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地下井水工厂化中间培育技术

2022-11-09 07:23刘祥东王裕玉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刺参饵料培育

刘祥东,王裕玉

(1.日照市海水育苗场,山东 日照 276826;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技术系,山东 日照 276826)

近年来刺参市场需求量持续上升,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单一种类产值最高的经济动物之一(姜森颢等,2022;李晓等,2022)。地下深井海水冬季水温维持在12℃以上,为刺参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可缩短刺参冬眠时间、提高冬季生长率、缩短养殖周期。为此,笔者近几年于10-12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蔡家滩村养殖园区进行了刺参地下井水工厂化中间培育试验,效益显著。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一、培育条件

1.水源参苗中间培育全程采用地下深井海水,盐度26~28,水温14.5~16℃,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标准。

2.培育设施由大菱鲆养殖棚改建而成。培育池为砖混结构,规格有22、25、30米23种;棚顶是钢筋支架,棚顶由内到外依次铺设黑色塑料薄膜、保温棉(厚度5厘米)、透明薄膜和毯子,起到遮光(黑暗)和保温的作用;培育池深0.6~1.0米,呈“非”字形排列,池底呈中间低、四周高的锅底状,池中间设置排水口(排水管直径11厘米),配备750、550、1 100瓦的充气泵,充气石均匀布设。

3.附着基设置培育池内设置附着基以供刺参栖息,生产中采用塑料小框(宽39厘米×高31厘米),每个小框内放置14张半透明波纹板作为附着基,培育池均匀布满塑料小框。塑料小框和波纹板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能使用,波纹板设置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4.培育池处理参苗入池前应做好培育池的清洗、消毒工作,一般用浓度2克/米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再刷池、冲洗干净,加入新水备用。

二、参苗放养

1.参苗选择所用参苗均为自产,投放的参苗健康无病、肉刺完整、身体伸展、吸附力强、呈褐黄色,无拖便和溃烂化皮现象。

2.放养密度放苗密度为2.35千克/米2。参苗布池时,水位漫过塑料筐5~15厘米。参苗入池前需进行消毒。

三、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培育池水深0.6米左右。地下井水溶氧低,需要持续充气,以保证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换水量直接影响参苗的生长率,一般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约50%。

2.饵料投喂具体方法如下。

(1)饵料种类。饵料包括配合饵料和海泥,其中配合饵料为自主加工,成分配比为海带58%~68%、马尾藻10%、海青粉5%、鱼粉3%、扇贝裙边10%~20%、贻贝粉2%、活性干酵母2%。配合饵料成分配比随着参苗的生长、状态和粪便形状等有所改变,培育前期藻类蛋白质水平高,而培育后期动物性蛋白质水平增至20%~25%。海泥来自蔡家滩浅海海域。

(2)投喂方法。培育过程中参苗饵料选用配合饵料+海泥组合,根据参苗的大小、状态等,将二者配比由1∶5逐渐调整为1∶2.5。每天投喂2次(7:00和17:00),投喂量为池内刺参总重的2%~3%,具体投喂量根据水温、水质情况、参苗大小、残饵、粪便情况等适当调整。配制饵料时,海带必须经过沸水煮烂,所有原料打成浆,与海泥均匀混合后使用。投喂前,先换水清底,再加新水,然后将饵料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饵料被参苗摄食完的地方会露出池底,因此易观察参苗的摄食情况,可依此判断参苗生长状况并调整投喂量。

3.倒池与分池一般每7天倒池1次。倒池后,施用高锰酸钾对原培育池、附着基和工具等浸泡消毒,冲池时应观察池内有无海参吐肠和溃烂化皮现象。倒池动作要快,尽量缩短参苗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建议带水倒池,这样对参苗的影响最小。倒池时水温差低于1℃,若温差过大易引起参苗吐肠。培育过程中尽量减少倒池次数,因为倒池频繁易引起参苗应激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参苗受伤,影响其生长和诱发疾病。随着参苗不断生长,个体规格会出现差异,需要择机进行疏苗分池以调整养殖密度,便于管理。

4.疾病防控病害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参苗培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为海泥中的剑水蚤和猛水蚤等桡足类,二者在培育池中繁殖率高,与参苗争夺饵料和氧气。当桡足类密度达到1~3个/毫升时,需要施用敌百虫,充氧2小时,再流水4小时。定期使用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天巡池3次(6:00、16:00和24:00),观察参苗摄食、生长、活动情况,重点监测水温和溶氧,每3天监测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1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要严把饵料质量关,所有饵料原料必须新鲜、无污染,定期添加海藻多糖和维生素C等,以增强参苗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5.收获收获时必须做到不间断充氧,以防参苗发生吐肠现象,要尽量降低操作带来的应激反应。

四、效益

经过2个月的培育,参苗成活率近100%,3个大棚共收获参苗7 500千克,规格为30头/千克,增长率约100%。收获的参苗食性好、无拖便、无散便、无秃刺、无萎缩、肉刺坚挺有力、吸附力强、身体伸缩自如、有光泽,深受养殖户欢迎。参苗销售至福建用于土池养殖和当地工厂化养殖。经过测算,每平方米培育池可产参苗(30头/千克)4.68千克,本次培育试验产值约58万元,利润约35万元。

猜你喜欢
刺参饵料培育
香饵
香饵
夏眠的刺参
3 种不同体色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藤——致树及其它
秘制饵料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