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2022-11-11 01:34相虹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西安710043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绿色

文/相虹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3

孟 涛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应遵循生态、环保、节能、低碳的原则,强化建筑工业的整体规划,以生态和谐为先决条件,合理利用资源、强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降低污染排放、搞好项目监管、及时处置废弃物、强化新能源的应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促进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和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建筑工程设计应顺应产业发展的潮流,注重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建筑既具有实用性,又突出节能性,同时兼顾舒适及美观性。在绿色建筑的指导下,建筑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先进性、舒适性、协调性、全面性、因地制宜和经济性的原则,合理的设计结构,选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使用绿色植物,为建筑用户营造稳定、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相关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建筑设计不会对周边生态及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它具有低碳、环保、节能、自然、生态等特点。按照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做到对环境的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同时又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运用这种理念,可以有效地实现绿色施工,在设计理念的引导下,确保施工材料的环保,达到环保标准,与施工要求相符,同时还有助于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合理规划施工环节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材料及各种资源、能源,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原则

3.1 因地制宜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多,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应的建筑不仅要有完善的实用功能,还需满足舒适性要求,此外也要兼有美观性。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要求设计人员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地提高工程的舒适性和美观性。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当地的地理、风俗、风俗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3.2 协调性及全面性原则

在采用绿色建筑概念的同时,设计人员也要遵循协调和全面性的原则,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到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对具体的设计细节进行优化,并合理地选用施工工艺,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处的目的。

3.3 舒适性原则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多个方面考虑项目的相关要素,从多个方面合理分析建设项目的当地气候环境数据,并结合相关结果优化设计,确保建筑工程投用之后既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也不会受到自然环境干扰。另外,在施工前,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周围的污染物、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进行科学的检测,了解周围的噪音、电磁波等,确保使用者在进入小区后,都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提高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3.4 先进性原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工程设计中,并将先进的技术、智能化的系统运用到建筑环境中,使相关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设计者可以积极运用智能管理技术进行楼宇安全系统的设计,利用科技手段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化、智慧化地进行资源调节,降低能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并提升居住环境的整体舒适度。

3.5 经济性原则

在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同时,也要注重节能、节能等方面的提高。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设计费用,合理地分配能源和资源,以提高工程的设计经济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3.6 提高生态效益

绿色建筑由于其具有的生态优越性,已越来越为人所喜爱,而从专业的观点来看,绿色建筑的生态化,即在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中,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达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并做到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保证与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相适应,并增加自然通风、采光等资源的利用率,并因地制宜选用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建材,以达到控制工程垃圾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3.7 保证居住体验

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选定建筑地质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地区的天气、自然环境等因素,以保证其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建筑周围进行全面的探测,以防止其暴露在辐射的范围之内,并判定电磁干扰的强度,杜绝危险品进入工地,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4、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4.1 掌控整体设计架构

(1)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地域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设计人员依据该地区300m以外的河道及600m以外的建筑群,确定建筑的具体位置,并将其设置在建筑与河道的交界处,以满足建筑的生态环境要求,并充分发挥其优势,确保建筑通风、采光、空气质量。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可以根据区位、自然环境等因素,找出住宅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比如:某高层建筑设计人员依据其所处地区的自然风向,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选择,以达到节省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2)基于扩展的现代资源综合利用结构,全面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并建立符合地域特征的建筑系统。比如:在进行建筑项目的设计时,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环境等因素,从而确定最适合的建筑方向,同时对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利用。

4.2 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实际价值

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规划之中,将有利于引导我国的建设向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建筑的适应性,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四周种植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天然植物。

比如:大部分设计人员在住宅小区规划时,都会在建筑物的公用区域中栽植一些像绿萝之类的攀藤,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外观美感,增加居住氛围,同时也能美化小区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人文的和谐与和谐,提升生态价值。在绿色建筑中运用绿色植物,也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例如:建筑师将扩大绿地、栽植绿色植物、美化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等方式,使广场与建筑之间的视觉距离缩短,从而提高整体的绿色。

4.3 全方位分析设计过程

对建筑设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的总结,可以看出:首先,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各要素的协调与统筹,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其次,对多种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比如,某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要对高层建筑的隔热结构进行优化,确保水电和其他能源的输送路线的科学性,并尽可能地调节工程投资的比重,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损失。

