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Mb、HSP72及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022-11-12 09:02李景周陈培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多发性机体重症

李景周 陈培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意外伤、工伤、意外灾难性损伤发生率逐年增高,重症创伤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公害[1]。特别是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因病情重、伤情复杂,患者病死率较高,改善患者预后是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研究发现,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因肌肉组织细胞发生损伤,会引起肌红蛋白(Myoglobin,Mb)释放,导致机体产生炎性反应,影响患者预后[2]。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72)是临床研究中较早发现的与创伤耐受有关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可作为机体发生早期损害的标志物[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产生,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全身炎症性反应或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时,PCT 水平会显著升高[4]。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创伤患者Mb、HSP72 及PCT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 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无缺损;②均符合重症多发性创伤诊断标准[5];③无既往手术、创伤史。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阿尔兹海默症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③血液系统疾病者。

选取同期本院157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 值n 女146 157性别男89(60.96)94(59.87)0.037 0.847 57(39.04)63(40.13)平均年龄(岁)49.58±10.26 50.12±10.41 0.454 0.650

1.2 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均在医生协助下完善相关检查,观察组于入院后第1 d、对照组为体检当日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r=10 cm)离心12 min 后取上层血清,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检。使用北京乐普LEPU QuantGold 免疫定量分析仪,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Mb、PCT 水平,试剂盒由北京中科富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P72 水平,试剂盒由武汉菲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Mb 正常水平:35.4~78.6 μg/L,>78.6 μg/L 视为异常升高[6];HSP72 正常水平:5.47~12.3 ng/mL,>12.3 ng/mL 视为异常升高[7];PCT 正常水平:0.31~0.69 ng/mL,>0.69 ng/mL视为异常升高[8]。

1.3 随访

以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观察组随访3 个月(随访截止时间2020年12月),记录预后生存、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Logistics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OC 评估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AUC 值越高,诊断价值越高;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b、HSP72 及PCT 比较

观察组Mb、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HSP72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b、HSP72 及PCT 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between the 2 groups(±s)

表2 两组Mb、HSP72 及PCT 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between the 2 groups(±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n 146 157 Mb(μg/L)167.06±19.35 42.15±8.41 73.747<0.001 HSP72(ng/mL)1.42±0.40 7.25±1.10 21.575<0.001 PCT(ng/mL)2.11±0.26 0.44±0.09 18.634<0.001

2.2 不同预后的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Mb、HSP72及PCT 比较

146 例患者中,生存108 例(73.97%),死亡38例(26.03%)。生存组Mb、PCT 低于死亡组,HSP72 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的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Mb、HSP72 及PCT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in severe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表3 不同预后的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Mb、HSP72 及PCT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in severe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组别生存死亡t 值P 值n 108 38 Mb(μg/L)157.28±17.45 194.86±25.80 9.996<0.001 HSP72(ng/mL)1.73±0.42 0.54±0.34 15.735<0.001 PCT(ng/mL)1.59±0.21 3.59±0.40 39.012<0.001

2.3 影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Mb 及PCT 异常升高、HSP72 异常降低是影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and death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2.4 联合Mb、HSP72 及PCT 检测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

联合Mb、HSP72 及PCT 检测预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灵敏度(0.911)、特异度(0.927)、AUC(0.95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见表5、图1。

图1 Mb、HSP72 及PCT 联合检测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Figure 1 Combined detection of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表5 联合Mb、HSP72 及PCT 检测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Table 5 Combining Mb,HSP72 and telomere length detection to predict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3 讨论

近年我国城市建设、交通均在快速发展,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数量显著升高,重症多发性创伤日益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大原因[9]。如何提高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成功救治率已成为急救医学及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Mb 是一种低分子亚铁血红素蛋白,可与氧发生可逆性结合[10]。健康人群血清中Mb 的含量较低,在机体发生平滑肌受损、肌细胞膜结构破坏等病理过程时,Mb 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急剧上升,Mb可作为监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的指标。PCT 是一种由116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外周血白细胞和肝组织中,若机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休克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等严重病理反应时,PCT 在血液中浓度会在12~48 h内达到峰值[11]。既往研究指出,多发性创伤患者多伴随着感染、炎症反应,患者血清中PCT 水平会显著增高,加重患者预后死亡的风险[12]。发生重症多发性创伤时,机体将经受创伤本身、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早期炎症反应及一些细胞因子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并以多种形式发挥作用,这些反应可使基因转录活性增强,抑制HSP72 等新生蛋白产物水平[13]。本研究结果提示Mb、HSP72 及PCT 在机体发生重症多发性创伤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据以往研究报道,在机体出现创伤的过程中,血清学指标将发生改变,早期创伤感染严重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会更高[14]。因此,血清学指标在预测创伤性疾病预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生存108 例(73.97%),死亡38 例(26.03%);生存组Mb、PCT 低于死亡组,HSP72 高于死亡组。这一研究结果与Pettinger 等[15]所得结果相符。PCT 等细胞因子可抑制局部细胞活性,加重患者病情,PCT 水平越高,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机体炎症水平越高,创伤感染更严重,因而预后死亡风险更高。在重症多发性创伤病理过程中,机体细胞均有Mb 表达,并通过分子伴侣、抗凋亡及抗炎机制发挥作用,从而加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患者预后死亡的几率。而HSP72 能发挥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修复,加快氧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恢复的作用,HSP72 水平越低,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越差。本研究Logistics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b 及PCT 异常升高、HSP72 异常降低是影响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证实Mb、HSP72 及PCT表达在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的评估中作用重大。进一步ROC 曲线结果显示:Mb、HSP72及PCT 联合检测预测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灵敏度、特异度、AUC 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也说明加强Mb、PCT、HSP72 联合检测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通过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Mb+HSP72+PCT 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状态。

猜你喜欢
多发性机体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