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及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22-11-12 09:02屈娟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支数颈动脉冠脉

屈娟娟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机体冠脉粥样硬化、心肌血供减少是此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心肌具有强大的代偿性,因此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常在发生严重的冠脉狭窄后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延误患者治疗,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在冠心病早期,冠脉超声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作为有创性检查,冠脉造影费用较高,并不适合作为早期的筛查手段[1]。颈动脉的解剖位置固定,且位置较浅,在以往研究中显示,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一致,且可反映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2]。也有研究显示,超声检查可了解颈动脉的基本情况,从而反映机体的全身动脉情况,但是此种变化是否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中尚存争议[3]。本文通过分析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颈动脉顺应性(Carotid artery compliance,AC)、颈总动脉硬化度(Total arteriosclerosis,β)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早期筛查冠心病提供新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115 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冠心病组),其中男76 例,女39 例,平均年龄为(65.23±5.1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1 支冠脉病变(冠脉狭窄>50%)35 例,2~3 支冠脉病变80 例;根据Gensini 评分[4]为轻度(Gensini评分<20 分)39 例,中-重度组(Gensini 评分≥20 分)76 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5];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均经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入院前有接受相关治疗者;③合并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④近6 个月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脑梗死者。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98 例作为对照组,男65 例,女33 例,平均年龄为(65.67±2.6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受试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超声检查

使用惠普公司提供的HP55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探头为10 MHz,在检查时被检者需保持仰卧位,在检查前静息10 min。检查患者双侧颈动脉的总硬化程度,检查参数包括:AC、β,以2 侧颈动脉的AC、β 均值作为最终的结果,同时测量患者血管前后壁颈动脉的IMT,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中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及IMT 比较

冠心病组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中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s)

表1 不同人群中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s)

组别对照组冠心病组t 值P 值n β 98 115 AC(mm2/kPa)0.46±0.10 0.89±0.18 21.038<0.001 3.81±0.85 8.35±0.71 42.474<0.001 IMT(mm)0.70±0.11 0.94±0.20 11.914<0.001

2.2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比较

2~3 支冠脉病变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均明显高于1 支冠脉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lesions(±s)

表2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lesions(±s)

组别1 支冠脉病变2~3 支冠脉病变t 值P 值n β 35 80 AC(mm2/kPa)0.74±0.13 0.96±0.33 3.809 0.002 5.36±0.68 9.66±0.81 27.441<0.001 IMT(mm)0.85±0.20 0.98±0.19 3.322 0.001

2.3 颈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比较

轻度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颈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及IMT 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rotid lesions(±s)

表3 颈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及IMT 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otid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rotid lesions(±s)

组别轻度中-重度t 值P 值n β 39 76 AC(mm2/kPa)0.69±0.07 0.99±0.10 16.732<0.001 5.38±0.58 9.87±0.69 34.797<0.001 IMT(mm)0.86±0.24 0.98±0.21 2.762 0.006

2.4 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为正相关(rAC=0.613,rβ=0.488,rIMT=0.519,P均<0.001),与患者Gensini 评分为正相关(rAC=0.633,rβ=0.519,rIMT=0.506,P均<0.001)。见图1。

图1 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与冠状动脉病变支Gensini 评分情况相关性散点图Figure 1 Scatter plot of correlation between arterial ultrasound parameters AC,β and IMT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ranchGensini score

2.5 典型病例

本研究中一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可见:其右侧颈动脉球部狭窄,小于50%(图2A),右侧颈动脉球部以等回声为主,扁平斑块为不均回声,前壁0.67×0.19 cm、后壁0.86×0.26 cm(图2B)。

图2 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图像Figure 2 carotid ultrasound imag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3 讨论

临床中发现多数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出现,有研究证实,机体在高脂血症、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等共同病理基础下,颈动脉可出现与冠脉类似的病变[6]。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而颈动脉与冠脉均为机体循环的中、大型动脉,常同时被累及,从而引发心脑血管出现缺血性改变[7]。也有研究认为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最易被累及的部位,由于颈动脉的位置较浅,使用超声检查即可了解其变化情况,超声下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可作为评估全身动脉硬化病变情况的窗口[8]。但关于颈动脉的超声参数是否能作为冠心病筛查的参考标准,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在临床中使用简单、便捷且重复性好。IMT 是颈动脉超声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可反映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研究显示,IMT 是通过冠状动脉分支血管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是冠脉狭窄的强有力的独立危险因素,IMT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粥样硬化之间呈平行关系[9]。β、AC 指标则可反映患者颈动脉血管壁的硬化程度以及出现的顺应性改变情况,AC 越小则表明相同血压下血管横截面面积或血管内径变化越小,即相应血管弹性越差。以往研究显示,β、AC 数值越高,则提示患者颈动脉的硬化程度越高,顺应性越低[10]。在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AC、β 及IMT 均明显升高,说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异常改变,也提示颈动脉超声检查参数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辅助参考。在临床中也发现有近半数冠心病患者颈部动脉的IMT 值明显升高[11]。薛娟娟[12]研究发现,颈动脉IMT 增厚及斑块形成检出率明显增加,颈动脉病变也明显增加,颈动脉IMT 值增厚的严重程度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为正相关。本研究发现,随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支数增加,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值均明显升高,这一结果说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随之增加。Gensini 评分是临床中公认评价冠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可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分支血管的狭窄程度[13]。经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可知,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以及Gensini评分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4-15]。提示AC、β 及IMT 与冠心病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联系,超声测量颈动脉AC、β 及IMT,可间接反映冠脉有无病变及其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AC、β 及IMT 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密切相关。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且重复性好,可及时反映患者血管情况,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评估,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支数颈动脉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