5、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5.1 在选址及现场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项目的选址时,要融入绿色建筑的概念,将自然生态与建筑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选择一处临江的地段,既能促进建筑的绿色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的向往。在选址之后,要强化工地的设计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生态环境为基本元素,充分利用景观与建筑的结合,结合本地的树木、灌木等植物,将园林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建筑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环境气氛,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5.2 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环保性能

加强建筑结构的节能环保设计,应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建筑进行外立面设计,例如在长时间下雨的区域,采用多角度的落地窗,保证阳光充足,降低室内湿度。在室内空间上,应注意地板结构的设计,在支撑结构上,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楼层,增加空间的使用。在层高和间距设计上,可以适当地调节,使空间显得宽敞舒适,并保证了内部的通风,达到了节能和环境的效果。

5.3 加强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环保,大量的新材料被大量的采用。采用轻质、环保的建筑材料,既能避免环境污染,又能降低垃圾的排放,又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防止建筑坍塌。外墙、屋面使用不透水或环境友好的涂料,可有效地防止漏水引起的许多问题。

5.4 加强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加强建筑房屋内的节能设计应用,由于施工过程繁琐、施工周期长,能耗高,所以必须强化节能环保的设计。利用新型的新型能源,例如太阳能、声控制等,可以降低能耗,以新型的能量替代常规的能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节能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各电网、各能源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对各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重大变化,应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和维修,以防止能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5 加强自然光源和风力的合理应用

加强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消耗型能源的使用,以可再生资源为主体,以可持续、稳定的方式提供建筑能源,以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加强对太阳能的利用,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注意采光,同时还要对室内的通风和通风,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采用环保的反射材料,使光线更容易进入到室内,与绿色植物相结合,形成一个开放的、绿色、舒适的空间,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6、建筑工程设计中融合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策略

6.1 完善的搭建设计框架

为了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对建筑的总体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完善设计的框架,加强对结构的控制。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对工程场地的现状、区域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工程的地理位置,结合有关资料的分析,确定项目所在地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变化趋势,并对周围的建筑、河流、河流等进行全面的规划,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科学地划定项目的建设地点,使建筑工程位于河流和其它建筑群落的交汇点,以满足使用者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并方便、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的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效果,从而让使用者充分方便地享受到高品质的自然环境。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根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最优的角度,尽可能地节省资源,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如果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要注意让建筑与当地的自然习俗保持一致,选用的建材、材料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建筑的总体结构设计,注重成本控制,以确保设计更具经济性。

同时,在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绿色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促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在建筑的建筑方向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周围的地理环境特征,保证建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6.2 优选节能环保型材料

要将绿色建筑的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就需要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充分考虑自己的设计经验,选择节能、环保的建材。首先,要科学地建立工程建设系统,把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完全融入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中,使其充分利用能源。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应选用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建材,特别是在选用建筑材料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取材料规格,保证各个工序所用的材料都符合实际要求,减少资源浪费,并充分发挥建筑材料价值。

同时,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考虑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统一、规范的选用施工材料,并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条件来确定各种施工材料的参数,并为采购人员提供完善的材料采购标准,确保后续的施工材料采购环节顺利进行,以防购入质量不合格或规格不匹配的施工材料。但是,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也不能盲目地压缩工程成本,应该选择节能环保的建材,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6.3 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要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并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比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的不同和不同的光线,在合适的地方安装太阳能板,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利用建筑的供暖系统,达到绿色供暖的目的。

在实际设计中,要建设一个基于太阳能的暖通空调系统,同时安装热交换设备、热导循环系统、温度控制器等硬件设备,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再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向换热设备方向传输热能,之后经温度控制器对室内温度进行合理调节,为建筑用户营造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

6.4 有效节约能源,达到节能降耗目标

另外,地源热泵也可以被合理的使用,它可以在暖气和空调系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地源热泵引入到暖通空调系统中,通过采用换热器,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动调整。在地下30~100m处设置地源热泵,对地下水流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没有任何影响。

采用地源热泵,可以在夏天利用有关的设备,高效的储存热量,促进室内气温的降低;在冬天,利用地源热泵将储存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输送给建筑,从而提高建筑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负载的控制,从而降低能耗。在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和地面供暖系统,以提高地热能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应坚持生态节能的理念,强化材料技术的革新,优化施工工艺,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督与处置,以达到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同时,应加强建筑结构的优化、合理的节能利用、科学的空间布局规划,以提高绿色建筑的科学性、实用性。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理念绿色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