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

2022-11-11 01:34巩如飞博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滨州2565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8期
关键词:离析泵送混凝土

文/巩如飞 博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滨州 256500

引言:

混凝土是当今建筑行业施工应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等胶凝材料、石砾等粒状骨料、水以及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原来获取相对简单、购买方便、成本可控,并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目前大型建筑混凝土的使用主要集中为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是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遵循一定的原来配合比,利用自动化技术完成混凝土的搅拌,并通过商砼运输车辆向施工工地提供的已经拌合好了的浇筑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的初级产品售卖给所需要的施工工地。我国的商品混凝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着很好的流动性,有效的保障了混凝土的施工后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既充满了机遇也迎接着挑战。我们试图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强化措施、理清路子等措施,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水平,以不断提升自己在建筑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文中,我们从混凝土施工的优越性出发,立足混凝土的技术参数角度,分析如何改善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安全水平,并列举了大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几个典型混凝土进行探究。最后,我们对混凝土的综合检验、验收做了简单的总结,以希望可以为建筑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带来一点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生活起居、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与每一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非常紧密的、难以割离的联系。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老百姓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施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后期使用,是环环相扣的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必要因素。因此,着力加强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化操作,是每一个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必须要强化的工作。

本文立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参数,综合考虑混凝土影响施工质量、后期使用安全的决定作用,简要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以及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几个方面探究分析,从而能够找到管理细化的重要要素,进一步明确管理方向,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的技术控制水平。

1、混凝土浇筑应用的优势分析

从多年的施工技术经验来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1 环境友好

混凝土及其制品的生产性对于去其他的建树施工材料来说能耗较低。浇筑施工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进行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减少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有害物,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能源消耗。其次,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多数是在混凝土泵站、原料加工工程制作,相对于其他的建材的生产来说机械化、集约化程度比较高,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原材料的少浪费。而且混凝土的浇筑、安装过程总体看对环境的污染少,尤其是噪声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技术手段,也是生态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1.2 和易性好

混凝土有着非常优秀的和易性,易于建筑工程各施工工序施工操作的,并且可以获得结构均匀、质量可靠、成型密实的工程产品。混凝土和易性是对混凝土质量一种简单的综合性评定,是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的综合体现,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形成质地均匀、结构密实的硬化混凝土。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比较好,也就可以克服混凝土泌水、毛细孔多等情况,降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开裂。

1.3 耐久性好

混凝土使用过程中有着非常不错的抵抗各种三方破坏作用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化性能,因此长期以来混凝土在工程领域的地位都非常高。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混凝土安全使用期限一般在50年以上,而商品混凝土以自身的质量一句,可以有效的减弱钢筋腐蚀、游离水冻融、酸盐侵蚀、化学碳化等破坏,也可以有效提高其耐久性。

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念

混凝土通过多组分材料混合形成,主要是指一些普通砂石为粗细骨料、硅酸盐水泥等为胶凝材料,混合掺入一定比例的水配置而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包括了水灰比(W/C)、砂率(sp)、单位用水量(W)三个基本的参数,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最终完成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指标是水灰比,主要是指水与水泥的比例大小。从具体的实践结果来看,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水灰比小,水泥浆粘稠,就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差,甚至会出现无法密实成型,导致混凝土固化后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工程混凝土施工部分的质量;水灰比大,水泥浆稀薄,此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变大,造成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可控性变差,更甚者出现离析、泌水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3.1 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是将水、水泥、粗细骨料进行均匀搅拌、混合的过程。混凝土拌合物质地应均匀,色泽统一,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目前,商品混凝土集中搅拌的地方多为混凝土搅拌站内的联合装置,具有完备的机械设备和成熟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自动上料、自动称量、自动出料、集中控制,提高了混凝土的生产效率,能够很好的改善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并可以连续生产出性质稳定的混凝土。

