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研究

2022-11-09 07:23邓勇辉丁立云郑应龙曹义虎张桂芳丁才娥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
关键词:稻虾田块苗种

邓勇辉,丁立云,郑应龙,曹义虎,张桂芳,丁才娥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6)

稻虾种养模式为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本试验从种养模式、苗种来源、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关键控制点入手,探讨稻虾种养技术模式,旨在为当前稻虾种养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和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为2021年2月20日-9月20日,在南城县万坊稻虾种养技术示范基地开展稻虾种养模式。实行繁养分离,苗种来源于基地2020年8月20日放养的小龙虾繁苗池和不断添加更新的种虾,种虾放养比例雌∶雄为4∶1。

试验田选定1#、2#、3#田块,面积分别为10、5、5亩,东西向,设有进排水设施,沿田埂开沟,开沟面积小于田块面积的10%,田底平坦,底质为壤土。

沿稻田周围设防逃装置,防逃材料以塑料膜为主,阻挡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外逃,也是小龙虾养殖的基本保障。2020年9月20日收割水稻后进行过晒田和茶枯消毒。2021年1月移栽伊乐藻,为放养虾苗营造好栖息环境。

2.方法

采取“一季稻+繁养分离+轮捕轮放”的稻虾种养模式,2月20日,在3个试验田中,每亩放养小龙虾苗种25千克,3-7月的每月20日,每亩放养小龙虾苗种5千克,并于6月20日插秧种稻,具体水稻栽种和小龙虾养殖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水稻栽种和小龙虾养殖放养情况

3.水质管理

定期测试养殖水体pH、水温、溶氧、透明度等,根据水质情况定期进行养殖水体交换。试验田块水位控制,2月保持40~60厘米的深水位;3-4月上旬水温回升时保持20~30厘米的浅水位;4月中旬-5月底保持30~50厘米的深水位;水稻插秧后,保持正常水位。

4.饲料投喂

2月20日放苗后,每天上午8时,用玉米加黄豆磨浆后,连渣沿田块浅水区投喂一圈,玉米和黄豆投喂量2~3千克/亩。在小龙虾苗种规格10克/只以后,投喂市售配合饲料,后续投放苗种后,重复此操作。按照“四定”的方法投喂,投喂量一般为虾体重的3%~5%,上午少量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傍晚投喂占到全天投喂量的70%以上,再根据小龙虾摄食情况、天气和水温适当调整投喂量,在天气晴朗、水质良好、小龙虾食欲旺盛时可正常投喂,如遇阴雨天气、气压低、水温低、水色过浓、小龙虾食欲不旺时,则减少投喂量或暂停投喂。

5.疾病防治

小龙虾抗病能力强,在饲养过程中应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每月使用两次生石灰,养殖前期用生石灰化水后全田泼洒。插秧后,用生石灰化水后沿虾沟泼洒,生石灰用量5~10千克/亩。

6.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每周测pH、透明度等。坚持巡田,观察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生长情况,检查防逃设施等。编写日志,3个田块编号后,每天做好日志,以便以后做好精心管理和实现种养情况的可追溯。

二、结果

1.收获情况本试验收获小龙虾为每月捕大留小,通过轮捕轮放,经过180天养殖,1#、2#、3#收获小龙虾重量分别为1 860、790、820千克,平均规格分别为31.2、26.4、29.2克/尾,回捕率分别为59.62%、59.85%、56.16%;其中以1#田块单产最高,为186千克/亩,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稻虾种养小龙虾收获情况

2.效益情况经统计,1#、2#、3#田块水稻(平均价格2.4元/千克)产值分别为13 200、6 240、6 120元;小龙虾(平均价格50元/千克)收入分别为93 000、39 500、41 000元,合计收入分别为106 200、45 740、47 120元。整个养殖周期饵料系数为2.1。饲料成本为3 800元/吨,按照单位面积小龙虾产量,折合饲料使用量,计算饲料成本;小龙虾苗种费成本20元/千克,田块租金、水稻种养、人工、水电、渔药费等均摊;计算得出1#、2#、3#平均亩效益为6 860、5 547、5 789元,统计情况见表3。

表3 小龙虾养殖试验田块投入产出情况 元

三、分析与讨论

1.繁养分离

稻渔综合种养在水产品保供给和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稻虾模式中小龙虾综合种养规模扩大,小龙虾长期繁养一体出现了产量不稳、规格小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小龙虾繁养分离技术,养殖用小龙虾苗种来源为本基地亲虾孵化池,放苗时规格整齐、健壮,苗种放养时间相对固定,有利于小龙虾的养殖和销售。

2.轮捕轮放

在稻渔综合种养过程中,结合小龙虾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的特点,应用轮捕轮放技术,定期及时捕捞较大规格成虾,及时上市销售,基本能做到持续销售小龙虾,解决市场上小龙虾集中上市问题,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投入与产出比为1∶2.7,经济效益显著;开展定期捕捞成虾和补放虾苗也解决了小龙虾同池养繁一体,易造成小龙虾种质向小型化负向选择等问题。

3.养殖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有水产科技工作者总结了小龙虾“繁养分离”模式,认为是破解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困境的有效模式。因此,为促进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本试验采取“一季稻+繁养分离+轮捕轮放”稻虾种养模式,旨在为当前稻虾种养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种方法和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可行。在今后稻虾种养过程中,对于种虾放养比例、小龙虾苗种放养密度、应用小龙虾早繁技术和培育的小龙虾苗种规格大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稻虾田块苗种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两种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比试验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