损的X射线评估
PVA/CuSO4·5H2O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
聚乙烯醇/淀粉纳米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谁的拉伸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