3.2 运输

混凝土作为建筑生产原料,对运输能力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混凝土车在搅动行驶过程中应保证稳定时速不得高于50Km/h,以满足混凝土的凝结、浇筑速度要求,如长时间运输应选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次,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应保证不漏浆、不吸水,且内壁平整,保证卸料的通畅。运输道路应选择平坦的道路,保障混凝土不会因为路途的颠簸、振动二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3.3 振捣

混凝土振捣是消除混凝土气泡的有效手段。混凝土拌合好开始浇筑混凝土构件,必须要及时排除其中的气泡,保障可以有效消除蜂窝、麻面等现象,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使用强度。振捣时,工作人员必须清楚混凝土振捣的原理,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每次振捣时长应严控在20s-30s,否则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砂石与水泥浆水分离,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另外,振捣器的插入深度应控制在10cm左右,才能够起到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的作用。振捣器插入点应排列均匀,且做到快插慢拔,均匀振实。振捣的间距不宜过大,防止出现漏振的情况。

3.4 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的质量好坏可以直接决定混凝土的硬化后的特性。如果养护得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的用塑料薄膜或者草席覆盖,并洒水养护。混凝土早期的合理养护,会明显改善其密实度、降低孔隙率、减少毛细孔,提高混凝土强度,也是实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保障。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工程形式、水泥品种、环境因素等。一般情况下,采用硅酸盐类水泥拌合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等特殊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应不少于14d。

4、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4.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比较典型的混凝土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变化产生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选材、技术等都需要做足准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拌合、施工质量。

(1)技术要求。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现场施工技术的控制,应考虑浇筑覆盖、体积大小、钢筋疏密、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具体可以采取三种浇筑方法,分别是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在此,我们重点谈一下分段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时应分段进行,每段浇筑高度根据混凝土施工现场结构特点确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5倍,不得超过500mm限定高度。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掌握控制浇筑厚度、振捣时间等,并划定施工单元进行分块浇筑,每个浇筑单元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h。

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均匀,同时要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为防止大体积砼浇筑时钢筋产生位移,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归正措施。

(2)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内外温差过大出现的温差裂纹。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当设置测温点对温差波动情况进行监控。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72h内的温差会出现一个较大的波动,这时需要我们及时的进行温度测定。5d以后,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不小于1次/2h的测温频率,并随着温差的变化逐渐减低测温频次,但是具体每天的测温次数应保证不少于3次。如果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提升了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降低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

(3)保温养护。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一项关键的工作,必须要重视,并且切实做好。温差变化是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做出正确的保养方案,可以采用“蓄水法”防止温差应力过大,导致裂缝的出现。

4.2 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4.2.1 泵送特性

因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不易泌水、不易离析,所以混凝土的可泵性非常优秀。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因为流动性和内聚性的原因,即使在振动状态下和压力条件下都不容易发生骨料、胶凝材料水等分离的情况。

混凝土泵送的过程应尽可能保持连续进行,混凝土缸的活塞应保持以最大行程运行,从而可以发挥出混凝土泵的最大效能,并可使混凝土缸在长度方向上的磨损均匀。混凝土泵料斗上应设置筛网,避免因直径过大的骨料或异物进入而造成堵塞。

4.2.2 泵送要求

混凝土能够满足泵送条件,通畅情况下有三点基本的要求。

(1)阻力要小。拌合好的混凝土泵送过程要与泵管管壁的摩擦力小,且泵送的压力合适,否则就会对混凝土的输送距离和输送量产生影响,严重时就会造成堵管、堵泵。为防止管道阻力增大,应注意混凝土在管道内泵送压力,还应及时洗泵、洗管以减少泵送管道堵塞的情况。再开始泵送混凝土的时候,由于管道的阻力较大,宜采用先慢后快的泵送速度,并应随时关注泵送的压力值变化,必要时可经过2-3个行程的反泵,以排除堵管的情况。

(2)不得离析。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各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引起的粗骨料下沉的一种现象。离析的发生将导致混凝土出现基料分层、分离下沉等和易性查的情况。混凝土离析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泵送过程中不得有离析现象,防止因为粗骨料在砂浆中相互接触,摩擦阻力增大,超过泵送压力时引起堵管。

为了降低混凝土发生离析的概率,我们除了在搅拌时间上控制外,还应加强混凝土拌合物水泥与水的结合细腻程度控制,有必要对进场的水泥进行检测以确定水泥的需水量情况,当然也可以适当调整减水剂用量来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其次,我么可以调整混凝土拌合物中外加剂的配合比,复合掺入一定量的引气剂,不但可以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性。第三,可以适当调整粉煤灰的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拌制,适当减少用水量,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质量稳定。混凝土的泵送过程应能够保障其质量不能出现明显的变化。首先,在泵压足够的情况下,如果浆体的保水性差、骨料吸水率大,商铺混凝土的内容就会发横水分与骨料迁移,混凝土的浆体流动性降低,润滑层干涩,导致混凝土受到挤压变得密实,出现局部摩擦力增大的情况,对泵送压力产生反作用,引起堵管。其次,长距离输送致使混凝土泵管摩擦力增大,泵送压力不足,拌合物的泵送速度变缓,使得混凝土承受压力时间过长而发生水分迁移,局部的混凝土挤压密实并丧失了流动性,也会因为泵压不足而引发堵管情况。

4.2.3 布管工艺

工程泵送混凝土布管拟采用一套水平管和一套垂直立管,并应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方案尽量少的使用弯管和软管,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管道沿楼地面预留的泵管洞应向上铺设,泵管竖向布置应采用钢管加固,楼层内水平泵管应固定预置混凝土墩上,泵管预留洞口尺寸300×300,洞口加强钢筋参照工程设计结构图纸总说明进行加强。为减少管道内混凝土反压力应在泵的出口处布置10-20m的水平管及若干弯管,并在浇筑楼层口预埋U型钢筋预埋件,来控制管道在出口处晃动。

5、混凝土结构检验

混凝土的结构检验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的关键。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检验评定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我们仅仅对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强度进行检验是不够的,我们应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严格按照GB50204进行结构性实体检验,多数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会推荐采用回弹法对建筑结构实体强度进行检验。然而,考虑到现有的结构性实体强度检测的实际困难,建议应有效提升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可信度、普适性、权威性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实体检测,真正可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1)确定检测方案。混凝土施工项目开工前,应严格根据检测标准规范设计混凝土结构强度评定抽样方案,严格控制混凝土试块检验批次、检验数量,并严肃管理确保所抽取的试件具有代表性,以便做出科学的评定。对混凝土试件的检验,应通过第三方的取样、养护、实验等全过程的监控,才能够让整个抽样检测过程科学、公正,也能够很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

(2)全过程监控。如果对于试件的抽取、检测不能够准确评价混凝土试件的质量,不能排除对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质量的担忧,建议从混凝土建筑振捣的整个过程,加强监控、强化检测,以增加对混凝土架构实体质量的检测可靠性。同时,可以适当的引用回弹法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检测,最终确定混凝土结构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3)数据采集分析。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养护数据的检测,以提供可靠的同条件强度信息数据。通过现场信息数据的采集反馈,为同条件试件强度的数据采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能为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试件数据,避免由于时间控制不严格造成混凝土结构隐蔽性损害。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是决定真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性所在。在如今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练好基本功,扎实开展工程施工技术提升,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可以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料配合比,适当加入一定剂量的添加物,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控制泵送压力等方法,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也始终相信只要有稳定的混凝土质量保障、可靠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强大的可控施工技术支持,就一定可以得到行业认可,最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企业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离析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离析的原因分析和控制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探讨
混凝土
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浅述砼泵及输送管道合理布置
干混砂浆成品仓防离析装置
TD型泵送剂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